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懷了四胞胎就已經負擔很大了,沒想到四個孩子居然都是腦性麻痹,於是媽媽決定...

Alice| 2016-12-26| 檢舉

在這間病房裡面姝雅、梓琪、士煜、士琛,四個孩子裡面有兩個在哭,兩個抱在奶奶懷中。媽媽朱成珍不想去抱他們,怕這樣下去,最後把孩子寵壞了,累的是自己和婆婆。

從今年三月開始,她的四個孩子來到醫院之後,就沒有再離開過了,如果不是醫院提供給這四個孩子免費的治療、復健,整個家早就撐不住了......

知道懷的四胞胎時,自己嚇哭了

病房裡,兩張病床被朱成珍合併成一張大床,四周散落著一些衣服、鞋子和少量的玩具,病房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的家。病床上,除了老四喜歡包著自己的床單,獨自一個人玩耍以外,其他三個孩子都喜歡纏著奶奶。

朱成珍說:「知道自己懷了四胞胎,嚇哭了。」,一開始只覺得自己的肚子比一般的懷孕女性大很多,直到懷孕四個多月,到醫院才檢查時才知道自己肚子裡有四胞胎。從那以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大家都說多子多福氣,但在朱成珍看來,她怕自己連生產四胞胎的這一關都過不去。

儘管朱成珍全家都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但意外還是發生了,在朱成珍懷孕到 6 個半月的時候,孩子出現了早產徵兆,她被立刻送到醫院,很快四個孩子生了下來,兩男兩女,兩個女孩是姐姐,兩個男孩是弟弟。

四個孩子雖然是四胞胎,但彼此長得並不像。

喝奶的時候要同時喝,不然孩子們會哭鬧。

趁孩子們午睡,朱成珍也到床上準備休息一下,。

因為早產的關係,四個孩子的體重很輕,分別是 980克、1050克、1000克和 850克,最大的大女兒只有 35公分。姐弟四人一離開媽媽的肚子,就被送進了新生兒加護中心的保溫箱。四個孩子誕生,全家當然很高興,然而這種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

當好不容易等到四個孩子陸續從保溫箱裡面出來,兩個星期後其中兩個孩子開始咳嗽。在阜陽當地醫院,兩個孩子先是被檢查出支氣管炎,後來又慢慢演變成肺炎。更要命的是,伴隨著持續的治療,所有的積蓄都用光了......直到這一刻,他們才感受到四個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壓力。

孩子們準備上樓做復健,爺爺短暫的到來減輕了奶奶和媽媽的負擔。

老三因為狀況較多,所以在四個孩子中顯得特別脆弱,動不動就哭。

診斷,全部是腦性麻痹

就在朱成珍全家都期待著孩子們能早點康復出院回家時,又一個壞消息傳來。四個孩子因為早產,不同程度得到腦性麻痹。「聽到這個消息,我和丈夫一下子就傻了。」朱成珍說,「一開始我們還不相信,後來醫院幫孩子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四個孩子都是不同程度的腦性麻痹......」

「抓緊時間治療吧,最好的結果是其中兩個孩子能夠生活自理。這還是說兩個情況好一點的孩子。另外兩個孩子怎麼樣還很難說。」聽到醫生這麼安慰他們,朱成珍和丈夫當時就傻了,他們曾經看過腦性麻痹的孩子康復以及生活狀況的新聞,但要知道人家是只有一個孩子,自己則是四個啊!而唯一的好消息則是,孩子剛剛出生不久就被及時診斷出腦性麻痹,兒 0 到 3 歲是腦性麻痹孩子康復的黃金時間,這也成了朱成珍全家唯一的希望。

治療,一定要治療,越早越有希望,這是醫生給四個孩子的建議。而對一個來自於阜陽農村,僅靠幾畝田地為生的家庭來說,該怎麼堅持下去呢?何況,因為早產要給四個孩子看醫生,已經花光家中的積蓄,甚至還在外面借很多錢。

看著孫子們,爺爺奶奶雖然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們,但壓力還是很大。

媽媽和孩子們難得在一起開心的笑著,儘管壓力很大,但朱成珍對孩子們卻充滿著希望,看著孩子們好轉,自然也會很開心。

老三的肺部不好,每天需要進行霧化治療,為了省錢,朱成珍自己學會了配藥,然後幫孩子治療。

老三生病住院,急需要錢,加上沒有人手照顧,所以爸爸不得不從杭州趕回來。

爸爸回來,孩子們都到爸爸身邊要他抱。

老四洗完澡在穿衣服的時候,老二過來「偷襲」。

他們已經站起來

在社會大眾的關注下,2014 年 5 月,朱成珍和丈夫帶著四胞胎到上海進行診治和復健訓練。「第一個月都是幫孩子治療,老三士煜身體狀況最差,他從出生到現在花費的錢比老大老二和老四三個孩子的總和還要多。」朱成珍說,「在上海復健治療的費用,一個星期一萬多 (約新台幣五萬多元),如果不是醫院幫忙減免了很多,還有社會大眾的捐贈、協助,我們可能早就垮了。」

不過,復健治療還是給朱成珍帶來很多驚喜,在上海幾個月的時間,四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好轉。今年 3月,朱成珍帶著孩子來到合肥時代康復醫院,目前已經經過四個多月復健訓練,孩子的症狀也在持續好轉,這讓朱成珍非常開心。「如果沒有這些訓練,孩子們將有可能因腦性麻痹成為有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的殘疾孩子了。」

每天早上 5 點多就要起床,晚上 12 點才能睡覺,這讓朱成珍的身體非常疲憊,她只能利用幫孩子做霧化治療的時間稍微休息一下。

四個孩子的鞋子中老二的鞋子是唯一不同的「矯正鞋」,一雙一千多塊 (約新台幣五千多元)。老二的整個右半部有些偏癱,走路很吃力,如果不按摩矯正,會影響生活。

醫生在給老大做滾筒訓練,孩子一直哭,媽媽朱成珍其實不懂這個訓練是要做什麼......

負責四胞胎康復的醫生說,目前四胞胎康復情況比預想的要好很多,老大姝雅和老三士煜行走都沒有任何問題,目前需要進行的感覺統合訓練,促進他們感覺知覺以及協調能力的提高。老二梓琪有些偏癱,經過訓練已經可以走路,但還需要長期堅持,老四士琛肌力很差,是四個孩子中最慢走路的,訓練也要長期堅持。「就目前看來,四個孩子今後的生活自己一定沒有問題。」不過醫生也說,孩子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醫院療程和家庭復健綜合進行。

因為孩子們的體質比較差、常常生病,所以柜子里放滿了各式各樣的藥。

在經過一年多的復健訓練後,老大現在是幾個孩子中狀況最好的一個!

雖然朱成珍只有 26 歲,但她面對四個腦性麻痹的孩子,一直努力堅持著。

「我最大的希望是孩子能夠今後維持自己的生活,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去上學。」朱成珍看著正在床上玩耍的孩子說。最讓朱成珍全家感動的是,目前孩子治療和康復花了 80 多萬 (約新台幣四百多萬元),中國腦性麻痹基金會和上海明珠醫院為孩子減免了 8 個月將近 50 萬的復健費用,合肥的康復治療目前都是免費的。

孩子康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醫療費用一定是個大問題,還有四個孩子們一個月生活費也要好幾千,孩子偶爾發病更會花很多錢,但「無論多麼艱難,我們都會堅持下去。」

才 26 歲的年輕媽媽面對自己腦性麻痹的孩子,私毫不放棄,這就是身為母親最偉大的愛!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知道它們的故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6975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