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外打工,和四歲兒子視頻時發現不對勁,晚上母親說出了事

Katie L ...| 2018-04-04| 檢舉

你看過的不同人生里,或者藏著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寫故事。

註:圖片來源網絡

01

關於外出打工,在鄭新這裡是個循環。

鄭新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父母走的那年鄭新還尚在襁褓,第一次回來的時候他已經在上小學了。

父母在外日復一日的打工中漸漸老去,而鄭新在老家的黃泥舊瓦下長大了。

鄭新成績不好,初中沒畢業,就跟隨著父母出去了。又是年復一年,鄭新在外娶了妻,生了子,而他的父母真的老了。

於是,角色開始調換,用固定的方式。

鄭新的父母回老家帶孩子,鄭新和妻子開始在外打工。他們走的那年,孩子依舊沒有滿一歲,還是不記事。

唯獨不一樣的是,鄭新會告訴母親,要督促孩子好好學習,不要像他一樣讀那麼少的書。

鄭新小的時候,今天發的書,明天就不見了。別人的書平平整整,他的書不到半小時就皺皺巴巴。他還喜歡把書撕來摺紙飛機,飛得滿場滿壩。

奶奶也不說他,把書撿起來,「轟」地一聲扔進灶里,和著柴火燃燒起來。

這想起來有些好笑,卻也有些苦澀。所以鄭新覺得,自己兒時成績不好,是有原因的。

但鄭新的兒子,卻不一樣。

註:圖片來源網絡

02

鄭新的兒子今年四歲,從小聰明,小小年紀很會做算術,背詩教一遍就會了,也很聽話懂事。

雖然孩子還小,但鄭新卻堅定認為孩子不像他,是讀書的料。畢竟他像兒子這麼大的時候,只會玩泥巴。

每每有人誇他母親把孫子教得真好,他的母親連連擺手:「沒有教,孩子天生的呢,從小就很懂事。」

所以,這讓鄭新覺得很自豪,打工掙錢也不覺得累了。

鄭新的兒子每晚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都會和他視頻,順便說一下自己的情況。

但這天和兒子和他視頻的時候,鄭新卻發現了不對勁,五歲的兒子表情一直怪怪的。

兒子以前和他視頻的時候,說話一直眉飛色舞。他會告訴鄭新,自己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包括老師今天布置了什麼作業。

但這次,兒子明顯情緒很低落,說話吞吞吐吐,一直在低頭玩自己的衣角。

鄭新問他怎麼了?兒子聽完,先是委屈地看著他,然後沒忍住,哭了起來。

接下來,鄭新卻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不肯說話了。

鄭新心想:莫不是有人看他兒子善良,欺負了他?但這樣一問,兒子卻是怎麼也不承認,過了一會兒又直說沒事。

鄭新掛斷電話後,一直把這事放在心上。

註:圖片來源網絡

03

晚上的時候,鄭新的老母親又打了電話來,語氣急促,說家裡出了大事!

鄭新也著急起來,趕緊問出了什麼事。母親繼續說:家裡遭了賊,不見了兩百塊錢!鄭新鬆了一口氣,母親一直是這性子。

母親這輩子吃過不少苦,所以對錢看得很重。別說兩百,就是兩塊,她也能著急半天。

不過事情還沒完。他母親思來想去,覺得隔壁的楊大嬸嫌疑最大。

因為今天就楊大嬸來過家裡,還逗了一會兒孩子。他的母親上門興師問罪了,和對方大吵了一架,氣鼓鼓地回來給兒子打電話。

鄭新的母親脾氣不好,說話難聽,鄭新是知道的。她這樣上門去問別人,誰都會生氣的啊?畢竟又沒證據。

鄭新思考了一下,又聯想到兒子下午的不對勁。他告訴母親,你去看一下孩子床上鋪的棉絮下面有東西沒?不一會兒母親告訴他,錢在下面。

母親痛心疾首:你們自己回來帶吧!孩子這個樣子,到時你們怨我怎麼辦?

鄭新認為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於是親自回去了。孩子太小,鄭新假裝一生氣,就什麼都說了。

這一切源於鄭新。

今年孩子過四歲生日的時候,鄭新給孩子買了蛋糕,無意中感慨了一句:「我過了27個生日,還從來都沒有人給我買過蛋糕呢。」

孩子聽完後問了一句,爸爸,這個蛋糕多少錢?鄭新逗孩子道:「兩塊錢!」

沒想到孩子記住了。過兩天就是他的生日,於是,孩子在奶奶那用真的兩塊錢「換」了假的「兩塊錢」。

每年孩子收完壓歲錢,鄭新總是這樣問孩子:爸爸用大的一百塊換你這個小的一塊錢怎麼樣?

然後,他就愉快地用一塊塊零錢換走了孩子手裡的幾個一百塊。正因如此,孩子一直沒有分清一百和一塊。

這次,他用自己手裡的兩塊錢偷偷去奶奶那換了兩張一百,還以為不會被發覺。

至於鄭新為什麼會猜到在棉絮下面。是因為孩子三歲那年,他和妻子過年回來,給孩子曬床上的被子,在棉絮下面發現不少已經化掉的糖。

一問,孩子說這是幼兒園發的。他想留著等爸爸媽媽回來一起吃,結果給忘了。

鄭新看著兒子,心裡五味陳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18848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