出門就得花錢 物價高負擔大 城市人高喊錢不夠用

曾洵真| 2016-10-30| 檢舉

城市生活開銷大,舉凡衣食住行比鎮鄉收費高,民眾面對錢不夠用窘境。

許多居住在政府組屋的城市人,因生活開銷增大,甚至無法力支付每月124令吉租金。

(吉隆坡29日訊)馬幣貶值,經濟不景氣,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不管是城市或市郊區居民都受到衝擊,尤其是城市往往一出門就得花錢,高喊錢越來越不夠用!

城市人和鎮郊區市民比較下,在城市工作的打工族月薪或許比鎮郊區的打工族高,不過前者相對面對「出門便花錢」的情況,包括外食費、過路費、泊車費、汽油或交通費,為數不小。

還有因為城市產業高漲,連帶房貸或租金都水漲船高,以及因地區因素,民眾須買車代步,每月開銷讓打工族相當沉重。

市郊人省交通費

反觀鎮郊區居民即便逃不過通貨膨脹,物價高漲的影響,卻能從交通及過路費方面省卻一筆。

《南洋商報》記者針對公共政研究中心有關「居住在城市國民比鄉下還來得苦」報告,抽樣巡訪雪隆城鄉地區民眾時,大部受訪者認同城市生活負擔與壓力確實比鄉下來得重。

不過,住在鄉下的受訪者則不認同他們生活沒有經濟壓力,只是娛樂消遣不多,較城市人節省,但在日常用品與餐飲方面,也飽受通脹影響。

許多城鄉民眾抱怨近兩年來,馬幣貶值深深影響我國進口日常用品價格,包括麵包原料得從國外進口 ;加上消費稅落實,東西樣樣貴,麵包、印度煎餅、糕點等,不再是廉價食品。

也有不少企業僱主基於市場不景,業績不達標情況,減少公司福利和年度調薪,使城鄉普通家庭面對錢不夠用窘態。

雖然鎮郊居民以務農、捕魚為主,膠價和棕油近兩年大幅度滑落及不穩定,以及海產量不足,使鄉下人收入大大減少。

不只付過路及泊車費城市人連上廁所也要錢

城市人一出門即要花錢,搭車要錢,自駕車也得付過路費、泊車費,連基本上廁所,也得付30至50仙。

租金越來越高

許多收入低於3000令吉者,因平常開銷大,沒有能力購買房屋;在居住方面,也因產業近幾年被炒高,普通組屋每月租金介於500至1000令吉。

若是素質較好公寓,得介於1000至3000令吉,房間租金也漲,每間300至1000令吉。

對一般剛步入社會大學生而言,薪金才3000令吉左右,與鄉下同領域工作朋友而言,花費確增倍。

在城市工作者,得面對交通阻塞耗油量高、付過路費、泊車費等負擔;還有遊子三餐在外解決,占據薪金六分之一開銷。

除開銷大,城市人長期塞在車龍,也令他們失去許多素質生活,也沒有時間陶冶心情,脾氣、壓力也高於鎮郊居民。

開銷類別與項目較少鄉村生活較寬鬆自在

雪州郊外或鄉村地區儘管地區發展步伐不比城市快,總薪資收入更低於城市區就業興旺區約介於30%至50%,惟生活素質在物價高昂今天,鄉村卻比城市生活來得寬鬆自在。

當中,鄉村的平日開銷類別與項目比城市生活來得更少,為關鍵因素。

發展領域受限

受詢鄉村和濱海區居民指出,郊外區生活至少有兩個不必開支項目,計有過路費及泊車費,消遣娛樂費更是「非經常」開銷項目,大多數人周邊環境為繞山登高、望海天際,最大的娛樂都與自然為伴,休閒時河邊垂釣,或到瀑布嬉水。

鄉間生活雖不富裕,卻比城市更保有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素質,不過村人事實上也有另一面的煩惱,就是所在地區發展領域受到局限,這包括住區人口不多、開拓行業類別有限、工作薪資不高,並且有者有自然災害風險的顧慮。

