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內強勢收購地皮達4946英畝,發展總值550億,綠盛世一舉超越實達,劉啟勝東山再起甜暢復仇河馬!
文:張丹楓
丹斯里劉啟勝坦言四年前失去自己一手創立的實達集團SP SETIA時,心如刀割。眼睜睜看著自己耗盡20年心血創建的地產王牌被巫統朋黨通過國貿控股強硬收購,而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做,那種心痛的感覺非筆墨所能形容。

但是身為華商,劉啟勝總有一股絕不認輸的勁;他通過SP SETIA被收購換取的金錢迅速以私人名義大肆收購發展潛能非常靚麗的地皮,為自己的企業生命再度出發打下強穩根基。因此當SP SETIA正式完成被巫統朋黨強制收購的程序之後,丹斯里劉啟勝立即啟動東山再起的宏圖大計;把長子劉添雄從澳洲召喚回國,父子齊心再創企業高峰!
劉啟勝失去了他的SP SETIA卻換回數十億現金財富,他善用這些財富到處收購優質地皮,《綠盛世》Eco World迅速崛起;不但成功收購上市公司富閣苑開發(Focal),通過借殼上市方法讓綠盛世在短短時間內取得上市公司地位;如今更計劃明年三月讓旗下子公司《綠盛世國際》也上市融資;這回兩大企業家丹斯里郭令燦也成了劉啟勝的商業夥伴!郭令燦將通過豐隆旗下集團公司《國浩置地》Guocoland投資認購27%的綠盛世國際股權。

從痛失心血SP SETIA到東山再起完美復仇,丹斯里劉啟勝只用了短短不到4年時間!而這一次他已經學乖,不會再觸碰跟國陣政府有關的投資臂膀(因為當年SP SETIA就是因為藉助國民投資公司入股資金的幫助穩步發展,不料發展成大馬其中一家最大的地產集團之後,擁有顯著股份的國投公司便露出猙獰面目,據說幕後推動強迫收購劉啟勝控制性股權的正是地獄夫人河馬),依靠的純粹是自己的資金。而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絕不放棄公司的控制權。
雖然綠盛世短短4年內便分別在吉隆坡、新山、檳城、倫敦、澳洲推出一系列高品質高價位的房地產發展計劃,發展總值超過550億令吉,但是綠盛世的負債率卻只有區區0.54倍;以雄厚的儲備資金來看,這根本不算什麼。誠如劉啟勝意有所指的說:《財務架構對一家穩健發展的公司是很重要的,如果債務龐大,就可能成為另一個一馬發展有限公司了》。

一馬公司不正是雞哥河馬的寶貝公司嗎?債台高築超過500億,醜聞一樁接一樁,不斷盜取人民的退休金去填補一個又一個財務破洞;早就成為全世界恥笑的話柄。而雞哥河馬在動用惡勢力鯨吞了SP SETIA後,由於把大批經驗豐富的非土著高級管理層撤換,統統由自己的飯桶朋黨接棒,SP SETIA基本上現在只是繼續吃著老本罷了,根本沒有任何吸引消費人興趣的新房地產發展計劃;而原本非常興旺的巴生Setia Alam也因為管理不善,如今基本設施頻頻出狀況,許多商店也已經人去樓空。估計在多幾年,SP SETIA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劉啟勝失去了實達控股,卻得到發展更上一層樓的綠盛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速戰速決 ,20年經驗作根基
對於一個自己默默用20年打造出實達集團(SPSETIA,8664,主板產業組)這個產業王國,卻落得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的局面,劉啟盛說,自己今年已經57歲了,沒有幾個20年了,因此打造新事業的模式,絕對不能像當年實達集團般循序漸進。

「我們可以利用超過20年的市場經驗,在不夠5年的時間內建立起全新的產業王國。」
於是,綠盛世便是在這樣的思維下,快速壯大至現有規模。綠盛世最初映入投資者眼帘,是在2013年與實康(SALCON,8567,主板貿服組)聯營新山市中心的綜合產業計劃後,而隨後獻議以近2億3千零68萬6千令吉收購富閣苑開發(FOCAL)的65.05%股權,讓投資大眾開始對這家公司留下深刻印象。
借殼上市只是綠盛世大展鴻圖的起點,集團後來以總值17億7千617萬6千令吉,收購子公司——綠盛世發展(Eco World Development)旗下的8項發展總值達300億令吉的產業發展計劃權限,以及Eco Macalister發展和綠盛世工程管理(Eco World Project Management)股權,正式拉開躋身全馬大型產業發展公司的序幕。

