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聽過因為 Proton 而導致房價上漲這件事嗎?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任首相敦馬哈迪為了推動馬來西亞的重工業發展而開始了國產車計劃,也因此我國成為了續日本,中國,韓國,印度後擁有自主汽車工業的亞洲國家,之後還多了一家Perodua,先不說我國的國產車成功與否,但是無法否認這兩家國產車商在推動重工業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兩家國產車和零件供應商僱員達到了數萬人,可以說因為Proton的出現在我國造就了不少就業機會。可是同樣的因為Proton的出現在我國造就了不少爭議,而且這些爭議維持了31年,這段期間內從沒有停息的跡象過,最大的爭議不外乎:1.我國真的需要國產車工業?2.因為Proton我國人民需要買貴車。3.因為Proton我國的公共運輸不發達。
TutorABC擴大徵才挑戰月薪80K~250K Join us now!
除了以上提及的爭議外,最近在我國中文報章專欄內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爭議點:因為Proton我國人民必須買貴屋,在該篇專欄內表示為了推廣國產車工業,因此政府決心不發展公共運輸系統,導致我國的擁車率居高不下,每一個家庭有超過1輛車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更多的車輛就必須要有更多的停車位,原文說到:
你翻開報紙一看,各大產業發展商的新樓盤,每個至少都得配上1至2個停車位,否則毫無性價比可言,但你以為發展商佛心來著,會免費提供停車位,一切成本都納入最終售價里了。以售價40萬令吉的公寓來例,每個停車位造價2萬至3萬令吉起跳,2個停車位就要4萬至6萬令吉,相等於產業售價的10至15%,如果沒有普騰,我國的公交系統就會好,我們就不需要買車,更不用買停車位,那麼房價也不用那麼貴,我們也不會買不起了。 所以,一切都是普騰的錯!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篇文章看起來似乎是頭頭是道,但是其實沒有一個符合邏輯的論點可以支持其看法,就我以一個一般讀者的身份看來,它更像一個騙點擊率的文章,就好象大X蓮等等台灣俗稱肥料網的網站一樣,採用一種嘩眾取寵的方式來吸引讀者去點閱文章,這也是目前常見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標題黨,但是就像該中文報章一樣是全馬最大的中文新聞網站之一都必須以這樣的做法來吸引讀者點閱,等於在利用民眾對於Proton的憤怒心態來達到高點閱率的效應,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健康。
第二點,作為一個馬來西亞人民我並不會否認其實我國的公共運輸並不發達,這個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否認的尤其是拿我國和新加坡這樣的國家比較,但是只要你稍微細心一點點你就會看到其實我國的LRT和單軌火車KL Monorail都是在Proton出現之後才開始啟用,其中Ampang Line/Sri Petaling Line早在1996年就啟用,Kelana Jaya Line則是在1998年啟動,KL Monorail於2003年啟動,最近幾年政府也在積極建設LRT的延長線以及第三LRT路線,甚至在Sunway也有電動巴士的出現,這些完全都是在國產車出現過後,再一次的反擊了「因為國產車政府忽略了公共運輸發展」這一點,你可以說政府的公共運輸發展緩慢,但是為了國產車這點似乎不是很能夠成立。
最後一點就是房價的高漲,目前吉隆坡房價雖然在國民的眼裡是非常昂貴的,但是在國外的投機客眼裡依然是非常便宜因此吸引了不少投機客來我國投資房產,這是其中一個推高我國房價的原因。再者我們可以看看其他的國家例如韓國的首爾,日本的東京和台灣的台北,公共運輸相當的發達,但是它們的房價一樣是相當的高,其實這個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它們是人口集中地,就和吉隆坡一樣,巴生谷河流域的人口達到了700萬,佔據了我國人口接近三分一,當對房產的需求高房產的價格自然也高,這個是一個恆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硬把房價高的原因推給Proton我當真覺得腦袋開了洞。簡單的總結,雖然Proton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硬把罪名強加在Proton身上還真的是挺滑稽的,不過我相信讀者的眼睛是雪亮而且是有智慧的,是真是假他們自然會分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