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某醫院醫護人員「手術室自拍」事件備受網友責罵,涉事醫生為此受到重罰,而隨著媒體跟進報導事件真相,輿論旋即發生180度逆轉。孫寧東是廣州某醫院的一名醫生,他用圖片記錄了手術室裡救死扶傷的情景和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讓我們得以一窺手術室裡的真實狀況。
孫寧東是廣州某醫院的一名醫生,他用圖片記錄了手術室裡救死扶傷的情景和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讓我們得以一窺手術室裡的真實狀況。封面圖為一台在夜間進行的近六個小時的肝移植手術,由兩組醫生共同完成。孫寧東和兩位年輕醫生完成了第一部分手術後,被替換下台,兩個小夥子因疲憊而在手術室打起盹。
事實上,為了解手術情況,醫生經常要進行手術攝影,甚至錄像。手術攝影是醫學攝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孫寧東在上世紀80年代剛分配到醫院工作時,就開始用相機記錄與工作相關的事情,病人康復前後對照、醫院病理標本等都是他拍攝的對象。後來,他把鏡頭聚焦手術室,被領導責難:「你刀子開好沒有?(意為先把手術做好)」圖為孫寧東拍攝的手術場景。
2006年,一條深圳醫護人員戴頭盔上班自衛的新聞引起孫寧東的思考:醫生和患者本該是朋友卻成了對立面?2008年,成為主任醫師的孫寧東,再次把目光投向手術室。他想用鏡頭定格外科醫生的酸甜苦辣。圖為2006年10月29日晚10點,一名患雙側股動脈瘤的愛滋病人因注射毒品造成瘤體破裂大出血,醫生護士爭分奪秒止血、處理傷口。這是一場與死神的搏鬥,急診現場氣氛緊張。
作為醫生,孫寧東在手術室拍照有專業優勢。而除了應有的隔離外,他還查閱資料,請教攝影師,給自己帶上「枷鎖」:沒有徵得病人同意不拍臉部,保護病人隱私;採取靜候式抓拍,盡量不用閃光燈,以免幹擾醫生手術等。圖為2009年10月12日,醫生為一名患者開腹,將體內的巨大包塊成功取出。
2011年9月23日,一位全身85%燒傷的病人被送進醫院,全身上下如焦炭,在燒傷科張醫生的精心治療下,平穩地度過了休剋期、安全地度過了感染期,又經過數十次取皮、植皮、和換藥後,該病人康復出院。
2009年9月30日19點30分,廣州某工地一名建築工人從3樓上摔下,被工地上木棒戳入頸部,急診送入院。經急診搶救後,醫生將木棒拔除。
醫生在手術台上,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幾十個小時,不吃不喝,想尿不能尿,以致有的外科醫生早晨不敢多喝水。加上手術台上高度緊張,手術結束後突然鬆弛,更容易疲勞。圖為2004年9月26日深夜3點的一台大手術,剛剛換下台的醫生極度疲憊,只能坐在踏腳凳上靠牆稍事休息。在整個手術沒有結束之前,所有醫生不能離開手術室。
2010年1月1日淩晨4點多,在經歷一場近6小時的「跨年」手術之後,醫生在休息室的沙發上打盹。
搶救完愛滋病人的醫生,手術結束已是筋疲力盡。「我認識的許多醫學泰鬥,直到退休,也很少有人留下他們手術時的身影,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如何工作。」孫寧東說。
孫寧東注意到,外科醫生的眼睛十分「有神」,特別是做手術時,全神貫注,攝人心魄。在一開始拍攝手術室的照片時,孫寧東將鏡頭聚焦在醫生的「眼睛」上。圖為兩名醫生在專心手術中。
在常人看來,手術室的氛圍是嚴肅、緊張的,但並不盡然,關鍵時刻屏氣凝神,而有時為了調整患者情緒,也會刻意營造輕鬆的氛圍。2009年10月1日是60週年國慶日,外科護士張圓圓的預產期也是這一天,出生前她為孩子取名「國慶」,為迎接「小國慶」的到來,手術室內掛滿了國旗。
