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他那麼強!「侏羅紀世界」中最後出現的暴龍,在「侏羅紀公園」中就是大Boss!

kelvin| 2015-06-30| 檢舉

侏羅紀世界裡最後和帝王暴龍打架的是什麼龍?侏羅紀世界最後活的恐龍是暴龍嗎?下面小編為你揭秘。

侏羅紀世界最後活的恐龍是暴龍,最後出來吼的時候可以看到脖子上還有和帝王暴龍打過的傷痕,她就是侏羅紀公園裡面的主角,曾和配偶讓科學家的房車滾下懸崖,結尾霸氣秒殺迅勐龍大聲嘶吼的暴龍,在侏羅紀世界回歸時已經老了,不過依舊不減當年風采確立了自己的大boss地位!。帝王暴龍的爪子比較大,而最後出來那個爪子很小,就是侏羅紀公園的暴龍哥哥。

「侏羅紀世界」下一集劇情曝光!吳博士帶走的東西竟然會…!!

侏羅紀世界全球熱映中!全美首周票房突破五億美金大關!

勇奪影史最高票房紀錄!

成為今年繼玩命關頭7和復仇者聯盟2後第三部即將破十進美金票房的電影,

於是有很多影迷開始關心起續集的走向,

導演柯林崔維洛雖然不會再接拍下一集,

但他在「娛樂周報」的專訪中透露了續集的發展方向,

他認為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成功空間,

電影的最後吳博士帶了改造基因離開島上,

之後與國際基因公司的合作是續集的伏筆,

也就是說導演認為吳博士是之後的重要人物!

古生物專家:「侏羅紀世界」演的不是「恐龍」,只能算是「怪獸」!因為…

1/10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的電影《侏羅紀世界》里出現了一種令人害怕的新型轉基因恐龍——Indominus Rex(意為難以馴服的國王)。它造成了一系列混亂是完全可以預料的,在電影預告片里,影星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和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Bryce Dallas Howard)不得不收拾這轉基因生物造成的爛攤子。雖然這一情節讓電影在上映前就吸引了大部分觀眾的注意,但仍有一群人表示不屑一顧:古生物學家。

2/10他們表示這部電影重燃了對恐龍的興趣,但故事情節卻提供了侏羅紀時代動物是如何生存的一個怪異概念。其中最不精確的現象之一就是為什麼如果你靜止不動,霸王龍就無法看到你,此外還有迅勐龍可以開門的情節也是不科學的。

3/10在《侏羅紀世界》預告片里,一旦一隻恐龍被放出來了,其它都會相繼尾隨,給遊客造成了威脅。而這部電影背後的科學家傑克• 霍納(Jack Horner)辯論稱很多批評都是基於個人觀點,而非科學事實。「我並不同意(很多觀點),迅勐龍是可以開門的,它們肯定有手和胳膊。我們並不知道這些生物有多聰明,這些(批評)只是基於他們的個人觀念。此外,如果動物從未見過人類,那麼(大多數)動物將無法識別人類,更何況如果這個人保持靜止不動。」

4/10然而,參與發現20頭恐龍化石的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 )對電影里迅勐龍的情節尤其表示不滿。他認為《侏羅紀世界》將他發掘到的怪獸迅勐龍描繪為非常可愛的生物。「他們本可以把這些生物設定為比霸王龍還要大的攻擊性恐龍,它將會嚇壞大型動物,後者一般是它們的獵物。他們本可以讓這些生物看起來非常令人害怕,但電影里你看到的卻是非常溫和的生物。」

5/10讓古生物學家失望的不僅僅是迅勐龍,更主要的是電影將這些恐龍塑造成有羽毛的怪獸。恐龍的形象一直都是有著堅硬、有鱗皮膚的蜥蜴,包括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以及1997年和2007年的續集。然而,在現實里很多恐龍都有羽毛。近些年在北美、中國和德國發現的化石都證明了這一兇勐的生物事實上可能是毛茸茸的,甚至外觀色彩明亮。這部電影的導演科林•特萊沃若( Colin Trevorrow)承認這些科學領域的新發現,但他決定在電影里不融入這些元素。

6/10「這是一部電影,一部科幻電影,我常常嘲笑那些批評電影的科學家們。這真是好笑,當第一部《侏羅紀公園》上映時他們也是這個反應。」但其實電影並不是完全荒誕。例如相比其它電影里的恐龍,侏羅紀世界裡的這個轉基因的雜交恐龍「在科學上是完全可能的」。霍納表示相比提取恐龍的DNA,還是創造一個轉基因生物更為現實。「這其實比讓恐龍起死回生更可行。」

7/10然而,很多科學家們對這一電影的事實精確性並不表示贊同。相比之下,《侏羅紀世界》的前傳《侏羅紀公園》卻以獨特的方式推動了科學的發展。「電影《侏羅紀公園》所處時期是20世紀90年代,當時正是從最有標誌性的化石里尋找古代DNA的風潮興起之時。」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專攻科學技術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伊莉莎白•瓊斯(Elizabeth Jones)這樣說道。「科學家們將這個時期稱為狂野西部,或者侏羅紀公園時期。而正是這個時期侏羅紀公園所產生的影響力最為明顯。」

8/10「此外作為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1993年也標誌著整個世界古代DNA研究的轉折點。」一支科研小組人員從一塊黎巴嫩琥珀里的一個 1.25至1.3億年歷史的古代象鼻蟲里提取了DNA並對其進行測序。研究結果被發表在6月10日的期刊《自然》上,而前一天剛好是《侏羅紀公園》首映,而第二天這一電影就在美國各大影院上映。

9/10「此外作為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1993年也標誌著整個世界古代DNA研究的轉折點。」一支科研小組人員從一塊黎巴嫩琥珀里的一個 1.25至1.3億年歷史的古代象鼻蟲里提取了DNA並對其進行測序。研究結果被發表在6月10日的期刊《自然》上,而前一天剛好是《侏羅紀公園》首映,而第二天這一電影就在美國各大影院上映。 瓊斯表示,除了支配了公眾的時間和獲取了大量的資金,侏羅紀公園還創造了 「書呆子但富有魅力」的新一代科學家。其中一名科研人員表示:「古代DNA聽起來就非常酷」或者「聽起來它應該很酷」。「這一DNA的確追溯到侏羅紀公園時期。就是那個時候它走進了公眾意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6/node4238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