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年輕人情殺案頻生,看得讓人心驚膽顫,引起心理學家擔心,身邊若出現危險情人,要想辦法求救,家長更不能視而不見。
這幾年,越來越多兇殘的情殺案,犯案年齡也越來越低。在24/11/2015,又發生恐怖情人情殺案,令人心寒。
新加坡文禮通道第268B座組屋裡:
一對情侶從屋內吵到屋外,越吵越凶,俊俏的男子此刻臉容猙獰,憤怒的五官、情緒失控地拿著一把刀威脅女友;而女友則一臉慌張,以英語高呼「救救我」、「救救我」,一連兩次……
男子完全火遮眼,其母邊哭泣邊嘗試阻止兒子放下刀免鑄成大錯,「你為什麼要拿刀,殺人要償命,你知道嗎?她要走就讓她走!」,無奈男子很生氣,甚至還回一句:「我知道我會坐牢」,最終還是狠心地向曾經愛過的愛人下刀,朝女方頸項刺了一刀,女方失血過多最終回魂乏術。
一對原本擁有大好前途的年輕情侶,疑死者要分手引發爭端釀悲劇。
男嫌犯是26歲的梁純正(譯音)及24歲蘇媛琳(譯音),就這樣毀了一生,女的賠上性命,男的則賠上前途。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刻,不禁要問,問世間情為何物?叫人愛到深處反成仇。
下手前無徵兆
還記得在2012年,裕廊西65街第633座組屋14樓一個單位,一位大眼美女賴蓮慈被人以亂刀砍死,一雙大眼珠也被挖出丟下樓,此宗恐怖情殺案當時引起馬新兩國轟動。
讓人覺得詭異的是,當時這對情侶事發前並無任何徵兆,兩人還游雲頂預支蜜月、戴鑽戒示人,可怕的是男友被指殺人前還撥電提親,愛到濃時卻突然情海翻波,大眼美女兩天內從「準新娘」變刀下亡魂!
幾年前的某個凌晨時分,又一宗情殺案在新加坡宏茂橋3道第565座組屋發生,有一對男女倒臥在組屋樓下。
女死者臉部朝下,姿勢扭曲,鮮血直流,身體多處骨折,頸項部位的筋骨或已斷裂,死狀駭人。而小男友神志清醒,只是右手臂骨折,還一直叫路人救他命。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對姐弟戀人是來自大馬情侶,21歲的鐘嘉恩和19歲的陳德順,他倆雙雙墜樓的消息傳開後,眾人都以為是殉情案。
但案情和現場疑點重重,警方覺得可疑,抽絲剝蠶後,毅然揭發出這是一宗情殺案,由於姐弟戀生變,小男友處心積慮來一場假殉情、真謀殺,自導自演最終還是遭揭破。
7種危險情人不可選
這幾年,感情暴力悲劇越來越多,愛人為何變殺手?怎樣的一段感情生變會造成一方要幹掉另一方?
兩性專家特別提醒女方在開始一段感情之前,必須要帶眼識人,認清准男友的真面目。兼授招避開7大恐怖情人及分手該注意的事項,避免成為情殺案下的冤魂。
專家點醒,以下 7種危險情人萬萬不可選,一旦分手,出現暴力對待的機會特高。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1)追求時特彆強烈:為了追求你,狂風暴雨都擋不住,即使下著大雨也要在半夜捧著花等你,被愛沖昏頭的你可能會認為「你是他的全部」,但是,你應該更要反想,他怎麼這麼不愛惜身體呢?
