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讀唐朝的歷史越汗然,作為華夏最鼎盛的一個王朝,它的軍事是最強大的、它的經濟是最發達的、它的科技也是最先進的,當然這個不是古今對比,而是看與世界它國的差距來對比的,當時的唐朝,絕對是傲視全球的。
是什麼造就了它的繁榮和強大呢?是開放和包容,這種骨子裡的開放和包容,也影響了當時的人們的日常,就比如唐太宗最喜愛的一個女兒——高陽公主,高陽公主本來是被嫁給了房玄齡的次子,相當於聯姻了,當時房家是相當有勢力的一個大家族。
但是高陽公主呢,是一個不安分的主,不太喜歡武將房遺愛;後來和玄奘法師(也就是唐三藏——唐僧)的弟子辯機和尚有了往來,後來被唐太宗知道後,頗為惱怒;如果房遺愛只是普通人唐太宗還沒什麼,但是房玄齡是跟著唐太宗打天下的開國老功臣,房玄齡重要性就不多說了;房家背後也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勢力,為了平息這段醜聞,於是唐太宗將辯機和尚腰斬了(最殘忍的極刑之一)。
戀愛中的女人是盲目的,也是極為恐怖的,高陽公主可不管她爹曾經多麼疼愛她,她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她恨唐太宗殺了她最愛的人,而且這顆種子不斷的生根發芽,但是她知道她無力反抗,唐太宗太強大了。
甚至在唐太宗死的時候,高陽公主都無一絲哀容,史書上是說「哭而不哀」,可能內心還在竊喜吧。
在李治剛登基的時候,史書中特別提及:高宗即位後,曾專程親自拜訪過高陽公主的府邸,意在懷柔。
高陽公主見李治比較軟弱,於是和房遺愛商議,一旦天下有變,就起兵造反,擁立荊王李元景為皇帝(房遺愛之弟房遺則娶了李元景的女兒)。但是很快消息就泄露了,被長孫無忌得知。長孫無忌於是讓房遺愛和高陽公主下獄並判處死刑。
參與他們計劃的人,包括荊王李元景(唐太宗的六弟),駙馬都尉柴令武(唐太宗的外甥、霍國公柴紹的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萬徹(右武衛將軍、駙馬都尉)等人,皆被處死。
長孫無忌趁機清除政敵。由於房玄齡在世時是長孫無忌的競爭對手,長孫無忌趁機清算了他的後人。房遺愛被處死後,其兄梁國公汴州刺史房遺直、三弟朝散大夫房遺則、四弟谷州刺史房遺義都被流放。被唐太宗譽為「英果類我」的吳王李恪也被冤殺,李恪臨死前大罵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和李恪同父母的唐太宗六子蜀王李愔被流放到巴州,貶為庶人。唐高祖李淵的侄子,戰功卓著的江夏郡王李道宗也被流放到象州,並在途中病死。
後世史學家多認為,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嫉賢妒能,「銜不協之素,致千載之冤」。和房遺愛交往比較多的宰相宇文節、安國公執失思力、譙國公柴哲威、尚書奉御薛萬備等全部被流放。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清除政敵的舉動對唐朝高層產生了重大影響,牽連了太多的宗室成員。皇親國戚里堪用的人才如李恪、李道宗、薛萬徹、執失思力等人皆沒逃脫牽連,以至於後來武則天上台開始殘害李唐宗室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阻止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自己也最終被武則天清洗。
因為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大清洗,導致群臣力量消減一半,皇權加重;皇權與相權的力量開始出現了偏差,這樣的結果就是,李治借立武則天為後的機會,將長孫無忌、褚遂良又先後被貶官。後來褚遂良不知因何而死;反正長孫無忌是被逼自殺身亡。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隴集團許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連。從此以後,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約,一切都自作主張。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和尚的被殺,而導致的歷史的轉向,如果辯機和尚西天有知的話,不知道會不會瞠目結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