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存的所有歐洲王室中,英國王室算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也是存在感最強的王室了。

什麼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蘭丹麥只能只能靠結婚離婚過生日出新聞,大家看到新聞還得問一句「啥?丹麥還有皇室?」
這就跟問:「你竟然還活著?」一樣……
太傷人了。那邊人家英國皇室的第五順位繼承人娶了個演員老婆都能上頭條,威廉媳婦凱特穿什麼也能湊一篇新聞稿。我就問誰知道荷蘭現在座王位的是男是女麼?
尤其在嫁娶問題上,英國王室的各種花樣尤其多。「王子愛上灰姑娘」之類的都不夠看,迎娶離異失婚婦女放棄王位愛美人不愛江山才是標配。如果你覺得查爾斯王子先娶平民姑娘(求婚兩次)再放棄王位娶離異女友是狗血,就得看看英國皇室祖傳的花樣虐戀史。
英國在歐洲史上長期處於荒蠻之地,國王也多是性情中人。從亨利八世,血腥瑪麗,到童貞女王,溫莎公爵,到現在的英國女王一家子,一字排開各個都有故事講。
「殺妻狂魔」亨利八世(1491-1547)
最為著名的可能就是他的六次婚史了兩次殺妻了。

第一次結婚:雖然亨利八世所在時代已經處在文藝復興前夜,但皇室聯姻仍然是重要的政治外交手段。他老爹亨利七世給他大哥皇位繼承人亞瑟迎娶了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薩琳,期望以此與西班牙聯姻共同對抗法國。然而亞瑟命中無福,婚後四個月夭折。為了維持聯姻,亨利八世不得已與嫂子成婚。當年羅馬教廷並不允許離婚,是嫂子聲明與亞瑟並未圓房,再加上親家母西班牙王后的斡旋,最終把寡嫂嫁給了小叔子亨利八世。

阿拉貢的凱薩琳
之後亨利八世看上了一個侍女安妮,而且還搞大了肚子。安妮拒絕做情婦,而且私生子也無法繼承王位。
亨利八世便向教皇提出與結婚二十多年的結髮妻子凱薩琳離婚,理由和上次正好相反——因為娶了大哥的女人,而且聖經上有云:弟娶兄嫂者必斷其子嗣。婚後將近二十年時間,經歷多次流產夭折,皇后並未為國王生下一個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瑪麗,也就是後面著名的「血腥瑪麗」。
在那個年代,聽起來也算有道理,不過這相當於讓教會自己打自己臉了。況且皇后是西班牙公主,而西班牙當時如日中天,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兼任德意志皇帝,更要命的是教皇克雷芒因為聯合法國反對西班牙正好被軟禁中。
這是要了親命,教皇誰也不敢得罪,所以一直採用拖延戰術。結果幾年信件往來離婚官司拖延日久,亨利八世失去耐心,為了離婚乾了一件影響歷史的大事——英國教會脫離羅馬獨立,所有宗教權力歸於王權。然後讓自己任命的英國主教判自己離婚。與安妮結婚。隨後教皇兩次宣布開除亨利八世的教籍。
第二次結婚:可能是第一次婚姻就如此不同尋常,有了開頭,亨利八世如同開了卦,安妮也只給亨利生下一個女兒,後來成為「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三年後亨利把老婆安妮和小舅子送上了斷頭台,並宣布婚姻無效。

第三次結婚:殺了第二任妻子後,亨利娶了安妮的侍女西摩,一年後生下唯一的兒子愛德華,西摩則因為產褥熱去世。

第四次結婚:西摩之後是德意志一個小公國的安妮公主。據說亨利八世是看到了畫師的畫像一下子被迷住,結果見到真人才意識到當年的畫師也帶人工美顏功能,磨皮磨得臉上的瘡都不見了,大失所望。另外還有安妮公主娘家與羅馬教皇之間的糾葛,使他對這門婚事愈發不滿。隨後不久這位安妮公主就知趣地提出之前與一位貴族另有婚約,所以和國王的婚姻無效。離婚後賜予了安妮公主居住的城堡和大量財富,使得她在英國得以善終。

第五次結婚:亨利八世之後娶了第二任老婆侍女安妮的表妹,結果年紀太小不知輕重,因為行為不檢點被送上了斷頭台,死的時候只有18歲。殺了前妻又娶了人家的侍女,中間隔了一個又娶了前妻十幾歲的表妹——這都哪跟哪,不出事算怪了。

