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傷拳》出自金庸大師筆下,是崆峒派傳世絕世武功,後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
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謂"七傷",便是這七種傷害。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使用,對自己有極大傷害,傷人也傷己。內功達到很高深的境界,練了才會對身體有好處。

七傷拳總訣包括:「損心訣」、「傷肺訣」、「摧肝腸訣」、「藏 離訣」、「精失訣」、「意恍惚訣」、「七傷總訣」七股不同勁力此拳一拳之中共有,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了第一股勁,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勁力他又如何對付?七傷拳之名便由此來.
每人體內,均有陰陽二氣,人身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這七傷拳的拳功每深一層,自身內臟便多受一層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七傷拳並不是不能練,只是練七傷拳有一個先訣條件,那就是內功境界一定要非常高。

七傷拳,一練七者皆傷,其害處在於既傷人也傷己。七傷包括:「損心訣」,「傷肺訣」,「摧肝腸訣」,「藏離訣」,「精失訣」,「意恍惚訣」,「七傷總訣」。

七傷拳是很有意味的一種拳術,掌握了它的人可以同時發出或剛猛或陰柔的不同勁力,摧傷敵人臟腑,拳力複雜,吞吐閃爍,變幻萬端,威力驚人。但這神妙兇惡的武功,傷敵力強,傷己也重,似應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道理,每練一次,內臟便受一次損傷,"一練七傷","先傷己,後傷敵"。若內功不夠雄厚充沛,萬不可練,否則摧肝損肺,令人狂性大發,不可自製。有詩為證:"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

金毛獅王謝遜練的就是這個功夫。謝遜武功應屬一流,其人威武雄壯,心思敏捷,猶如戰神金剛。而性烈如火,偏執極端,無視凡庸。他是明教的代表人物,本師從混元霹靂手成昆。成昆愛戀師妹,卻為陽頂天強娶,心懷憤恨,加之權欲熾盛,便從高徒謝遜--一個愛激動、愛走極端的年輕人身上入手,先姦殺他的愛妻,再殺他全家,誘他復仇。謝遜果然入套,尋仇未果,便四處殺人,嫁禍於成昆,激他出面,卻不知落入成昆計中,明教事業固然廢棄,而濫殺無辜,為禍江湖,更損害明教聲譽,使明教成為天下公敵,人神共憤,天怒人怨,幫助成昆實現著罪惡目的。

謝遜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搶到《七傷拳譜》,開始修煉七傷拳的。
此外謝遜修練七傷拳的原因,它是成昆謝遜師徒所修煉的本門功夫混元功的天敵!
顧名思義,混元功是一種走陽剛路線的內家功,功力渾然一體,剛猛無鑄。成昆綽號「混元霹靂手」,霹靂手三字,就是這功夫剛猛的證明。

而七傷拳的要訣,是融合五行及陰陽二氣,剛柔並濟,陰陽結合,一拳擊出包含了多種不同的勁力,傷人肺腑於無形,走的是破功的路線。由此看來,七傷拳正是混元功的剋星。

當年謝遜被成昆滅門,以他當時在明教的地位,學習明教武功決不是難事,。崆峒五老在圍攻光明頂時期也不過爾爾,三十年前更是不值一提,為何謝遜要舍易求難,去崆峒派盜取並不著名的七傷拳經?合理的解釋就是,他知道七傷拳能克制他本門混元功。報仇心切的謝遜,急於尋求捷徑儘快解決成昆,所以才不惜一切一定要拿到手。
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內功沛然,兼之心地仁厚愛人,所以,七傷拳到了他手中,非但不會「一練七傷」,損傷臟腑心智,反而手到拈來,成了化解爭鬥、調和矛盾的手段。他讓同謝遜一樣激切的、修為不足而以七傷拳逞能的崆峒一派長老們心服口服,絕惡念,結善緣。張無忌不以七傷拳害人,用雄渾內力演示出來,既給各位長老以真理,更能慈悲為懷,比武是名,助他們療傷是實,誠心相待,從崆峒諸老身上拔除了七傷拳帶來的傷害和為人行事中的戾氣。

原文:謝遜撫著他的頭髮,說道:「我打過第五拳,空見大師便道:『謝居士,我沒料到七傷拳威力如此驚人,我不運功回震,那便抵擋不住。』我道:『你沒還手打我,已是深感盛情。』當下我拳出如風,第六、七、八、九四拳一口氣打出。那空見大師也真了得,這四拳打在他身上,他一一震回,剛柔分明,層次井然。」

通篇可以看出,七傷拳絕對是極其厲害的一套拳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