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病逝後,4個兒子趕回家,棺材停放多日卻遲遲不能安葬

辛勞了一輩子的張大爺去世了,是突然腦溢血意外去世,沒留下任何交待和遺言。大爺前幾天還分別打電話給外地工作的四個兒子,提醒他們下個月就是母親去世十周年的祭日了,有空的話都回來上個墳,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餐飯。
張大爺年輕時在村口的河裡以捕魚為生,後來建了水庫後禁止捕魚,他又跟著村裡人去城裡建築工地上給人挑磚挑水泥,好不容易供四個兒子上了大學,眼看著兒子們都有了出息,在城裡買了房子定居,這張大爺也終於可以歇口氣享享福了,可是誰知道這人的生命就像那枝頭上的殘花,一陣風吹來,說凋謝就凋謝呢。

張大爺的老伴十年前去世了,四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一兩次,平時張大爺就獨自一人住在老屋裡。大爺去世時兒子都不在身邊,還是鄰居打的電話。得知老爹去世的消息,張大爺的四個兒子帶了老婆孩子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從外地趕了回來。四個兒子沒想到父親會走得這麼突然,他們哭著跟村裡人一起給張大爺換上了壽衣。放進棺木之後,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說按照風俗,棺材裡的人身邊必須要放一件死者生前心愛的物品,這樣才能無牽無掛地跟故去的親人團聚,才能安心轉世投胎。

說到張大爺生前最愛的物品,四個兒子都愣住了。自從離家去了外地上學和工作,算起來都有十幾年沒怎麼在家裡住過了,在家跟父親呆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最長的不過是春節七天的假期,但是回家的時間大部分都花在走親戚和同學聚會上了,跟父親聊天的時間很少,也沒人留意他生前喜歡什麼。
兒子媳婦們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倒是買得很足,但是仔細想來,張大爺好像沒對什麼東西特別喜歡。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兒子媳婦買什麼,他就收什麼,從來沒有自己提過要求。現在父親突然走了,四個兒子竟然都不知道他生前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就因這樣的小事,父親的棺材卻遲遲不能安葬,兒子們心裡都內疚不已,後悔這些年光顧著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冷落了家裡的老父親。

事已至此,兒子們光是後悔也沒用,還是要趕緊想想父親生前的喜好。時逢盛夏,老人的遺體不能總是放在家裡,這時離他去世已經第四天了。可是四個兒子愁眉緊鎖,就是想不起來父親生前有什麼特別愛好。後來還是隔壁鄰居李叔說,來串門的時候見過幾次張大爺手上拿著一個舊菸斗在端詳,還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兒子們想起來了,父親生前沒什麼愛好,就是年輕的時候喜歡抽菸,菸斗還是母親去趕集給他買的。父親原來抽的是紙捲菸,後來母親嫌捲菸太費錢就給他買了個菸斗,但是抽了一段時間,看四個兒子上學開支太大,能省一分就一分,父親狠下心把煙給戒了,菸斗也被母親收了起來。

四個兒子立馬在張大爺的房間裡翻箱倒櫃地找開了,但是累出一身汗也沒看到這箇舊菸斗。 一連倒騰了幾天,四人終於在母親生前睡過的房間一個木柜子里找到了菸斗,雖然年月久遠,但是卻被父親擦得錚亮。柜子里除了這個菸斗還有一些兄弟四人小時候穿過的小衣服小鞋子,這些都是母親生前一一收好洗曬乾凈了的。
看到這些東西,張大爺的四個兒子哭得不能自己,自從少小離家求學工作後,兄弟四人就很關注過父母親了。母親還在世時老兩口還能做個伴,自母親十年前去世後,兒子們也想過把父親接到城裡一起住享享福,但是他總是說老家住習慣了,不適應城裡的生活,再說他一走,老屋就再沒人居住,屋後山上母親的墳地也沒人打理了。

這十年來,兄弟四人每次回家看到屋後山上母親的墳地從來都是一派整潔,沒有長一根雜草,想來是父親經常會去打理。舊菸斗是母親買的,還有那些小衣服和小鞋子,雖然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老物,但是父親依然捨不得扔,收拾得乾乾淨淨,疊放得整整齊齊。父親一生為了家庭和孩子活著,斷離了自己的個人愛好,想來不知有多少個清晨和夜晚,父親孤單寂寥的時候就是對著這些老舊物件睹物思人,黯然神傷。
張大爺終於在去世第八天時下葬了,蓋棺前,四個兒子們痛哭著把那個老菸斗和一堆小衣服小鞋子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棺木里,希望它們安安靜靜地陪著父親,或許在另外一個世界遇到母親的時候,能對著這些老物件說說陽間的孩子和歷久彌新的陳年往事,永遠不再孤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