第六次結婚:亨利八世最後一任妻子是宮廷侍官凱薩琳。凱薩琳是一位有過兩次婚史的寡婦,同時也是一位學者和新教徒。她幫助亨利八世緩和了與前妻兩個女兒的關係,並讓她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雖然這位學者王后有時因為和國王爭論宗教問題幾次差點掉腦袋,但是都因為能及時服軟保住了命,最終活過了老亨利。

亨利八世的婚史當中摻雜了很多政治因素,髒唐臭漢,國外的宮廷也都有點亂。不過事情有很多解決辦法,換作他人,恐怕都不會有這位國王這麼真性情。本來想離婚娶個侍女,最後直接把國教改了,也是沒誰了。
痴情誤國的「血腥瑪麗」——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是「殺妻狂魔」亨利八世的大女兒,亨利死後唯一的兒子短命,後續的繼任者,也是瑪麗的外甥女,登基僅九天就被瑪麗囚禁並秘密處死。瑪麗一世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可能是早年和凱薩琳一起被打入冷宮的記憶,或者是因為長期不被父親承認,也可能是宗教原因,瑪麗一世為人極端。

替換高清大圖
她熬到父親去世,37歲登基,之前一直和母親一起被幽禁,沒有戀愛更沒有結婚。母親是西班牙公主,而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堅定支持者。西班牙王室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可以想像長期的獨居生活中宗教是她重要的精神支柱。而她老爹的宗教改革就是革的天主教的在英國的命。
瑪麗一世時期殘忍迫害新教徒,幾千名新教教士被驅逐,上百人被弔死或者燒死在火刑柱上——雖然這數目比起中國歷史來不夠看,不過鑒於當時英國的人口,這已經是全國四分之一的教士數目了。被燒死的包括宣布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而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
不知聽到這樣的故事各位手裡的雞尾酒還能不能喝下去了。

替換高清大圖

替換高清大圖
就是這樣一個殘暴的女王,人生最大的敗筆卻是載在了一個小白臉手上。
出於政治和個人幸福的雙重考慮,瑪麗一世登基後就著手安排自己的婚事。最後選定的是小自己十幾歲的西班牙王儲菲力普。菲力普是瑪麗表哥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兒子。
更要命的是,當時的歐洲通過聯姻不僅可以結盟,經常還伴隨吞併。一旦菲力普即位,兩位國王成了一家子,英國很可能成為西班牙的行省。在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聲中,瑪麗一世還是堅持嫁給了自己的外甥。菲力普顯然對這位其貌不揚脾氣又不好的姑媽並無甚好感,婚後不久就找藉口回國了。
丈夫走後瑪麗女王發現自己停經並且有晨吐,滿心有喜, 全國上下也一片歡欣。因為如果有了繼承人,英國更有可能保持獨立。甚至給各個國家的喜帖都印好就等發出。結果是一場空歡喜。
其實從西班牙的角度考慮,也並不希望瑪麗女王懷孕生子。如果說瑪麗一世對於婚姻還有一些少女般的衝動和憧憬,西班牙人則更多時赤裸裸的政治考慮。菲力普知道懷孕的消息後在預產期臨近的時候回到英國,發現並無動靜旋即離開。他最後一次來到英國是第二年,目的主要是要求瑪麗一世幫助西班牙與法國作戰。女王毫不猶豫答應下來。結果英國戰敗,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塊領地加萊。
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瑪麗女王出人意料地再次宣布自己懷孕,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沒人附和了,大家已經開始轉而關注她的妹妹伊莉莎白。
瑪麗當年(1558年)11月病死。臨終前囑咐妹妹伊莉莎白不要恢復宗教改革。直道女王臨死她的夫君再也沒能來看她一眼。
17歲的年華被幽禁,20年困苦孤獨,在位5年,結了個婚,「懷孕」兩次,為只見過三次面的丈夫發動戰爭一次。看起來當女王好處更多是需要為她解決個人感情問題而不是其它。珍愛王位,遠離小白臉。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殺妻狂魔」亨利八世的二女兒,創造了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凱特布蘭切特扮演的伊莉莎白
或許是吸取了姐姐的教訓,她一生未嫁,她自己說:如果選擇了外國王子,他會讓英國無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如姐姐瑪麗一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婚姻);嫁給一個英國人會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
但是對於來自歐洲各國的追求者從不明確拒絕,虛與委蛇,利用自己未婚的身份作為籌碼在各個國家之間搞政治平衡,為英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又是嫂子和小叔子——喬治五世
又是一個嫂子和小叔子的故事。不過結果更正能量一點。

