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馬 ) 什麼樣的車特別好賣?說中你的心聲了嗎?

新聞| 2016-10-19| 檢舉

什麼樣的車特別好賣?--從 Toyota 功過談起吧!

如果我們說哪款車在我國銷量有些許下滑,普遍上的說法是這款車的配備無誠意、引擎技術無新意等,而我倒有不同的看法……

Toyota 銷量下滑的主因是?

銷售量有高有低,本來就是一個循環,德系豪華品牌三巨頭也是銷量龍頭輪流做的。不過這個循環有一個常理,這個常理和日系汽車品牌三巨頭銷量龍頭輪流做的道理也很相似。這個常理就是:當今誰的車設計最得當,誰就是銷量冠軍。

闡明之前,我必須強調,這里所謂的設計得最得當,當然包括「美」這個字眼(美我放最後再說),但設計得當不單單是美和丑的競賽,而是能夠拿捏到未來與過去潮流中的最恰當點。

第二個常理就是:誰能創造或維系一個傳統,誰就能創造銷售根基。

很多人喜歡打破傳統,在古老的銷售世界裡,打破傳統往往不是最恰當的做法。

但是固守老舊體態,也一樣跟不上潮流。

舉個例子:十幾年前,豪華車市場突然來個洗牌,占據老大位置多年的 Mercedes-Benz 竟然節節敗退,退到老二 BMW 和老三 Audi 之後。除了人們厭倦它的品牌包袱之外,主要因素還是因為 Mercedes-Benz 的設計沒有新意。

還好在 2008 年之後,仗著汽車品牌先驅的 M-Benz 終於願意注入新元素,車子的造型獲得突破,但又不失以往的大器與風味。

大家來看看 Mercedes-Benz 的 C-Class,它在 2008 年獲得設計上的提升,而 2015 年又變得更為精進,但基本風味還是如出一轍:

反觀另一歐系品牌 Volvo,它在近 10 年內終於從方方正正的造型跳脫出來,但卻無法一脈相承,還是無法定型定性,品牌價值隨之虛弱。

就如一位美女,她可以有年輕的美麗,也可以有年輕的秀麗,只要打扮得符合當世潮流,來個韓系微卷發型,也可以很入流很美。

但若整了個容,反而就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和缺陷美,變得不三不四。

另外,我也喜歡舉另外一個例子,就是 Rolex 這個手錶品牌。

Rolex 在十年前,開始為他的 Oyster 系列做改款。它的團隊有兩個任務:一是提升表帶、表扣和表耳的質感;二是讓屢被抄襲的設計做個突破。

作為百年品牌,Rolex 深知 Oyster 系列的原有設計是不能改動的,因為當今的品牌價值就在設計里。

Rolex 的手法很高明,就是讓所有 Oyster 在部件上變得異常厚實,卻又比例得當、並延續傳統。

品牌價值和銷量更跟著的提升。(而且是在越賣越貴的情況下。)

這當中還有一個訣竅,就是這個潮流是只有往前、但沒回頭的,Rolex 堅持不製造復古的表殼,就一種 Oyster 殼。

因此品牌非常堅實不被稀釋。

這種做法,在 Honda Accord 上也看得到,全部 9 代排在一起,細看下還有一脈相承的基因,第九代也非常優雅,合宜潮流。

德系車主導了汽車設計和技術幾十年,設計基因都是得以維系的,比如 Volkswagen Golf 和 Beetle 車款,以及 BMW 收購後的 MINI 品牌等。

自從 Hyundai-Kia 引進國外設計與技術專才後,其銷量也在幾年前突飛猛進,尤其 Peter Schreyer 在 2008 設計的 Kia Forte 推出後,也在本地得到不俗反應。

那種優雅、又帶些銳利的車體設計,非常流暢好看,一反過往的死氣沉沉形象,讓韓系車在本地崛起。

可惜的是,這個不錯的車款沒有做好後來的功課,其錯誤,一是竟然摒棄 Forte 這個可以賣的名字,改名成 Cerato(其實是想繼續賣舊款的 Forte 給大家);

二是 Kia 後來的款式,設計上竟然沒有延續 Forte 的傳統,原有 Forte 的設計因子在新款 Cerato 中消失了,斷送了這款一代好車的品牌命運。

漸漸地,近幾年韓系車的國際銷量也沒前幾年輝煌。

什麼時候應該來個設計大躍進?