「小國慶」在充滿節日氣氛的手術室中誕生。為產婦進行手術的醫生是最先看到新生嬰兒的人。孫寧東也捕捉到了「小國慶」第一次握住媽媽手的溫馨照片。
人們常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病人康復的絕大部分功勞應歸功於護士。醫院病房中每天24小時都會閃爍著護士的身影。孫寧東發現,許多護士下班前都喜歡把鞋跟脫下,問起原因才知道在病房裡忙於更換輸液瓶,上班如同小跑,雙腳腫的厲害。
圖為一名護士小姑娘在兩台手術的間隔中趴在椅子上睡著了。
除了關注自己的同事,孫寧東的鏡頭也投向了患者。2012年,孫寧東舉辦「仁心仁術」攝影展,在展覽前言中,他說到:在人們的印像中,榮譽和鮮花應該獻給為病人解除疾苦的大夫。其實不然,在千千萬萬個醫生的理念中,他們感謝的是他們的病人:多少患者的生命鑄就了成功的外科醫生,鮮花理當獻給病人。圖為孫寧東拍攝的病情恢復良好的患者。
王大爺來自河南農村,他因胃癌於2010年5月住進醫院,醫院成功為他實施了手術,住院期間他和同病相憐的病友結下友誼。康復出院兩個月後,他再次來院,並探望病友,鼓勵他戰勝病魔。孫寧東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幕。
孫寧東拍下了許多病人的微笑。醫患關係本身就是為了一個共同目的,拯救生靈,治病救人,希望我的作品能使我們的醫患關係更加和諧、更加親密、彼此成為朋友。孫寧東說這是他透過自己的鏡頭最想展現的。
受父親影響,孫寧東的女兒也加入了這個「攝影師」的行列。2008年,52歲的孫寧東申請到南沙島礁代職,臨行前體檢發現肝臟有結節,隨後確診為早期肝癌。孫寧東很快進行了肝臟切除手術。拆線時,他想到:「以前我幫病人拆線,他們疼不疼,下手會不會重了?」於是,他拿過起釘器,給自己拆了一迴線。(圖片由孫寧東女兒拍攝)
還躺在病床上時,孫寧東的一位癌症患者到醫院換藥,意外發現孫大夫也成了病號。本是醫患雙方,此刻更像同病相憐的病友。圖為孫寧東一邊打吊針,一邊為王強寫藥方。(圖片由孫寧東女兒拍攝)
近日備受爭議的「手術室自拍」事件,經媒體採訪後還原了事件起因:由於這是老手術室的最後一台手術,加上這是一台歷時7個小時的複雜手術,一位農民工患者的腿因此被保住……醫護人員既高興又留念,才拍攝合影留念。圖為網傳「手術室自拍」照片。
55歲的鄭曉菊是西安鳳城醫院手外科主任,「手術室自拍」事件的主人公之一。提起事件中大眾對醫生的誤解,她哽咽落淚。鳳城醫院副院長李建榮說,醫護人員在手術室摘掉口罩確實不妥,不過這一行為也被媒體和網友放大了。為盡快消除負面影響,也從進一步嚴格要求醫生的角度出發,院方在處理時選擇了從重處罰。
回顧歷史,1987年,一張手術室裡拍攝的照片被評為《國家地理》年度照片,照片上波蘭外科醫生Zbigniew Religa博士在經23小時心臟移植術後,疲憊地堅持觀察他的病人,他的助手已經睡在了角落裡。這張照片被發表後,引起了世界關注。對於大多數醫生來說,全力救死扶傷、不忘學醫初心,是他們從事醫生這項職業的理念,我們應該對這些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懷以敬重之心。
中國九大騙子產業每年狂賺3000億
你知道武則天 - 唐朝 ,女人為何喜歡坦胸露乳?
72年客機失去聯絡 倖存者吃人肉撐到最後
印度奇異祭祀儀式:105名兒童被活埋一分鐘祭女神
震驚世界:烏克蘭一母狗生下人形「怪物」世界的畸形動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4223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