發展總值達550億 ,負債比僅0.54倍
正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大型企業活動,綠盛世才能在成立短短2年,即擁有4千946英畝土地,發展總值達550億3千萬令吉,成為全國規模數一數二的產業發展公司,但負債比卻僅有0.54倍,而這一切都是在曾為銀行家的劉啟盛規劃之中。
「財務架構對一家公司是很重要的,如果負債龐大,就可能成為另一個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
分門而治,創SPAC進軍國際
就是基於財務考量,劉啟盛才決定再次開創產業領域的先河,以特別併購公司(SPAC)的模式,為綠盛世鋪平進軍國際市場的道路。

他說,若將綠盛世國際業務納入綠盛世內,集團負債比將進一步膨脹,因此分門而治是最佳選項。
「SPAC無需任何的盈利紀錄,靠的是經營者的營運經歷,我們可以個人名義收購優質產業,再以成本價注入綠盛世國際,是快速推進國際業務發展的最佳模式,因為做生意是不可以等的。」
更重要的是,澳洲和英國的會計處理(Accounting treatment)與大馬截然不同,產業發展公司只能兌現10%至20%頭期款,其餘80%至90%款項只能在工程竣工後納入帳面,劉啟盛認為,若將國際業務也納入綠盛世,國際業務將成為本地業務拓展的絆腳石。

