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醫學上沒有任何的證明說,受寨卡病毒感染後,可以藥物治癒。同時,亦無任何疫苗可預防寨卡病毒。因此,對於這種病毒,大家都「頭大」了,除了積極地滅蚊、做足防蚊工作避免被蚊蟲叮咬,以及加強防控措施,就別無他法了。
大家幾乎認為,寨卡病毒就跟絕癥相似,無藥可救。但是現在有人說,有個方法可預防受寨卡病毒的感染哦!
根據《All Singapore Stuff》報道,有位讀者推薦一種馬來坊間流傳的古偏方,可讓你免受被蚊蟲叮咬,那就是——貓須草(Misai Kucing),另一名稱是爪哇茶,英文名為Orthosiphon Stamineus,一種常見的植物。
服用貓須草之後,我們體內的血液就會慢慢地變苦,然後蚊子就不敢來叮咬我們。那就是,我們在不使用任何外用防蚊產品下,身體就自然地起了防蚊作用。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這位讀者還以親身經歷來證明,他說有次他孩子在游樂場玩樂時受傷,孩子就是靠服用貓須草治癒傷口。
貓須草究竟是什麼東西呢?雲鄉貓須草是傣族二千餘年所喜用的藥草,人們也稱貓須草為「腎茶」。貓須草腎茶的神奇療效及保健作用,引起了中國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對於它含有的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進行了廣泛研究,揭示了其療效卓著、保健功能神奇的奧秘。
來科普一下,貓須草具有較強抗菌、消炎作用,可使腎小管破壞減輕,對腎組織的損傷有保護和改善作用,並促進毒性代謝產物的排除,降低體內血尿酸。
據臨床試驗,貓須草利尿排石,對尿路感染、急慢性腎炎、腎結石、尿路結石療效明顯。
隨著新加坡的寨卡疫情有擴散跡象,人人聞「蚊」喪膽,深怕受寨卡病毒感染。特別是孕婦,更是對疫區能避則避之。萬一不幸中招,還要被隔離治療,只能期望自己盡早康復。大人受感染尚且能完全康復沒後遺癥;要是孕婦就麻煩了,這病毒會給腹中骨肉遺下莫大的後遺癥,即天生缺陷。
無論如何,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還是得征詢醫生意見,確認安全性後才服用較好哦!
根據新加坡寨卡最新疫情,衛生部和環境局在8月31日晚上10點召開記者會提到,新加坡出現第一名確診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病例,另外還有33起境內確診寨卡病例,病情已擴散至勿洛北3道、芽籠組屋區(Joo Seng路)以及榜鵝,讓寨卡確診病例在短短5天內,增至115起。
衛生部表示,在這33起新增病例當中,有24起病例均被確診感染寨卡病毒。惟當局追蹤之前的報告時,發現了另外9起之前曾出現癥狀的病例。
在這24起確診病例當中,有22人居住在阿裕尼彎、沈氏通道以及巴耶利巴一帶,其餘病患在Joo Seng路和榜鵝居住。
據報道,這名不幸染上寨卡病毒的孕婦,目前在竹腳婦幼醫院治療。她和家人住在阿裕尼彎和沈氏通道一帶,她有一名家人之前是確診寨卡病患,但基於兩人的發病時間很接近,因此衛生部認為這名孕婦應該不是由家人傳染而感染的。目前,這名孕婦情況穩定,醫生正密切關注這名孕婦的病況和胎兒的成長狀況,並打算為她安排母胎醫學專家做病況管理和輔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