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垃圾不好亂丟!!要開始罰款了!!大馬6月實行垃圾分類 最高罰款高達RM1000 !!!還會被法庭…….

kasim| 2016-05-23| 檢舉

(布城18日訊)城市和諧、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拿督阿都拉曼達蘭強調,國家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將從6月1日起對固體垃圾廢料分類採取執法行動,已在去年9月實行居家固體垃圾分類措施的州屬如玻璃市、吉打、彭亨、吉隆坡和布城、森美蘭、未替垃圾分類的住戶可被罰款50至500令吉。

民眾若繼續重犯4次以上,將會被控上法庭,面對最高罰款額1千令吉的罰款。

他今日為固體廢料執法行動主持推介儀式時這麼表示。由於他未克出席,講詞由秘書長拿督莫哈末曼迪代讀。

他聲稱,有地產業初犯罰款是50令吉,重犯罰款100令吉,第三次犯錯的罰款可高達500令吉,至於高樓建築的罰款由管理層負責,初犯是100令吉、重犯200令吉,第三次是500令吉。

他提到,在大馬,每年被丟棄的再循環物品多達230噸,價值達9億令吉,這些再循環物品一些已全面損壞和無法使用,對國家是一項損失,更反映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他解釋,政府所推展的固體廢料分類措施是適時的,以確保大馬取得22%垃圾再循環率目標,及在2020年成為清潔美麗的先進國。(光明日報)

據《星洲日報》報道:

(柔佛‧新山)強制垃圾分類措施法令於6月1日生效,稽查人員到時會抽樣或突襲「破袋」檢查住宅、商店區的垃圾,若發現屋主或業者的垃圾分類不合格,就會開出罰單,屢「犯」不改者得面對上法庭後果。

· 在組屋區、公寓等單位放置的資源回收箱(3R Cage),只要把回收物品放入適當的分類箱即可。(圖:星洲日報)

垃圾分類措施在去年9月實行,執法令生效之前,當局給予民眾逾半年宣導期,以適應和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

阿斯禮:重犯4次告上庭

如今,距離執法令尚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未做垃圾分類的民眾,必須注意並做好垃圾分類,否則被查獲違規,隨時面對罰款。

柔佛州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 Corp)主任阿斯禮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指出,過去以勸導為主,下個月開始正式取締執法了。

他說,稽查人員檢查的住宅主要分成兩大類,即有地住宅,以及非有地或高樓住宅。

「對於有地住宅,首次違規居民的罰款額從50令吉起,重犯罰款增至100令吉,第三次罰款500令吉。」

「非有地或高樓住宅的罰款是首次100令吉,過後依次為200及500令吉。」

「民眾若繼續重犯4次以上,將會被控上法庭,面對最高罰款額1千令吉的罰款。」

根據2007年固體廢料和公共衛生法令(672條文),任何拒絕分類的居民,都可被控罰款最高不超過1千令吉。

率先實行垃圾分類措施的6個州屬和2個聯邦直轄區,分別為布城、吉隆坡、柔佛、彭亨、馬六甲、森美蘭、吉打和玻璃市。

130稽查員全柔走透透

阿斯禮說,130名穿著制服的稽查人員全柔走透透,打開垃圾包檢查,如發現夾雜少部分資源回收或其他物質,將直接開出罰單,罰款額不會獲折扣。

「人手有限,難以達到沿家逐戶檢查的目標,只能盡力去做。」

「一旦稽查人員到來檢查,發現居民把紙張、塑料和廚餘都丟在一起,便會拍照作為證據。」

稽查人員隨後向法庭申請公函,違規的居民收到信函,須在期限內到柔州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各分部設置的櫃檯繳付罰款。

至於非有地或高樓住宅的罰款,由各自的居民聯合管理委員會(JMB)或居民管理機構(MC)承擔。

阿斯禮透露,負責收集垃圾的南方環保有限公司(SWM),已經在各組屋區、公寓等單位放置資源回收箱(3R Cage)和廚餘垃圾槽。

「箱子外部註明了紙張、塑料和其他,民眾只要把回收物品放入適當的分類箱即可。」

溫馨提醒勿抱僥倖心態

阿斯禮坦言,許多民眾對垃圾分類抱著「可做、可不做」的僥倖心態,他提醒民眾當局的執法行動不會有所寬容,屆時面對罰款的民眾,請不要諸多怨言。

他說,目前為止當局已經舉辦超過228場垃圾分類解說會,全柔也發出4萬4千270封溫馨提醒信給未做到垃圾分類或者錯誤分類的居民,希望他們適當糾正。

「民眾普遍抱持垃圾分不分類都不要緊的錯誤心態,一些居委會主辦的相關宣導會,獲得的反應也不積極。」

「我明白有些人抱怨整理垃圾分類費時間、嫌麻煩,可是,柔州的垃圾產量一天達4千公噸,落實垃圾分類,有望減少垃圾量源頭,延長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壽命。」

阿斯禮語重心長說:「其他國家早已推行垃圾分類,我希望民眾將垃圾分類視為一種『文化』,學習去適應和改變,用心守護環境。」

高樓管委身負教育重任

高樓住宅居民眾多,垃圾多數集中在一個垃圾槽,難以區分源頭,居民聯合管理委員會或居民管理機構,因此身負教育和指導如何處理垃圾的重任。

阿斯禮說,上述組織作為居民的代表,有責任並扮演好監督、管理工作,讓居民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阿斯禮認為,政府大力推行垃圾分類,焦點並非罰款數額的多寡,而是提升民眾的環境意識觀念。

「在柔佛州的8個縣,我們已經教育逾百萬的花園住宅民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同時也給予大家足夠時間,了解和為垃圾分類做準備。」

過去8個月的緩衝期,柔佛州固體廢料管理機構通過各項管道,積極舉辦宣導和彙報活動,推廣垃圾分類概念,包括解說會、分發小冊子、設置廣告牌、播放電視廣告、廣播、平面和印刷媒體、社交媒體宣傳等。

只要養成習慣垃圾分類不難

「垃圾分類不難做,只要大家在生活中養成習慣,自然而然便能達致效果。」

阿斯禮說,垃圾分類若全面推展,州內約有40%的可回收資源能加以循環,而非送到垃圾場。

「民眾如果能掌握垃圾分類基本方法,除了方便垃圾工人處理垃圾,民眾也會發現原來生活有許多垃圾,其實都是可再使用的資源。」

阿斯禮也說,不論是垃圾工人抑或民眾,當局願意以忍耐、鼓勵,多方面去指導、教育大家。

他指出,垃圾工人以外勞居多,需要不斷溝通和培訓,而本地籍垃圾車司機則可指引工人,正確收集和處理垃圾的方式。

阿斯禮希望民眾自動自發,遵守指南規則,養成垃圾

上一頁10種榴槤教你如何分辨種類.,不要在當白【吃】者...至少學會幾個品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0915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