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7歲吸毒?!!奸商把冰毒包成『糖果』校園亂派!!多名小學生染上毒癮無法自拔!小學生為了吸毒還…..

CJ| 2016-05-18| 檢舉

(亞羅士打15日訊)只要花區區10令吉,就能在市場上買到軟性毒品,致使年輕人染毒情況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甘榜青年最容易接觸到毒品。國家反毒機構數據顯示,國內年齡最小的吸毒者,竟然是年僅7歲的孩童。

該機構副總監阿茲占今早在國家反毒機構與吉州足球公會(KFA)及吉打州體育館機構簽署合作反毒備忘錄後說,吉打是遭毒品侵害非常嚴重的一州。

今年截至4月,州內至少有6000人沉淪毒海,當中以漁民、農民、輟學者居多,而最年輕者是13歲少年。同時,州內女吸毒者也增加了250人。

馬來西亞政府稱,當地毒販為了販毒而不擇手段,甚至免費派送「毒糖果」給小學生,導致年僅七歲的小學生也染上毒癮。

據報道,大馬內政部長阿末扎希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局發現毒販把含有毒品的糖果免費派給小學生,讓這些學生染上毒癮而無法自拔。

他說:「全國反毒機構的數據顯示,最年輕吸毒者只有七歲。這顯示毒販除了把目標鎖定在18歲至39歲者,如今也把焦點放在21世紀出世的新生代。」

出席活動的教育部總監凱爾表示,教育部和反毒機構配合展開的防範毒品活動去年為全國4萬8000名學生進行尿檢,結果發現有1416人呈陽性反應。

他說,教育部已為這些學生提供輔導、講解與醫療等協助,並將和反毒機構繼續合作,確保學生遠離毒品。

此外,阿末扎希也透露,馬來西亞目前有3276名囚犯因涉及毒品而被判絞刑,他們正等著被送上絞刑台。「這批人尚未被執行絞刑,是因為還在進行上訴或要求特赦。其中當中很多人是毒販,所以有能力聘請律師辯護。」

他說,他上周巡視雪蘭莪加影監獄巡視時,得知全國47所監獄中,高達42%的囚犯是因為涉及與毒品有關的罪案而服刑。他說,這些罪案包括吸毒、運毒與制毒。

阿末扎希透露,馬國目前有140萬名吸毒者。他說,向全國反毒機構登記的吸毒者也逐年增加,他們在2012年是15101人、2013年是20887人,去年則為21227人。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吸毒,孩子吸毒的症狀有哪些

吸毒一旦上癮其強烈的生理、心理依賴不是靠其意志可控制得了的。事實上,吸毒者在清醒的狀態下也有戒除毒品的強烈意願,但一旦毒癮發作,其痛苦的戒斷症狀就會迫使其依賴毒品以求解脫,所以,很多吸毒者在無法找到毒品的時候,甚至不惜自殘以緩解無法忍受的生理痛苦,這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所以對於吸毒者而言,他們首先是病人。

對於青少年吸毒者在剛開始吸食毒品的時候往往不會有太大變化,無非就是發現孩子近段時間晚上睡的晚,白天不好好吃飯,到了孩子家長察覺出孩子出問提可能是吸毒的的時候哪個時候孩子已經濕陷入毒品的泥潭裡很深了,更有有些家長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吸毒,在加上缺乏先關的知識所以進一步加大了毒品給孩子身體帶來的傷害。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吸毒,孩子吸毒的症狀有哪些?

生理上方面的變化:

家長要觀察孩子日常起居的生活是否有規律,要觀察孩子在飲食方面是否有異常的變化,(特別偏愛飲用碳酸性飲料)。要觀察孩子是否存在嚴重失眠、人體消瘦、面色灰暗、打哈欠、流鼻涕、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恍惚等異常現象。

(1)平時在家中上網或打電話總是刻意的迴避家人;

(2)經常夜不歸宿,家人打電話詢問人在何處時,往往不接電話或者三言兩語敷衍了事,有的就直接關機。第二天回家後,就睡覺而且睡眠時間有的長達10小時以上。當家人問他和誰在一起做什麼時?病人往往拒絕回答。

(3)日常生活開支消費明顯增加,而且不願意與家人說出資金的用途。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染上毒癮時,孩子欠銀行的信用卡及親戚朋友借款已達數十萬元。

心理方面的變化:

主要表現在性格上的變化,原來很開朗外向的一個孩子,突然間變的沉默寡言內向封閉,不善於交流,情緒低落等。對社會和家庭里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對其他人感興趣的話題反應冷淡,漠不關心。當家屬從關心的角度詢問孩子是否結交不良朋友?是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是否有吸毒的人員接觸時,病人往往表現出異常激動,並予以堅決的否認。有的人他雖然承認偶然吸了,但自認為不會成癮,只是玩玩而已,家長也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

青少年吸毒後家屬不應該過分指責,對青少年患者能夠多多留意自己的孩子,多多的與他們溝通。儘早去戒毒醫院或者戒毒所接受治療。戒毒期間家屬應該多鼓勵還孩子,還有要孩子知道吸毒的危害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0822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