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撿大袋垃圾背下山‧登山「環保天使」爆紅

(雪蘭莪‧巴生10日訊)日前在臉書上一夕爆紅的登山環保「天使」劉釨頤表示,照顧環境,人人有責,她登山順手把山上垃圾撿起來帶走,其實也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已,並非想出鋒頭。

劉釨頤友人將她的照片分享到臉書「巴生人」,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這是劉釨頤在山上撿過最多垃圾的一次經驗,她也對有人把汽車引擎油桶丟在山上感到壓抑。(圖:星洲日報)

從劉釨頤背著的垃圾袋可見,被丟棄在士毛月原住民度假村山上的垃圾量驚人。(圖:星洲日報)

「不過,既然現在這麼多人讚賞我的做法,我也樂意藉機宣傳環保,教育下一代'護綠'。」

她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我只是小小人物而已,也不是什麼登山專家,是因為看不慣人家亂丟垃圾,所以才會將這些垃圾撿回來。」

劉釨頤(55歲,學生司機)在日前(8日)到士毛月原住民度假村登山時,因隨行的登山客將她把一大袋垃圾背下山的照片上載至臉書巴生人專頁時,獲得網民大大的讚賞。

無心插柳受寵若驚

有關貼子隨後也被網民狂分享,在短短几天內,有關貼子已經累計了近萬個贊,有網民甚至稱她為「天使」,希望其他登山客能向她學習。

「這其實是無心插柳的事情,原本我要朋友拍照,是要放上自己的部落格以宣導環保,可是友人卻把照片放上臉書,引起大家的關注。」

她說,友人把其照片和環保舉動放上臉書,使她「爆紅」,而且甚至有100多名年輕朋友欲加她好友,讓她受寵若驚。

劉釨頤也坦誠,對於網民給她灌上種種的綽號感到很不自在,因為她認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相信每位登山客都會希望自動自發,養成「垃圾不落地」的習慣。

贊安邦水晶山沒垃圾

已經有5名外孫的劉釨頤,已經有多年的登山經驗,挑戰國內無數的高山,就連我國的最高峰——神山也被她征服了。

她說,平時生活在城市裡,要有乾淨清新的空氣已不簡單,因此,不希望有人登山時把垃圾也丟在山上,久而久之破壞了環境,最後連清新的空氣也沒有了。

「登山者之所以喜歡登山,是他們愛山,看到山上骯髒會心痛,所以,我看到垃圾就會撿起來;可是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能做多少就多少,也借著小小力量帶動大家環保。」

她說,並非每座山都有垃圾,好比安邦附近的水晶山就沒有垃圾。

她指出,早前隨友人到林明山,雖然山上垃圾不多,可是,也想把那些僅有的垃圾給帶下山,只不過當時忘了帶垃圾袋,無法這麼做,心裡一直有遺憾。

應立法禁登山亂丟垃圾

劉釨頤表示,位於柔佛的金山,因為有人管理,所以登山客帶東西上山,都要做記錄,他們同時也要把同樣的東西給帶下山。

她說,國內並沒有多少座山有人管理,因此,希望有關當局能從這方面著手,立法限制登山客亂丟垃圾,或加重在山上亂丟垃圾的刑罰。

「登山客最基本的爬山守則就是不應該讓垃圾落地,若能做到不用法律來管制會更好,大家都自動自發。」

塑料水瓶保麗龍最多

劉釨頤說,山河是大自然遺產,是上天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和照顧它們,將來下一代才能繼續看到、接觸它們。

「山上最多的垃圾就是塑料水瓶和保麗龍,都是登山者帶上山用餐後遺留下來的,實在不應該。」

她認為,環保是習慣成自然,並非通過三言兩語的教育,就能把亂丟垃圾的惡習矯正過來,身體力行尤其重要。

「我們常抱怨,大雨後遇水災;但我們有否想過,阻塞在溝渠里的垃圾,又是誰的'傑作'?凡事不要埋怨環境,我們才是破壞它的'原凶',是人類害了地球生病的。」

她說,環保是自動自發的舉動,逼不得,最起碼,要從身邊的小細節做起,特別是愛攪車窗丟垃圾的人,得把惡習改正過來,父母更應給孩子做良好示範。

(星洲日報/報道:曾志頌、陳鼎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0700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