2)占有欲很強:會想要控制對方的通訊錄、行程,且都要一一報告。
3)情緒轉變很快:個性像晴時多雲偶陣雨,原本是笑臉,下一秒翻臉不認人。
4)缺乏自省能力:平常大小事都怪別人,例如沒有升職,就說是別人嫉妒他;不想加班,就說「我是為了陪你」;當他翻臉時,有可能把錯都推在你身上。
5)言語暴力:例如,他想親熱,但你覺得太累想要改天時,他卻口出惡言,這時你必須口氣婉轉但要立場嚴肅的表達自己感受。
6)陌然冷感態度:會不斷放大自己的要求,缺乏同理心態。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7)過去和現在的暴行:如有養寵物,觀察是否有虐待情況,加上有無使用酒精或毒品,都可能因腦細胞起變化而發生暴力行為。
若交往期間自己感到不受尊重與自主,最好能觀察這對象是否具備這些特質。分手時期往往是暴力的高峰期,被分手的對象往往感到憤怒、沮喪,思考上也很負面,因此容易產生同歸於盡或致人於死的想法,倘若您與這樣的對象分手,特別要注意分手後的安全。
說分手要懂技巧
兩性專家說,分手也是一門藝術,也是情殺案發生的重要關鍵,分手時就應該理性的談,避免衝動,這樣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若你是主動提出分手的人,以下幾點要注意:一、說出要分手前,要先想清楚,真的決定要分手時,要果決的說出來,不能有猶豫的表情,不要畏畏縮縮,這樣會讓對方以為自己還有挽回的餘地,往後有一段時間內會纏著你不放,這段感情也就會不斷的糾纏。」
「二、分手時選擇的地點,也是要在人多的公共場所,不應該在太暗、太偏僻,人太少的地點,以避免分手談不攏時,發生意外,分手後,應該要好好的調適自己的心情,自己若是無法調適,可以找朋友、家人,或是轉移注意力,不要認為是自己提出分手,就有罪惡感。」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萬萬不可犯:不應該急著投入另一段感情,應該好好沉澱自己的心情。」
「至於,你是被動分手者的那位失意人,在聽到對方提出要分手時,一定要冷靜,避免做出脫軌,甚至是衝動傷人的舉動,等一切都談好,還是無法挽救時,就要放下這段感情,不要一直去回想。記得,感情不是一加一,雙方的感情付出是無法平等的。」
「第二點: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來調適自己的心情,切記,不要有自卑感,認為被情人甩了,是自己不夠好,而否定自己,會分手是雙方面的問題,不是被甩的人都是失敗的。」
家庭因素邊緣人多
近年的年輕人情殺案頻轉,看得讓人心驚膽顫,加上犯案年齡也越來越低,醫學界和心理學界非常憂心。咨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特別提醒說:「孩子的人格養成,多數受父母影響。」
她表示,若從小就予取予求,要什麼有什麼,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就會缺乏自省力及同理心,把錯都推到對方身上,這在「少子化」的現在愈來愈明顯,也導致行為反應就更激烈。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發現,現在邊緣性人格的孩子變多了,這與父母離異、隔代教養都有關,尤其很多孩子在學齡前給阿公阿嬤帶,到了小學時才回來父母家,或是假日才與父母團聚,這都會讓孩子有分離焦慮,若父母對孩子的情緒無法掌控,沒有協助適應,就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加上現代父母忙工作,從小就沒時間跟孩子溝通,孩子吵就塞個3C產品讓他玩,要什麼玩具就買給他,只要他不吵就好,這都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只是讓孩子失去學習溝通的機會,長大後,孩子失戀了,不是攻擊別人,就是自殺來解決問題。」
咨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由於現代父母忙工作,跟孩子少溝通,結果讓孩子失去學習溝通的機會,長大後,孩子失戀了,不是攻擊別人,就是自殺來解決問題。
林萃芬提醒父母,若發現孩子感情出問題,應該責無旁貸扛起責任,不是去責罵而是用同理、理解的方式去緩和他的情緒,尤其孩子若已發出求救訊息,更不能認為自己不是專家無法幫忙,而是要立刻帶著孩子找尋專家協助。
此外,林萃芬認同說現代人多多少少受到網路遊戲的影響,習慣用快速手法解決一切,但人際或感情的困境不是打殭屍遊戲,並非用「讓對方消失」的方式就能解決問題。
愛情固然甜美,但是當它不再熱烈時,是該讓它繼續,或者是該讓它畫下休止符,都要好好的決定,不要因為一場美麗的愛情,而引來一場醜陋的情殺,這樣是很不值得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