因此,猶如2013年年報所說,他相信綠盛世的演變,分道而行將成為卓越公司的重要據點。
目前,綠盛世國際正忙與英國Ballymore集團聯營發展總值23億英鎊(約125億4千萬令吉)的Wardian、London City Island和Embassy Garden產業發展計劃,其中半數將在今年推介。
當中,London City Island發展總值為6億1千700萬英鎊,Wardian和Embassy Garden發展總值則為6億1千萬英鎊和11億英鎊。
與此同時,綠盛世國際也計劃在澳洲雪梨進行發展總值為3億澳元(約8億6千500萬令吉),涵蓋300個住宅單位的產業發展計劃。
望子成龍 ,做參謀為子引路
劉添雄代父復辟,市場普遍都預期他將繼承父業,成為新一代的產業大亨,而劉啟盛也首度公開談論接班人的話題。
劉啟盛說,自己現只是擔任綠盛世非執行主席,為他們提供意見(Idea)和方向,其餘任由新人去發揮。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我們現只能為他們籌謀和指引方向,等他們在10至15年後上手,到時他(劉添雄)就可以成為公司掌舵手。」
談起劉添雄,劉啟盛難得流露出身為人父望子成龍的一面,希望長子日後能成為人人眼中的好老闆,而好老闆的重點就是對人友善,這樣人們才會對你忠誠。
「不過,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也要學習和接受挑戰,只有這樣他才會贏得他人的尊敬。」
實達易手 ,轉念回國幫忙
他說,劉添雄在澳洲求學後,原本無意回國接班,但國民投資公司(PNB)向實達集團展開全面獻購後,他才開始轉念,浮現身為人子應該陪伴在父親身邊的念頭,毅然決定回國幫助父親。
「自己辛苦經營的公司沒了,我當時有多麼的低潮,因此他決定回國幫忙,我不勝感激。但他還需多多的學習。」
劉添雄畢業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商學系,曾先後在大馬銀行(Ambank)、立峰資產管理公司(Pheim Asset Management)與綠盛世短期實習,並在2013年11月29日受委為綠盛世執行董事。
詢及父子相處之道,劉啟盛說,父子關係總有起落,但整體來說,兩人一起共事還挺享受的。
「就好比夫妻關係一樣,每當爭吵時,只要想起小孩這個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就會相安無事,父子關係也是一樣的道理。」
為人父立好榜樣
他補充:「最重要的是,身為人父應該做好榜樣,如只是出清持股和退休,他們會如何看待我?我要成為戰士?還是就此認輸?」
因此,在丹斯里阿都拉昔和拿督梁國華決定成立綠盛世時,劉啟盛便鼓勵劉添雄入股,也因此成就了綠盛世今時今日的規模。
「我們努力建立起的一切沒有了,就要學會如何從頭來過,但是我們也從中學習教訓,因此這次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再來,做得更好。我想給孩子留下爸爸是戰士,爸爸將東山再起的印象。因此,他打算回家幫忙,父親絕對不能放棄,這樣的精神最重要。」
至於未來其他孩子會否繼承衣缽,劉啟盛表示,這取決於他們,但這也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爭取。
劉啟盛與太太潘斯里侯婷婷育有三兒一女,次男、三男和幼女現在英國攻讀經濟、建築學等課程。
大相逕庭 ,巴特西與綠盛世無衝突
自劉啟盛離開實達集團投奔綠盛世,並高調進軍英國和澳洲產業市場以來,伴隨著巴特西發電廠(Battersea)發展計劃的風風雨雨就一直沒有斷過,他的主席職務去留問題也持續成為市場茶餘飯後的話題。
劉啟盛認為,自己在離開實達後,其實已向巴特西工程控股董事部報備將以私人名義在英國和澳洲進行產業發展計劃,但董事部對此並無異議。
「若董事部覺得有利益衝突,我隨時都可以辭職的,但他們認為我應該繼續領導董事部。」
他認為,要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最重要的是出面說明現存或潛在問題,讓董事部和股東來做最後決定。
「董事的責任就是申報潛在利益衝突,讓股東們決定去或留問題。」
劉啟盛表示,巴特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綠盛世的倫敦3項產業發展計劃只是「基本款」(Bread and Butter),兩者根本處於不同的環節,何來利益衝突?
「巴特西是項綜合產業發展計劃,每個單位的每平方尺售價達1千700英鎊,但綠盛世國際新推的3項產業發展計劃都是純住宅產業,每平方尺售價介於800至1千200英鎊,兩者的目標市場根本就不同。」
至於去留問題,他說,自己的職責就是確保在9月合約屆滿前,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順利進行,並順利交棒給接班人。
「沒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但從財務層面來看,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已取得收支平衡,接班人不會面對什麼問題的。」
不過,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劉啟盛認為:「英國巴特西發電廠將是我留下的遺產。」
求賢若渴 ,納人才創造巔峰
談起綠盛世的未來,劉啟盛滔滔不絕,但三句離不開人才,也突顯出他的求賢若渴,以及薪火傳承的重視。
他說,一家公司如果追求長期發展,肯定需要培訓人才,如果沒有為未來規劃,這家公司就不會有未來。
「因此,為了確保平穩交班,我們需要在身強體健時就開始規劃未來。我們將招募更多的新血,並加以培訓和指導,希望他們未來能帶領綠盛世再創高峰。」
他坦言,一旦綠盛世成功交班,自己將直接退居幕後,希望保留更多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選賢要才德兼備
對於人才,劉啟盛有自己的一套見解,首先要受過良好的教育,第二就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如果一個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態度卻目中無人,縱然能力很好,可是我們看不到未來,因他不了解人性。」
他補充,除非你是科學家或畫家,需要生活在想像中,否則在商業世界,一定要與人良好相處,畢竟人脈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確保孩子們都保持謙遜的態度。」
劉啟盛指出,自己和管理層從默默無名,再到把實達(Setia)打造成一個強勁的品牌,這樣的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應該要傳承下去。
「我現在只是成為綠盛世的門面(Face),並努力教育他們好的價值觀、做好分內工作,提供五星級服務等概念,希望將品牌傳承給新人。」
他補充,消費者向綠盛世買房子,當然需要有團隊來進行後續的維修等工作,維持卓越的文化是很重要的。
「你要贏取消費者的心,我們就得成功傳遞承諾,這樣消費者才會追隨你。」
員工意見也非常重要
不過,他認為,舊的東西只能作為指引,集團應該著眼於如何將層次進一步提升,因此聆聽員工的意見也非常重要。
「以今年新年的5色紅包封為例,這個點子對相對傳統的我並不能接受,但是提出意見的同事極力捍衛,最終也獲得客戶良好迴響,顯示在某些灰色地帶,老闆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嘗試。」
此外,綠盛世也設有公司論壇,給予員工平台來發表意見,讓公司的溝通不只停留在上傳下達,員工的聲音也能由下傳達至管理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207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