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的裁、撤的撤,納吉還說大馬幾乎是先進國!

裁的裁、撤的撤,納吉還說大馬幾乎是先進國!》

(吉隆坡29日訊)大馬已經通過了重要里程碑,現在正朝先進國邁進!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去年大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萬830美元(4萬7791令吉),首次超越全球平均的1萬804美元(4萬7676令吉)。

相對於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8752美元(3萬8621令吉),比全球平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513美元或4萬1979令吉)低8%。

根據《新海峽時報》報導,全球科學與創意諮詢委員會(GSIAC)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五屆年度會議上,公布上述成果。

由大馬成立的全球科學與創意諮詢委員會,主席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這個委員會聚集國內外可持續發展顧問,他們皆是經濟、商業、科學與科技界精英,主要協助我國於2020年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推高至1萬5000美元(6萬6192令吉)。

該委員會是由馬來西亞高科技局(MIGHT)及紐約科學院(NYAS)聯合運作。

大馬幾乎是先進國?大馬前景大好?幹嘛到處都裁員?

《大馬蜆殼證實裁1300人》

(吉隆坡29日訊)大馬蜆殼(Shell)表示,將會對旗下上游部門進行改革,為此會在未來兩年削減旗下共1300個職位。

大馬蜆殼是在今日發布文告披露了有關改革計劃,並表示會致力於改善公司的效率及消除作業上的複雜性,以保持公司的敏銳度及競爭性。

大馬蜆殼主席羅伊恩(Iain Lo)透過文告表示:「我們正在強化整個組織,所以會將重心著重在生產力及效率上,當然原則上依然會以安全及可靠為不可妥協的要素,通過這項改革進程,我們將更敏感、有彈性及在大馬油氣領域中成為具競爭優勢的業者。」

羅伊恩還表示,蜆殼對大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而該公司在大馬也是先鋒,在過去6年中每年都投入平均1億美元(約4.5億令吉)於油氣領域中。

他還指出,大馬蜆殼對未來的低油價環境已做好心理準備,並會保持公司的競爭優勢。

羅伊恩表示:「若想像以往般營運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們正面對困境,因此採取適當的行動是必須的。」

明年大馬蜆殼即將在大馬邁入第125年,在大馬擁有非常久遠歷史的大馬蜆殼大約擁有6500名員工。

羅伊恩表示,蜆殼有幸可以為大馬油氣領域作出貢獻,並展望未來可持續和國油公司保持長期及建立卓越成效的夥伴關係。

《料本周再有RM45億撤出大馬!》

(吉隆坡29日訊)外資本周或再從大馬債市撤資約10億美元(約45億令吉),恐將大馬外匯儲備進一步逼向危機,整個區域恐怕也會受到震盪。

據路透社報導,將有總值110億令吉(約25億美元)的大馬政府債券將於明日到期,屆時這些持有約45%政府債券的外國投資者,恐怕不會再投資大馬債券,並將這些錢撤走。

報導還指,無論國家銀行如何想盡辦法修補,但是不停擴張的政治醜聞及匯率暴跌,都持續破壞投資者對東南亞經濟的信心,也促使其他亞洲新興鄰國的神經為之緊繃。

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駐新加坡負責本幣債務的投資組合經理普拉薩向路透社指出:「如今投資大馬資產的風險回報是非常沒有吸引力。」

儘管如此,普拉薩表示:「大量撤資則不太可能,但這並不代表風險就不存在,因為當中仍有部分外資會選擇撤出,因此若有顯著份額的到期債券資金不會留戀或進行再投資,我們並不會感到特別奇怪。」

報導指出,自7月來,大馬市場就一路受到衝擊,身陷不停升級的政治風波,尤其是隸屬大馬政府的投資機構1MDB一直被指腐敗和管理不善。

有關醜聞加深了市場對大馬的擔憂,況且大馬被指是本區域最薄弱的一環,疲於應付各種難題,如原產品價格下滑、全球需求乏力、及受即將加息的美國困擾。

■潔蒂將退位掀恐慌

路透社報導指,今年來已可見外資零星撤出大馬債市,並在今年7月及8月時,成為凈賣家。

若果外資真的在明天撤資,這恐怕將進一步打擊大馬已非常脆弱的外匯儲備,我國外匯儲備自6月底開始,便一路往下跌,共滑落約102億美元(約456億令吉),至953億美元(約4264億令吉)。

報導指,除了政治隱憂,部分投資者也擔心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即將因任期屆滿而於2016年初引退,普拉薩指出:「國行是相當有信譽的中央銀行,但是目前憂慮並不在貨幣政策,而是當中存在許多其他有待決策的事情,無論是外圍或國內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0226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