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道教諸神中最接地氣的神明

小凱| 2016-04-01| 檢舉

鍾馗是中華大地上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神仙,他是一個能夠驅鬼抓鬼的神明,在中國的神明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傳說他是初唐時候的鐘南人,因為相貌醜陋,但是卻是一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人,並且鍾馗個性非常的堅強,關於他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並且在民間有很多關於鍾馗的傳說,比如鍾馗嫁妹、鍾馗驅魔等故事傳說,下面將為大家介紹鍾馗的故事。

鍾馗來歷的各種說法

說法一:鍾馗蒙受的冤屈感動了神界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本來鍾馗死後也和所有人一樣,要去陰曹地府經受煎熬,被閻王爺管轄。但玉皇大帝聽說了鍾馗的冤情非常同情,於是大發慈悲。速派使者通報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難。玉帝似乎對鍾馗剛烈不屈的性格非常讚賞,還有意委以重任。在黃泉路上,鍾馗接到一紙聘書,被玉帝任命為陰陽兩界的判官。

北宋以來,民間故事成功的賦予鍾馗貧苦讀書人身份,以其現實意義而得到民眾認同。他剛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為鐵面無私的判官,而與人間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終使他成為最值得信賴的捉鬼神明。

說法二:相傳,中國的唐朝時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遊後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許多辦法都沒治好,皇帝非常著急。一天夜裡他夢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寶,皇帝憤怒地斥責小鬼。這時突然出現一個戴著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並吃到肚子裡。皇帝問他是誰,大鬼回答說:臣本是終南山進士,名叫鍾馗,由於皇帝嫌棄我的長相醜陋,決定不錄取我,一氣之下我就在宮殿的台階上撞死了,死後我就從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從夢中醒來後病就好了。於是他命令當時最有名的畫家吳道子把夢中鍾馗的形像畫下來。由於這位皇帝本身就是一位狂熱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此後,鍾馗作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漸確立。

說法三:在清代小說《斬鬼傳》和《平鬼傳》裡,鍾馗的來歷更加曲折,夫鍾馗者,姓鐘名馗,古有扈氏國(今陝西西安戶縣石井鎮阿姑泉鍾馗故里歡樂谷)終南山阿姑泉人也,生於甘而居於泉,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不懼邪祟,待人正直、肝膽相照、獲貢士首狀元不及,抗辯無果,報國無門,捨生取義,怒撞殿柱亡,皇以狀元職葬之,託夢驅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賜福鎮宅聖君」,詔告天下,遍懸《鍾馗賜福鎮宅圖》護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

無論關於鍾馗的來歷到底是如何的,但是關於鍾馗的故事大家都會放在心裡,或許鍾馗在歷史上只是一個古來的美好傳說,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很多的神明都是普通的人死後,然後善良的老百姓就將其神化了,或許鍾馗確有其人,其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種,但是不管是何種版本,鍾馗的形像已經深入人心,因此也不會有人關心鍾馗故事是怎麼來的了。

鍾馗嫁妹

鍾馗嫁妹是我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故事,講的是鍾馗有個同鄉好友杜平,為人樂善好施,饋贈銀兩助鍾馗赴試。鍾馗因面貌醜陋而被皇帝免去狀元,一怒之下,撞階而死。跟他一同應試的杜平便將其隆重安葬。鍾馗做鬼王以後,為報答杜平生前的恩義,遂親率鬼卒於除夕時返家,將妹妹嫁給了杜平。這就是著名的「鍾馗嫁妹」。「鍾馗嫁妹」成為繪畫、戲劇、電影等的一個重要題材,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鍾馗嫁妹這個故事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出名的故事傳說,並且在當今的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加入了這個故事,並且做了很多精美的演藝,在詼諧幽默的同時還能讓我們了解中華文明的精髓,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是這樣描述的,鍾馗在被封為神仙之後,而他留在人間的妹妹就是他最擔心牽掛的人,因為鍾馗不僅自己長的非常醜陋,而且他的妹妹也長的醜,而且脾氣非常的暴躁,所以鍾馗非常擔心他的妹妹嫁不出去,於是鍾馗就回到人間,幫助他妹妹出嫁,並且在這中間發生了很多奇異的故事,尤其是在那些經典的影視作品演藝之後,加入了更加詼諧幽默的元素,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故事,也是所有的神明中最接地氣的神仙。

