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霹州江沙和雪州大港雙補選都是巫統候選人上陣守土,但馬華盡全力拉抬華裔選民的支持率,因為雙補選是考驗大馬華裔危亡意識的關鍵時刻,這兩場戰事也是華社捍衛世俗憲法和抗拒伊斯蘭刑事法的決定性一戰,必須重返中庸治國的大路。
江沙的華裔24%, 大港的華裔選民逾30%,兩區的華裔選民情傾哪一個政黨,不只是左右成績,也反映華人對宗教自由和華社權益的覺醒,每一票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2013年大選,華裔聽信行動黨指伊黨不再推行伊刑法,改為「福利國」,無論是大港或是江沙國席的伊黨候選人,都贏得華裔選票支持。大港的伊黨候選人把巫統多數票從2008年大選的5009張票,壓到只剩下399票,可見華裔選民「中毒」不淺。
如果華裔選民因為不投國陣而選擇伊斯蘭黨,意味著把自己的宗教自由和自決權交給伊黨擺布。
不過,如今伊黨日趨保守,且一再強調伊刑法,相信難以獲得華裔選民的青睞。但是,行動黨如今卻為「伊黨2.0」全力助選,再次誤導華社相信火箭、投給誠信黨。
如果把未來交給誠信黨更加危險,因為在行動黨包裝之下,誠信黨成了開明政黨,但誠信黨創黨的終極目標也是以伊斯蘭主義為目標,包括實施伊刑法。
行動黨以前養大了伊黨,欺騙華社。如今移情別戀與誠信黨鬼混,情況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了政權而不惜與神權治國的政黨苟合,不惜出賣華人的利益。因此,投選由行動黨撐腰的誠信黨,華裔等於典當和簽下賣身契。
馬華作為國陣成員黨,自獨立建國以來的監督機制下,使伊刑法無法像伊黨和誠信黨焰氣囂張地鼓吹,從而建立了鞏固的中庸的銅牆鐵壁。

伊黨正投靠巫統以實踐他們的宗教議程。因此,華裔必須拋棄過去的嫌隙,把選票回流到國陣,讓巫統從華裔的取向自我反省。有了華裔每一張選票授權給馬華,也讓馬華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國體的機制下捍衛世俗憲法。
大港和江沙的華裔選票,對華社的權益興衰存亡扮演了救命的角色。如果讓誠信黨或伊黨抬頭,華社將因此前程衰敗,我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的宗教自由將在這一代葬送,成為罪人。
在洗車中心遇見一位馬來老先生,兩個在等待洗車的人,從買車的話題聊到家庭子女的教育,再從退休生活扯到齋戒月問題。
老先生一頭銀髮卻穿著牛仔褲,早年在日本受過教育,談吐幽默,思維清晰,是一位很不一樣的馬來人。
他告訴我齋戒月的意義:是對真主的一種敬畏,對自己的一種考驗。齋戒是要教育穆斯林珍惜食物,體會挨餓的滋味,從而對窮人產生惻隱之心。
他說:穆斯林應在齋戒月多行善和自我反省,通過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的守禮方式來凈化本身的心靈。
說到底,齋戒月是穆斯林修行的功課,能否戒食和完全做到非禮勿言和非禮勿視,全憑個人對宗教的虔誠和自律能力,完全和他人無關。
但是,吉蘭丹州宗教司莫哈末蘇克里卻強硬把非穆斯林扯進來,還對非穆斯林的衣著說三道四。
蘇克里要非穆斯林在齋戒月里穿上尊重穆斯林的「保守」服裝,因為不得體的服裝會導致男穆斯林「破戒」,這番言論不僅匪夷所思,還荒謬透頂。
他說得好像非穆斯林女性都習慣穿暴露和挑逗性服裝,平時衣著都不得體,讓穆斯林男性想入非非。實際上,非穆斯林有自己的道德價值觀,也懂得看場合穿適當服裝,蘇克里借宗教之名干預非穆斯林的穿著,不僅對非穆斯林欠尊重,更侵犯非穆斯林的衣著自由和權利。
我們的國家領導人與政客常常強調,伊斯蘭政策不會影響非穆斯林的生活,伊斯蘭黨領袖提呈伊刑法,也一再保證伊刑法只涉及穆斯林,不會影響非穆斯林。
但種種跡象顯示,伊刑法尚未通過,伊斯蘭化現象已顯著滲入非穆斯林的生活,並逐步地侵犯後者的基本權益。
非穆斯林在齋戒月時期避免在穆斯林面前吃喝,是對穆斯林的一種尊重。但這種尊重卻往往被過份解讀或曲解,以致出現非穆斯林學生被逼偷偷摸摸躲起來進食,或甚至發生被安排在廁所吃喝,引起社會非議的事件。
近年來在吉蘭丹和吉打州發生的種種案例,例如強拆宰豬場丶娛樂場所在齋戒月禁止營業丶便利店禁賣啤酒丶戲院必須男女分開坐並亮燈看電影丶服裝禁令丶禁發售酒執照等等,都在在說明伊斯蘭化政策非但嚴重影響非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更打擊非穆斯林業者的生計。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也證明,一旦伊刑法落實,對非穆斯林的影響將是深遠和廣泛的。非穆斯林還能相信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的「不會影響非穆斯林」的保證嗎?
非穆斯林不能再對這些現象和案例視若無睹或冷漠以待,否則就會像溫水煮青蛙,對周邊環境習以為常或無動於衷,一旦溫水逐漸變熱,就會無力逃脫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13359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