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納吉而失去理性。。

Amoeba ...| 2016-08-23| 檢舉

時政快刀 為反納吉而失去理性 22/08/2016

「人民之聲」的顧問柯嘉遜博士,對希望聯盟以及公民社會的一些領袖熱情歡迎這個「既不文明也沒希望」的新政黨感到非常吃驚。他質問:「他們是不是因為馬哈迪是堅定的反納吉而失去理性呢?」他建議他們快快回過神來,要不然就會完全失去了威信。

其實,柯嘉遜無需大驚小怪。這些所謂的反對種族政治以及支持公民社會的人,的確與敦馬都有推倒納吉的共同目標,才會站在一塊的,路人皆知。

在許多華裔的眼裡,敦馬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者。前副首相兼巫統前署理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也曾因為一句「馬來人第一」而被誇夸其談「馬來西亞人第一」的林吉祥等抨擊。可是,他們反納吉,火箭馬上張開雙手迎接,動機明顯的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以前對他們的批評都成「過眼雲煙」。

針對林吉祥為何與曾經援引內安法令扣留他的馬哈迪擁抱在一起,林吉祥說被馬哈迪監禁只是「私人恩怨」;在同一個時期被扣留的柯嘉遜,聽了不是味道。

熟悉柯嘉遜的人都知道他是反對種族政黨的。他認為種族政黨的存在本身,已經是過時的了。他聲稱,世界上已經沒有隻限於單一種族的政黨,現在已經是尋求非種族方案解決馬來西亞所面對的各種挑戰的時候了。

種族主義自殖民地時代就存在

他說,用來助長個別種族利益的種族政黨應該被列為非法,因為這不符合反對種族主義與反對種族歧視的國際慣例。與此同時,他也指出了這樣的事實:從殖民地時代開始,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已經成為馬來西亞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現實的一部分。

我國是典型的多元種族社會。這個多元種族社會的形成,是因為英國殖民的後果。英國為了開發馬來西亞(當時稱馬來亞)的豐富資源,為英國本土的經濟服務,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規模的直接或間接從中國與印度引

d進勞動力。

這些勞工,有的按照原定計劃,返回到自己的國家,但是大部分自願或者非自願的留在馬來亞,有的還在開創其他行業。他們的人數,特別是華裔甚至一度超過了原居民的數目,再加上華裔頑強的生存能力,特別是在商業上大展拳腳,在殖民地時代就已經讓原居民特別是馬來人感到受威脅。

摘錄自 大馬華人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2284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