鍾馗伏魔

鍾馗是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神話人物,相傳他專門抓鬼,能夠消滅任何的鬼魂,尤其是那些惡鬼,因此在中國的端午以及春節中,很多地方都會出現鍾馗的形象,用來驅邪,但是人類卻根據自己的想像,衍生出了鍾馗伏魔的故事,並且目前已經有了影視作品的出現。

扈都,盛世唐朝西部的邊境之城。為保護百姓不受妖魔的侵害,鍾馗在張道仙的指引下成為斬妖士,深入魔界盜取集合妖魔能量的寶盒,以期利用千年不遇的機會,徹底掃蕩魔界,給人間帶來永久和平。

魔王則派各路妖怪前來想奪回寶盒,維護魔界的的勢力。一身正氣的鍾馗在御敵過程中卻發現原以為界限分明的人魔兩界,遠比想像的要復雜。而偶遇昔日戀人雪妖,誤入這段註定不該發生的戀情,使得鍾馗開始懷疑存在的目的。在與魔界一次次的衝突後,鍾馗慢慢察覺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

在這個故事中,不僅刻畫了鍾馗的形象,還把鍾馗的妹妹,把鍾馗嫁妹的故事也進行了演繹,將終歸的能力觸及到了神界、魔界,可以說是對鍾馗形象的一次昇華描述。

認識中國四大判官

判官是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的陰間官名,取材於漢族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長的凶神惡煞、陰險狡詐,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輩。職責是判處人的輪迴生死,對壞人進行懲罰,對好人進行獎勵。

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

相傳玉帝將鍾馗封為了判官,但是卻不是中國四大判官中的一個,鍾馗是一個在民間的判官,但是在中國的很多寺廟中,就有鍾馗的形象雕刻石像,但是和四大判官有明顯的區別,先來認識一下這四個判官。

賞善司:執掌善薄,身著綠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據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獎賞。在六道輪迴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須在孟婆處喝一碗迷魂茶,忘卻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間煙火。

罰惡司:身著紫袍,怒目圓睜。雙唇緊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凡來報到的鬼魂,先經孽鏡台前映照,顯明善惡、區分好壞。生前作惡的壞鬼全部由他處置,他根據閻羅王的「四不四無」原則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無——無禮、無義、無廉、無恥,輕罪輕罰,重罪重罰,再交陰差送到罰惡刑台上,送往十八層地獄,直到刑滿,再交輪迴殿,拉去變牛變馬,變蟲變狗等等,重返陽世。

查察司:雙目如電,剛直不阿,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其職責是讓善者得到善報,好事得到弘揚,使惡者受到應得的懲處,並為冤者平反昭雪。

崔判官:是馳名陰曹地府的頭號人物,身著紅袍,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專門執行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的任務。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鍾馗也是屬於判官的行列,並且歸屬地府的管理,因此在當今的一些影視作品中,會將鍾馗和其他的判官進行相提並論,並且鍾馗的形像也和判官的形像比較接近,但是鍾馗和其他的判官不同,人們對鍾馗的了解比對其他任何的判官都了解的多,因為鍾馗的形像已經深入人心,並且鍾馗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類,其傳奇的故事更加的奠定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在當今的電影鍾馗嫁妹中,就將判官和鍾馗進行了共同的刻畫,其中主要表現的十九陸判的形象,在電影中,他們將陸判和鍾馗進行了深度的刻畫,並且把他們之間的關係刻畫的非常親密,在他們之間,沒有等級的關係,只有朋友之間的有益,他們把人類作為評判判官職責的基準,並且在作為判官職位的同時,還很好的提現了人間真情所在,無論鍾馗這個形像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但是鍾馗作為一個最接地氣的道家神仙,不得不說的是,鍾馗將會永遠的存在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心目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9967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