究竟城市貧困抑或是鄉村貧窮,何者更難應付呢?受訪居民認為問題見仁見智,假設未來10年,而物價年年攀升,再高的薪酬,恐怕人們過的,依然只是基本水平的生活素質。

生意難做須孩子幫補——鄧世樁(93歲,文具報紙店主)

過去和妻子住在政府組屋,租用一間小店面售賣玩具、報紙把孩子養大。為維持生活,我與太太堅持留守店面,賺取生活費,免加重孩子負擔。

但是這兩年市場相當差,生意難維持,須孩子幫補生活費。

相比鄉下人住的大屋子,生活清閒,我與老伴只住在小小單位的政府組屋,為生活忙碌。

城市生活越來越難過——吳先生(62歲,退休人士)

這幾年城市生活越來越難過,東西都比以前貴,薪水卻追不上漲幅;在城市可說一出門就得用錢,包括搭車、用廁所等,遠比鄉下生活來得苦。

雖有孩子,但已成家有自己負擔;沒要求孩子負擔生活費。平常靠公積金過活,以前預計可用上10年,現在百物高漲,估計勉強維持5年,過後該怎麼打算也不懂?

其實,日常花費是生活所需,因馬幣貶值,入口原料、用品變貴,使城市人開銷越來越高;政府應設法提高馬幣價值。

生活成本沉重——簡學強(50歲,散工)

城市人越來越難找吃,尤其是學術不高,沒文憑,老實打一份工者,勉強每月只有一千多兩千令吉。單身者還好,若是有家庭者,肯定難應付,無論減吃還是減用,都不符時下通膨率。

我在國外工作多年,近兩年才回馬定居,發現發展不單沒有大進步,人民生活水準沒提升,生活成本反而越來越重,單單吃方面開銷就很大。

目前除靠打零工與儲蓄過活外,也不敢做生意;畢竟隆市土地太貴了,檔位月租1000令吉,店租加上裝修則動輒上百千令吉,在市道不景當兒,可能賠上養老金,寧可安份打零工,省用過活。

城鄉物價都提高——叻思村民林建成(53歲,雜貨業者)

無論是在城市或在鄉村生活,物價都已提高,只是以同等的成本花費考量,郊外的生活並沒城市的開銷項目來得多,因此生活素質在鄉村比較自在。

娛樂消遺而言,例如看電影,叻思最靠近的電影院在萬撓,至於逛市消費購物,要到峇冬加里,兩個地點至少需介於20至30分鐘車程才能抵達,即便想這麼做,我們也不常去,下班後就在家看電視也算是休閒。

對叻思居民而言,比較慶幸的是近年烏雪開拓工業發展區,許多打工族都在工廠上班,包住宿後工資每月有2000令吉,總算稍有刺激地區發展,希望帶動周邊地區商業活動。

漁港需要勤奮打拚——沙白安南淺頂港口蔡福興(44歲,漁民)

漁港就業機會不比城市區多,主要依靠捕漁為生,這裡的工作沒有一般上班族的朝九晚五、年假和保險福利,一般的娛樂就是釣魚。

換言之,鄉村生活競爭雖然不比城市壓力大,但一些工作還是有風險,而且需要勤奮打拚,收入也會有2000令吉,但淺頂很少年輕人,捕漁業日益後繼無人。

其實,淺頂一帶的物品和食品費用都比去年貴了,不過地區沒有城市的發達,人民要逛市消費購物需要駕駛到大港,戲院也要到瓜雪和安順去才有。

新古毛就業機會低——新古毛居民陳舒璇(30歲,餐室業者)

新古毛為環山地帶,並不適合工業發展,因此就業機會非常低,從事會計工作月收入只有1000至2000令吉,因此許多人都往城市去謀職。

我妹妹目前在城市生活,負擔許多開支,幾乎都很難存錢,我在家鄉的生活則比較自在,生活滿足感也與劇烈的城市競爭有很大的不同。

不過,我明年將迎來新生孩子,所以還是不得不做好未來經濟規劃,現經營餐室也兼外包文職工作,為家庭和孩子未來教育做準備。

新聞類別

全部 即時與國內 國際 財經 股市 言論 體育 副刊 娛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224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