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一分貨!
買東西有時候還是不要貪小便宜的好,如果東西太便宜很有可能品質就一般般。
最近,一位馬來西亞的網友BimBim在網絡上分享了同樣的遭遇,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
事情是這樣的
他逛商場的時候,發現正在熱賣的榴槤超便宜,而且看起來也非常的完整。於是就興沖沖的買了一顆,一路上都覺得自己賺到了……
但當他回到家切開的時候,當場就傻眼了…我的肉呢?
他不相信這個事實,於是只好繼續努力挖,繼續剝,但是就是沒有果肉。
直到最後一片才發現了小小的一片果肉,讓他超心痛啊…
看了上面這個真實案例後,大家一定要謹記買東西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啊。俗話說「便宜沒好貨」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分享挑榴槤的一些小技巧。想要買到性價比高的優質榴槤必須要掌握一些小竅門啊!其實挑榴槤的方法並不難,從幾個方面入手,很輕鬆就可以掌握!
竅門一:捏尖刺
成熟度好的榴槤,才能又甜又糯;如果不小心買到不成熟的榴槤,它的果肉往往又硬又澀,無法下口。
想知道榴槤成熟度怎麼樣,通過一個「小動作」就能知曉。這個胖胖的「狼牙棒」上面,布滿了密密的尖刺,選兩根相臨的尖刺,用手捏住尖刺的尖端,稍稍用力將它們向內捏攏,如果比較輕鬆就能讓它們彼此「靠近」,就證明榴槤較軟,成熟度也比較好;如果感覺手感非常堅實,根本就無法捏動,就證明榴槤比較生。
竅門二:看大小
通過辨識果實的大小和外觀顏色,也能識別榴槤是否成熟。和挑西瓜的原理一樣,一般來說,體型比較大的榴槤成熟度會好一些。從外殼的顏色來看,成熟的好榴槤呈較通透的黃色,如果青色比較多,則證明不夠成熟。
竅門三:看開裂度
很多人認為,自然開口的榴槤就是好榴槤,其實也不盡然。如果喜歡使用這種方法,則要注意辨識幾種情況。一般來說,已通過上面「竅門一」和「竅門二」兩種方法檢驗過的榴槤,都會比較不錯,不一定非要開口不可。
如果你要挑選外殼已經裂口的,那最好選擇裂口不要太大的,也就是剛剛開始裂口的,因為如果果實早已裂口,那暴露在外的果肉就容易受到污染,也容易變質。如果挑選到比較成熟又剛剛開口的榴槤,那最好回到家後儘快享用,不要再長時間放置,否則容易變質。
竅門四:聞氣味
購買時,如果看中了自然開口的榴槤,可以通過其外殼的開裂處聞一聞榴槤的氣味。不成熟的榴槤有一股「青氣味」,也就是說,聞起來有類似剛剪過的青草的味道,這樣的榴槤一般來說不夠成熟;成熟榴槤的氣味香濃馥郁,讓人饞涎欲滴,常吃的人一聞便知;不過,如果聞到榴槤有一股酒精的味道時,就千萬不要購買了,這樣的榴槤肯定已經變質了。
竅門五:看外觀
會挑榴槤的人,還有一個聰明的辦法,就是看這個「狼牙棒」外面鼓起來的「小山」,平緩而微隆的「小山」中,正是香甜芳香的果肉,「小山」越多,當然就是果肉越多啦! 通過「狼牙棒」的尖刺,也可以了解果肉的多少,如果狼牙棒上多為平緩的、底面較大的椎形尖刺,證明榴槤果肉較多,成熟度較好;反之,如果尖刺多為又尖又細的形狀,就證明果實不太成熟。
看外觀時,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看看榴槤的「尾巴」,也就是果柄。粗壯而新鮮的「尾巴」,證明它營養充足,且品質新鮮,是挑選榴槤的又一「指標」。
竅門六:看顏色
看果肉的顏色,淺黃色基本已經成熟,如果沒破殼的榴槤,土黃色最好。
竅門七:搖一搖
小心地將雙手的手指分別放在榴槤兩側的尖刺之間的凹陷處,把榴槤輕輕地拿起來,拿穩後,用手輕輕搖晃榴槤,如果感到裡面有輕輕的碰撞的感覺,或稍稍有聲音,則證明果肉已成熟並脫離果殼,這樣的榴槤,就是成熟的好榴槤。
記住這7個小方法,基本上就能買到好榴槤了!希望BimBim身上發生的事永遠不要發生在你身上哦!
最後,要注意榴槤不要多吃,因為榴槤不容易消化,多吃反而容易引起胃疼等症狀;對於患有糖尿病、腎病和心臟病的朋友不要吃榴槤,因為它含有很多鉀。高血壓和感冒的時候也不要吃。不能吃的時候還是忍忍吧……
來源:網絡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1122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