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婆婆整天愁眉苦臉的,據她說自己女兒在婆家過得很不好。張婆婆有一兒一女,女兒娟娟嫁出去三年有餘育有一女,兒子於去年成的家。女兒一向孝順懂事,在家裡是逆來順受的類型,很得張婆婆兩口子的疼愛,當年嫁出去父母也是萬般不舍,就怕女兒在婆家受欺負,果然,女兒這種溫順的性格在新家為自個兒招來了諸多不順。

原來自從去年娟娟生下女兒後身體大不如前,很多家務事就沒那麼勤快的去做了,加上照顧孩子也非常耗精力,而娟娟的婆婆是比較守舊的老一輩人,覺得女人就應該全身心的撲在家庭上,為了孩子和家庭必須付出全部精力。所以在家務事上,婆媳產生了很多嫌隙,娟娟不會辯解,被挑剔和指責了就默默的去做了,但心裡卻很委屈。
婆婆也很有成就感,想到兒媳還是比較聽話,但「我家兒媳就像那拉磨的驢子一樣,打一下就轉一圈,太不自覺」。婆婆跟鄰居聊天的時候這樣說道,正好被下來倒垃圾的娟娟聽到了。聽到自己被婆婆比喻成驢子,一向溫順的娟娟也爆發了,氣得含著眼淚回去,跟老公哭訴。

娟娟的老公一般不太管家裡事,總覺得老婆賢惠不生事是自己的福氣,誰料到原來老婆一直有一肚子的委屈。男人當時也生氣了,覺得自己媽媽在外面說家裡私事指責兒媳也是有點過分了,所以就衝著剛回到家的老媽吼了幾句。
娟娟的婆婆也被吼懵了,反應過來後,認為跟鄰裡間閒話家常很正常,是娟娟告惡狀挑撥他們母子關係,於是也發飆了,跳起腳來喊娟娟滾回娘家去,否則自己就搬回老家與兒子斷絕關係。兒子沒料到母親來這一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只能不住的勸解兩人不要再鬧了。
這不,娟娟在老公的挽留和婆婆的痛罵聲中抱著不滿一歲的女兒回了娘家,張婆婆得知女兒的遭遇,氣得幾天都沒睡好,不停的自責,都怪自己沒教好,把女兒養成沒有主見,遇事都是逆來順受的性格。

如果一開始在婆家就適當的爭取自己的權益,做好家庭分工不要大包大攬,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尷尬的局面。據說女兒在婆家一向包攬所有家務活,孝順婆婆(公公已經去世),從不忤逆婆婆的意思。這也是張婆婆在她出嫁前叮囑的,孝順公婆,家庭才和美。
萬萬沒想到,會是現在這樣的局面啊!就像你每天都會出於好心打掃乾凈辦公室,儘管這不是你的分內事,時間一久,如果哪一天你不打掃了,或者沒打掃乾凈,肯定會有人蹦出來指責你。因為你幫他們養成了習慣,他們習慣了你的付出,就不會意識到你的辛苦,更何談感激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