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案是好,貪污呢?」 姑里批機密法令包庇罪惡 前財政部部長東姑拉沙里認為,財政預算案照顧了方方面面,但大馬的貪污問題必須根治。 他形容,貪污就像是社會的怪物,但機密法令卻包庇了貪污的罪惡,就算記者有文件在手也無法揭露貪污醜聞,反之還可能坐牢7年。
他已改變了立場! 他背叛了我多次! 「這樣的人,你還期望什麼?」 敦馬 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認為,前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簽署支持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領導的「吉蘭丹宣言」是其權利,被他多次背叛後,還能如何指望對方。 「他改變立場了。」 他指出,拉沙里曾向他表明,要以投不信任票把首相納吉拉下馬,也曾向國會議員派發不信任票宣言。
「雖然他說他可以獲得多數人支持,但事實卻非如此,他什麼也做不了,便讓人代勞,他讓我去見砂州人民,我也聽從指示,而最後他提出要倒納吉的,現在卻又支持納吉。 「若拉沙里認為要支持一個讓國家損失420億令吉的人是件好事的話,那是他的權利。 「但我不支持私人戶頭裡存有26億令吉政治獻金的人。」 詢及會否覺得被拉沙里背叛,馬哈迪直言,他曾被對方多次背叛,還能如何指望對方。 「當年他在大選落敗後上庭挑戰,結果法庭宣判巫統不合法,導致我必須花時間重建巫統。」 馬哈迪斥責拉沙里當時並未參與其中,反而是成立四六精神。 「這樣的人,你還期望什麼?」 他今天在出席反戰協會舉辦的「年輕一代的聯盟-向戰爭說不」國際大會後,在記者會上這麼說。 冀阿都拉當「英式」顧問 馬哈迪認為,包括他在內,任何首相都有資格擔任國油顧問。 他希望受委為新任國油顧問的前首相敦阿都拉可以成為「英式」顧問(Penasihat British),而非馬來顧問(Penasihat Melayu),因為人們都只遵從「英式」顧問的指示。 「我們曾有英國參政司(British advisor),他所給的建議都會成為指令,但馬來顧問的建議則不被理會。」 他相信,阿都拉將給予國油很好的建議。 詢及阿都拉是否符合擔任顧問的資格,他認為,只要是曾擔任首相,都有資格出任顧問一職,包括他在內。 納吉昨日在內閣會議後宣布,委任阿都拉巴達威接任國油顧問一職,並從4月1日起生效。 只要能推翻納吉 願與前政敵合作 詢及是否會與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拿督斯里安華家屬重修舊好,馬哈迪說,他會與任何欲推翻納吉的人合作。 「只要能推翻納吉,我能與任何人合作,包括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 他表示,他未曾就「人民宣言」一事和國會反對黨領袖拿督斯里旺阿茲莎會面,但他表示歡迎,並表明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推翻納吉。 若無法起訴納吉 證明國家沒法治 馬哈迪指出,若入稟法庭起訴納吉案件無法進入法律程序,那就顯示在納吉的執政下,這個國家沒有法治可言。 他認為,該案件必須被帶上法庭審訊,而法庭也必須作出裁決。 「我們有法庭、司法程序,但當有人投報時,卻被問話、逮捕、面控,被視為恐怖分子,我國有很多『恐怖分子』。」 他說,一旦相關單位著手調查,調查者可面臨被調職的風險,然後調查就會被停止。 「在這情況下,我的案件還會勝訴嗎?若真的遵循司法,我早已勝訴;反之,那就是『他』贏了。」 較早前,馬哈迪正式起訴納吉,指對方身為公職人員卻在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1MDB)及26億令吉政治獻金調查上,「行為失當,干預調查」。 馬哈迪同時尋求法庭下令納吉支付政府26億令吉的懲罰性賠償,再加4200萬令吉的加重性損害賠償。 針對英宅風波 「有證據才能斷定指控」 針對檳州首長林冠英低價購屋一事,馬哈迪認為,必須調查相關案件,發現證據後才能斷定指控是否屬實。 他表示,要指控別人貪污是件容易的事,而自己也曾被指控貪污;反觀納吉的案件就不僅僅是指控,而且有多項證據證明他涉貪,但他卻阻止了司法程序,阻撓該案件的調查。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要求納吉下台。」 他不清楚對於林冠英的指控是否屬實,而政府仍未提控他,僅媒體在報道此事。 「而這些媒體都是受到政府控制,我國已沒有新聞自由,沒有新聞自由的媒體的報道不能全數當真,背後有著許多政治議程。」 他是在回應媒體提問關於林冠英簽署「人民宣言」後,卻捲入涉貪風波,他是否應該停職待調查結束一事時,這麼回應。 收外國獻金典當國家主權 馬哈迪認為,一個國家不應該收取外國的政治獻金,因為這會導致國家喪失主權。 他認為國家可以接收國內的政治獻金,但若收取外國的政治獻金,在勝選後就必須「唯命是從」。 「至於國內獻金,我們也只能收取小數額而已。」 他說,當他在位時,他不曾接收過外國的獻金,只收過國內的獻金,金額也未超過2億令吉。 「我也沒有拿過外國企業的獻金,通常外國給予你獻金都存有不同的意圖,若我們接受了,就會面臨一定的限制。」 他認為,即使非政府組織也不應收取外國獻金。 他說,我國目前還未完全「獨立」,就如隆新高鐵工程也必須獲得新加坡的「點頭」方能進行。 他戲言,若我國已「獨立」,那就能自行做任何決定,而無需與他國總統打高爾夫球,並簽署了對國家不利的協議。 新聞背景 四六精神腳踏兩船 1987年黨爭,巫統一分為二,較後時任主席兼首相敦馬哈迪醫生驚險過關,挑戰他的財政部前部長東姑拉沙里不滿選舉成績,支持者上庭挑戰,結果法庭宣判巫統不合法。 馬哈迪當時成立了新巫統,而拉沙里則於1989年成立新政黨,名為四六精神,寓意於前巫統的成立年份,即1946年。 1990年大選,以回教徒為主的反對黨,即四六精神、伊黨、回陣和哈民黨連成一線,組成了回教徒團結陣線(Angkatan Perpaduan Ummah,簡稱APU);與此同時,四六精神也和民主行動黨,以及大選前夕最後一分鐘退出國陣的沙巴團結黨結盟,組成人民陣線(Gagasan Rakyat)。 回教徒團結陣線雖在吉蘭丹以狂風掃落葉之勢贏完39個州席,而讓伊黨上台執政,但是伊黨與行動黨的曖昧關係,加上四六精神大致上不受巫裔選民支持,導致兩個反對黨陣線在全國大選遭受重挫;而國陣則在180國席中,贏得127席,守住三分二優勢的底線。 1995年大選,國陣依然面對同樣兩個反對黨陣線的挑戰,結果在增加後的192個國席中,奪下162席,兩個反對黨陣線的各成員黨都紛紛慘敗,陣線瀕臨瓦解。 經歷1990年和1995年大選的兩次失利,反對黨之間漸行漸遠,陣線也不復存在,拉沙里最後於1996年解散四六精神,重投巫統懷抱至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