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一月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是新年的開端,很多人揮手告別過去一年,把自己調整成新氣象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就是中國人所謂的「新年新氣象」。新年娛樂圈也迎來新氣象,明星都用不同的方式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而新年第一天對於我們的大咖李嘉誠來說是特殊而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他過新年的方式和其他人不同。

新年伊始,從各方面來說都應該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家家戶戶團圓,以各種方式歡慶新年的第一天。而從古至今特質都是喜氣新的一天,大眾都是把它當做新年看待,準備著一切充實度過這一天,但是有時對於某些人也會顯得特殊,極其具有紀念意義。每年的首日對於李嘉誠來說,都是極其重要而特殊的日子,每年的開端第一天李嘉誠都要循例拜祭亡妻莊月明。

我們知道李嘉誠是香港風雲人物,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他是房地產領軍人物,名副其實的地產大王,迄今中外有名的華人企業家。受家庭的影響,李嘉誠初中時隨家人移名香港,從此定居在香港,起先在香港過著困難的生活,但是他並沒有氣餒放棄,破罐子破摔,而是迎難而上,克服一切艱難困苦。這段特殊的經歷磨練了他不服輸的精神,自強不息的他對於給別人打工卻不滿於現狀,不願長期寄人籬下,而選擇了創辦屬於自己的企業,面臨各種難關,他沒有被嚇到,在妻子莊月明的鼓勵之下度過了難關。經過多年的精心經營和發展,李嘉誠創辦的企業走上正軌,逐漸壯大走向輝煌,創辦的企業帶來的經營利潤高達千億港元。

對事業專注,有幹勁的他,不但事業取得功成名就,而且對感情婚姻也是極其的忠誠,即便事業有成,有名有利還有地位,對自己的妻子卻始終如一的忠誠。他的妻子出身富貴名門,而李嘉誠出身寒微,但是妻子從沒有嫌窮的思想,也算是李嘉誠的廣東話老師。兩位都是對愛情執著和真誠的人走在了一起,塑造了傳奇的才子佳人。遺憾的是這對恩愛夫妻陪伴的時間沒有達到最長,沒有互相陪伴對方到快走的那一刻,他的妻子轉月明也算早逝,陪伴了李嘉誠27年就過世,去世時才58歲。從此剩下李嘉誠一個人孤獨終老,妻子去世,李嘉誠沒有選擇再婚,始終單身,一生只愛一人,要對得起自己的亡妻,對事業專注的人都愛情也很執著、專一。

每年元旦李嘉誠都帶領一家大小到香港柴灣的佛教墳場祭祀自己的亡妻,每年第一天記者都能在香港柴灣的佛教墳場捕風捉影到李嘉誠的身影,他總是帶著一行保鏢和兩個兒子、一眾孫子孫女前往該地拜祭,風雨不改,陣勢浩大。

今年的元旦也不例外。記者都已經摸著李嘉誠的習慣,提早守在港柴灣的佛教墳場。去祭祀亡妻的時候見到早就守著的媒體記者,卻已經習以為常了。最為重要的是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也一同出行祭祀自己的母親,這是李氏家族今年祭祀的特例,除了父子三人以外,兒媳、孫子也前往該地祭祀自己的奶奶。李嘉誠為莊月明上香拜祭。剩下一行人也按輩分上前上香。

但在拜祭過程中,只見李澤鉅的妻子和孩子,卻全程未見李澤楷和梁洛施所生的三個兒子現身。於是記者好奇上前追問這個情況,李嘉誠閉口不答,敷衍的態度回答:「今天不講這些啦」。看來記者不能從李嘉誠口中得到什麼,也不能從李嘉誠身上探口風。隨後李嘉誠同行的人,一起上車離開。

一個人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都要忠誠。李嘉誠雖然事業大獲成功,但對婚姻卻很忠貞不渝,從沒背叛婚姻和愛情,這樣的男人不成功都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6/node20735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