一個品牌要脫胎換骨,給人一個新的印象,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不是說來個前衛造型就可以了。品牌的脫胎換骨,有一個關鍵必須掌握到,那就是:必須由內到外都有新意。

近期較好的例子,就是這幾年做得非常出色的 Mazda。

Mazda 自從正式脫離 Ford 集團後,就把技術與設計團隊搬回了廣島大本營,破釜沉舟的推出全新系列的車款。

Mazda 在 2010 年的國際車展中,向全球推介了它的新設計哲學 - Kodo 魂動 - Soul Of Motion。

我敢說,如果只是設計上的大突破,Mazda 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還好,Mazda 膽敢的自行研發了各種技術,包括高壓縮比引擎和高剛性輕量化車身,

如殺手鐧般,給新技術取了一個全新的品牌名稱 - SkyActiv 創馳藍天 技術。

2013 年,同時搭配《Kodo 魂動》設計哲學(外在)和《SkyActiv 創馳藍天》技術(內在)的全新 Mazda CX-5 就此大賣了!

回到 Toyota 的課題記得當年我爸想買輛 Pick-up(皮卡),他問我是不是應該買 Toyota Hilux,我跟他介紹了很多比 Hilux 更優良的同級車款。

他自己查資料、問人後發現,Hilux 的確不是最好的皮卡。所以,最後他還是沒買這款 Hilux,不過他最後一句話讓我很震驚:「可是 Hilux 比較美」。

沒錯,Toyota 在過去十年可謂銷量長虹,其中 Corolla 成為了世界賣得最多的車款,Toyota 也拿下車界一哥的寶座,靠得是什麼?

是設計~!

2006 年的第十代 Corolla(Altis)開啟了一個新紀元,我必須表揚當年的設計團隊,陸陸續續的設計出一款又一款的暢銷車款,包括 Camry 2007、Estima 2001(Previa)、Harrier 1997、Alphard 2002、Fortuner 2005 等。

就連大馬從 2006 年起,就銷售王的 Perudoa Myvi,也是從 Toyota Passo 或 Daihatsu Sirion 這個設計團隊開發出來的。

上面提的這幾款車,設計也不是說很前衛或是很美,可是就是有 Toyota 一路來提倡的可靠性之形態,也有過去車款一路進化的味道,這就是合宜得當的設計了。

改款決定生死的設計進化論

2011 年有幾款車的改款讓人議論紛紛,一個是第九代 Honda Civic 、另一個就是 Toyota Camry。

這兩款車都有一個共同點:無緣無故加入了香港演員「八兩金」的設計元素!更好的比喻,應該是漫畫《單身宿舍連環炮》里白鳥澤麗子的臉蛋造型,剛好 Civic 和 Camry 的車尾兩邊都有菱角凸起。

這種設計註定被人們排擠。(也有人跟我說這 Camry 尾部有像 Ultraman。)

反觀同是 2011 年改款的 Perodua Myvi,設計跟得上潮流,沒有突兀的元素。

更重要的是,設計延續舊有款式的韻味,拿捏到未來與過去潮流中的最恰當點。

2013 年 Toyota Vios 的車尾燈,有個往下延伸的奇怪菱角,有點像超人內褲的感覺。

2014 年 Toyota Corolla Altis 就單想追求潮流,線條飛來飛去,不但沒有延續過去傳統,少了可靠的感覺,也沒有像 Mazda 般的技術突破,所以也難成大器。

美的奧妙

設計當然也追求美,有些東西越看越美,有種永恆的感覺,當中一定是有些奧妙。

我喜歡拿美女來做比喻,我要舉例的不是選美的那種,而是中學時代大家都心儀的女生。

這種萬人迷女生似乎都有一個特質,就如九把刀所說的:

也只不過比平凡的女生美那麼一點點罷了。

注意,不是美很多。

如果一個設計師,能夠設計出只比平凡設計再美那麼一點點的話,那大概就是永恆的美了。

什麼是美那麼一點點,真的很耐人尋味。

這樣的設計,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308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