瑪麗王后和喬治五世
喬治五世是愛德華七世的兒子,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從小的紈絝子弟,上學從來不行。兄弟倆相差僅17個月,青年時代在一起長大,之後兄長進入劍橋三一學院學習為繼承王位做準備。他則從來沒喜歡過讀書,一直在海軍服務。兩兄弟分開後同時愛上了愛丁堡公爵的瑪麗郡主,甚至影響到了兄弟倆的關係。
之後瑪麗郡主和哥哥維克托訂婚了。喬治似乎對此傷心了一段時間,但也接受了現實。在給祖母維多利亞的信中表示:「沒有任何兩個人能超越我們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
造化弄人,大哥維克托訂婚後一個半月就死於肺炎!

替換高清大圖
經過了一番踟躕和相互了解,在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首肯下,一年後喬治和自己未過門的嫂子訂婚了。喬治也陰差陽錯接了老國王愛德華的班。

後來的喬治五世雖然年輕看似玩世不恭,不過在任上算是盡職盡責,克盡職守。帶領英國在一戰中戰勝了自己的表兄弟德皇威廉一世。瑪麗王后雖然在英國皇室名聲不及維多利亞女王和伊莉莎白二世,但對喬治五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也是迄今為止除了現任女皇命最長的英國皇室成員。就是在瑪麗王后的推動下喬治五世在一戰中將自己的德國姓氏改為英國姓氏溫莎,以獲得人民的支持。

一戰中的喬治五世,後面是喬治六世
愛江山不愛美人——溫莎公爵
英王喬治五世雖然自己早年不愛學習,不過是出名的對孩子嚴厲。兩個兒子一個愛德華八世,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溫莎公爵。另外一個是以講話結巴出名的喬治六世,奧斯卡獲獎電影《國王的演講》的原型。
溫莎公爵的故事被各路小報電影和小說拍爛寫熟了。為了迎娶沃利斯女士——當時還是辛普森夫人,放棄了王位。與離婚人士結婚違反了英國的王位繼承法和英國國教,而且全國上下一邊倒反對。英國人無法接受一個無出身結過兩次婚而且對除了國王之外的其他人毫無吸引力的女性做王后。
在大多數文藝作品中,溫莎之戀都作為壯美的愛情故事來描繪。不過看過真人照片了解一點當時背景就感覺其實似乎沒那麼簡單。現在大家仍然搞不懂的就是其貌不揚也並不年輕的辛普森夫人是如何迷住風流倜儻的愛德華八世的。


替換高清大圖

原來躲在後面臉小這招專業攝影師也會用
而且貌似是愛德華八世主動追求的當時仍未離婚的辛普森夫人。1931年辛普森夫人在愛德華當時情婦特爾瑪介紹下成為國王的座上賓,兩口子本來只想通過和英國皇室套套近乎撈點好處。照辛普森夫人自己的話說:「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我的想像。」
辛普森為了離婚也是大費周折。當年離婚不像現在這麼簡單,首先需要法院開具離婚暫許,然後再根據調查情況決定是否許可女方再婚。如果調查顯示女方有不軌行為,則無法通過第二步。這樣辛普森夫人明顯就會落個雞飛蛋打的結果。
辛普森本人,也就是辛普森夫人的正牌丈夫也真是配合。兩人商議好之後找了一位蜜友上演了一出丈夫被捉姦在床的戲碼,這樣一來過錯方就不在辛普森夫人一方,她也就可以順利離婚再婚了。辛普森本人倒是把這事情看透了:「考慮到涉及到英國皇室,這點委屈真算不上什麼。下次選老婆得小心點,不能找這種把皇室攪合得雞飛狗跳的女性。」

1936年12月11日愛德華宣讀遜位聲明,左下角是他1940年的簽名
有人說愛德華有受虐傾向,有人說辛普森其實是男兒身,還有誇張的說辛普森是納粹間諜而溫莎公爵本人也有同情納粹的傾向。不過這些都沒有什麼實錘,畢竟看不慣這兩口子的英國人太多,閒話也多不足為奇。
溫莎夫婦終身未生育,溫莎公爵的後半生就在悠遊世界,參加各種舞會派對中度過,順便照顧老婆和狗。或許只有愛情能說得通了,畢竟愛情這東西千變萬化,不止一種模樣,有時候來了你或許都不認得也未可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