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有媒體證實香港傳奇商業大亨許世勳近日離世,享年97歲。很多人可能對許世勳不熟悉,但一提到他那「靚絕香江」的兒媳婦李嘉欣,大家一定不陌生。公開資料顯示,老爺子去世之後留下了高達420億元的遺產。奇怪的是,作為老爺子的在世獨子、李嘉欣的老公許晉亨並沒有資格繼承這筆遺產。老爺子不給兒子留遺產,竟然是為了讓兒子以後不至於「餓si」。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李嘉欣公公許世勳在逝世前早已立下遺囑,自己所擁有的420億遺產將不會分給自己的獨子一分。

不過,在財產分配上,為了保證兒子一家的日常消費,許世勳專門設立基金讓李嘉欣許晉亨夫婦每月可以固定領到200萬左右生活費。

新聞一出,不少網友直呼震驚,表示富豪家庭果然不一樣,200萬一月對他們來說僅僅只是「不被餓si」的程度。

但是,也有網友提出,200萬一個月對日常起居早已習慣奢侈的李嘉欣夫婦,也許真的不一定夠。

網友這樣的說法是有原因的,其實,李嘉欣就曾坦言對於他來說,物質對她而言很重要。
而在嫁進許家之前,李嘉欣戀愛經歷大都與富豪有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成為「股壇狙擊手」劉鑾雄女友事件。

這段感情也是李嘉欣蓋章承認過的,當時的劉鑾雄雖然已是有夫之婦,但是李嘉欣依然無所畏懼,還坦言劉鑾雄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兩人分手後,李嘉欣也曾傳與已婚企業家龐維仁關係匪淺,兩人還曾被拍到兩人雨夜中密會,對於這個緋聞,李嘉欣並沒有承認,表示兩人只是朋友關係。

李嘉欣最終還是嫁入豪門家族許家門下,不少人因此認為李嘉欣多年來所追求的就是嫁給富商,過上富足的生活。
如今許家掌門人逝世留下420億卻不留夫妻二人一分錢,取而代之的是200萬一月的生活費,對於李嘉欣來說也許算是不小的打擊。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李嘉欣嫁給許晉亨後樂於相夫教子,雖然無法繼承遺產,但是現在的生活已經足夠幸福。
富過百年的書香豪門
和香港其他地產起家的豪門不同,許氏家族總被冠以「書香門第」的名聲。在晚清時期,許氏家族就家世殷厚,後來輾轉至香港,家族也不墜榮光。到了許世勳父親許愛周這一輩,已經是香港「四大船王」之一。
作為香港船王許愛周的幼子,許世勳從小便吃穿不愁。不過與很多紈絝子弟不同,許世勳並沒有因「生在終點」而只顧貪圖享樂,反而勤奮、有擔當,一個人支撐起了龐大的家族業務。
許世勳除積極參與家族生意外,還曾任恒生銀行董事、《南華早報》主編、香港電燈公司及滙豐銀行董事,以及滙豐銀行董事局副主席。
目前,許世勳家族財富主要來自商廈和豪宅。他私人曾擁有富麗華大酒店232萬股、恒生銀行600萬股、海港企業69.6萬股;許氏家族還在港持有多項物業,價值逾420億元,光是位於中環那幢有「醫生大廈」之稱的中建大廈,估值就達132億元。除此之外,許世勳旗下還有一棟著名的房產——有「香港第一豪宅」之稱的大浪灣道10號大宅!
「香港第一豪宅」
許世勳在香港富豪界頗有厚望。和其他富豪不同,這位老人頗有古風。他只有一位結髮妻子,一生恩愛到老;他不愛奢侈品,喜歡逛平價商場,還和店家砍價。
不學無術的獨子+有野心的兒媳
許世勳在48歲的時候才有了兒子許晉亨,老來得子,當然相當的重視。許晉亨從小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了,還被送往國外深造。然而,這位富三代卻不學無術,不務正業,吃喝玩樂倒是樣樣精通,但是做生意則是完全不行。
許晉亨是有名的「多情公子」。回國後,他不時的和娛樂圈的裡女明星傳出緋聞:劉嘉玲甘為其當家庭主婦,與賭王之女何超瓊舉辦世紀婚禮,這場豪門聯姻最終走向破滅。然而,許公子情場依舊翻騰,不久之後將香港第一美女李嘉欣娶為家中嬌妻。
李嘉欣「靚絕香江」,年輕時身邊追求者無數,非富即貴。李嘉欣從不隱藏自己的「野心」:自己想要找的男人一定要事業成功。因此,從劉鑾雄到許晉亨,無怪乎大美人的男朋友都是富豪了。
年輕時候的李嘉欣
雖然如願以償,嫁進了豪門,不過李嘉欣卻沒有得到她想得到的財富。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因為她那聰明的公公,做了一件聰明的事情。
420億體量的家族信託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個風流紈絝的兒子,一個野心勃勃的兒媳,讓許老爺子擔心不已。這讓他不得不提前作出安排。
許世勳去世前已經把財產都分配好,他將420億遺產全部(也有說法是大部分遺產)變成家族信託基金。許家每個人每個月能領一筆生活費,其他的資金則有基金會打理,據悉現如今許晉亨和李嘉欣夫婦每個月可以領到200萬左右的生活費。
而李嘉欣和許晉亨所住的那棟7億的豪宅,許世勳也沒有分配給他們,這棟豪宅仍然由家族享有。
沒有分到錢,甚至連房子都不屬於自己——這意味著,李嘉欣費盡心思地嫁入豪門,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對於老爺子許世勳來說,房子的使用權,外加每月200萬生活費,足以保證獨子衣食無憂。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家族信託為什麼在香港那麼受歡迎?
香港遠遠不止許晉亨一個這樣的富三代,也不止一家富過百年的家族。他們財富傳承的奧秘就是在於他們家族的信託基金。以李嘉誠家族為代表的四大家族,都設立了家族信託。而邵逸夫、劉鑾雄等大佬,也無一不是用家族信託安排自己的身後財富。
李嘉誠家族信託基金控制著長和系22家上市公司,總價值超過600億美元。李嘉誠退休後,將這家族信託基金的受益權全部歸予長子李澤鉅,實現了家族企業的完美傳承。
在香港還有一個著名的家族信託基金:利希慎家族信託基金。利家可以在香港富過上百年,而且至今家族成員依然富可敵國,就是因為利希慎去世之後,他大夫人將家族財富建成了信託基金。
利希慎當年靠販賣煙土成為香港首富,積累的財富足以撼動整個香港澳門,利希慎在80年前買下了香港澳門的大量土地跟物業,比如說如今整個香港銅鑼灣幾乎就是利家的資產。
利家將這些資產全部打包,組成信託基金,多年來只租不售,信託基金不停成長。利家的後人光是分紅就已經吃不完了。
在香港,家族信託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在於:既能實現家族產業的傳承,又完美隔離開了「人」的風險。
子孫或許會平庸、婚姻或許會不幸,但是家族信託可以完美繞開這些不確定性激流險灘,到達一種確定性:財富一旦被放入家族信託這一保險箱內,可以完全按照設立人的想法來分配。縱使百年之後,依然能夠庇蔭家族眾人安穩度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6/node20343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