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發生了這樣兩起名人「隱離婚」事件: 先是大家還在被 白百何跟陳羽凡甜蜜的愛情和婚姻吸引,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下一秒卻被爆出二人早 於2015年協議離。
what?不要懷疑,大眾顯然被愚弄了。
大致內容是:
大家好,我是陳羽凡。
首先在這裡,對佔用那麼多公共媒體資源表示道歉,感謝所有關注和關心我們的朋友。
我和白百何已經於2015年協議離婚,為了共同撫養和保護孩子長大成人,直到事件發生之後對家庭,家人,和孩子造成了很大傷害,同時也對白百何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故此聲明,告知事情。 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更多的空間,理解和包容。 ……
離婚了還公然秀恩愛?
活久見!
另一件讓人們震驚的事還有, 前駐華大使駱家輝近期被披露,駐華期間早已出軌,卻仍在大眾面前秀恩愛。
直到婚外情曝光後這才被迫辭職,於 2014年卸任駐華大使,然後於 2015年申請離婚 。時間是不是非常巧合?
一邊在眾情人間游離,一邊秀恩愛,觀眾只能「呵呵」:貴圈好亂!
甚至在2015年4月15日兩人婚姻之後, 仍不時相伴出席活動,不少公開報導也稱兩人為夫妻。 在西雅圖中心太平洋科技館剛剛開幕的兵馬俑展覽,駱家輝和李曚是共同主席。
有人說,雖然是公眾人物,但婚姻是私密的事,不應該拿到臺上來說。
正如李蒙曾說:「身為曾經的記者、前華州第一夫人、美國商務部部長後成為駐華大使(駱家輝)的前妻,我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是一個公眾人物。」
何為公眾人物?
明星或名人因為工作需求,他們一出場就自帶光環效應的,一言一行都會被聚關燈照見,被鏡頭無限放大,也因此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社會和大眾造成極大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H. Kelly)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或名人效應,它是指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有一句話說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自家的孩子是香餑餑」,很顯然,這帶著一種缺乏理性的盲目。
也因此,這也對名人本身提出了高要求——慎言慎行,最起碼要言行一致;要多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東西,而不是錯誤或不好的影響。
因為這很容易導致那些對名人或明星一味崇拜的青少年或個體盲目認同名人的這種錯誤做法,並認為是正確的、恰當的甚至是理所應當的。
這樣的結果是很危險和可怕的,結果會是什麼?認同「小三上位」、「不勞而獲」、導致「功利主義」「誠信缺失」……
在此也呼籲大眾認識到光環效應的負面影響,要看到名人也是普通人,不是完人,更不是偉人。
當然對於名人,更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如果要維護你的婚姻,請始終讓你的婚姻保持神秘和隱私,而不是在需要時大秀恩愛、消費愚弄大眾,在被曝光或無處遁形時聲明「迫不得已」或「不應該」,因為造成的影響不是幾個人或幾十個人,而是所有的粉絲或廣大的群眾。
最基本的 ,做人請不要太說一套做一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6/node149706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