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七年卻從未上過班,憑雙腳走遍各地,從日本流浪到大理的他如今妻兒雙全地過著田園生活!
「太自由就是沒有自由。」
從未工作過,曾經遊歷了半個世界的六說下這句話的時候,他正帶著妻兒安居在大理種菜、養雞、榨油、釀酒、烤蛋糕、做護膚品、玩樂器,甚至給妻子接生……
1987年出生的他像個熟練的老農那樣,對生活的一切瞭然於心。
雖然有時六也覺得這樣的生活很辛苦,但辛苦就是幸福,能夠自然簡單的生活,還有比這更好的嗎?
考上大學的那年,18歲的六做了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老師,我不想上課了,我要去環遊世界。
課程我會自學,作業會定期發郵件,考試的時候我就回來!」
同學們都以為他瘋了,沒想到老師竟被他打動了!
就這樣,六沒拿家裡一分錢,用隨手撿來的破紙板做張路牌,背起背包,一邊旅行一邊完成學業。
在路上7年,遊遍了半個世界。
兜兜轉轉,來自日本的他停留在了大理,租下一所帶院子的老宅子,娶了個漂亮妻子,生了3個萌寶,包下幾畝地,當了一個農民。
拍照片的時候,三兒子還沒有出生。
六真名叫上條遼太郎,出生於日本一個名為千葉縣的小城。
「就叫我六吧,一二三四五六的六。大理的六郎太多了……」
這是六在大理生活的第七個年頭。
初來大理時以表演為生
自己種稻米、種三四十種蔬菜,養雞、養鴨、榨油,做天然護膚品、烤蛋糕、釀酒,甚至還給妻子接生……
閒下來的時候就坐在院子裡,陪著孩子玩耍曬太陽,或者約上三五好友,一起玩音樂。
待膩了,就帶上妻兒出去旅遊。
「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嘿嘿!那你來試試?」
其實在明白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之前,六和許多日本的年輕人一樣,迷茫而浮躁。
吃著「垃圾食品」,晚上就到東京酒吧和年輕姑娘跳舞,然後深夜坐火車回家。
那時候的六對菜怎麼種?從哪兒來?完全沒有興趣。
大學時候組建了樂隊踏上環遊世界的旅途後,六在北海道賞雪,在鹿兒島的森林裡游盪,在沖繩看火山噴發……
沒錢就去打工賺錢,或者用勞動換取住宿和食物。
每到一個新地方,他都能結交到有趣的朋友,見識到書本上沒有的風景。
在沖繩,遇到火山爆發
六走過日本許多地方,但他最愛的還是日本的農村。
「村裡都是老年人,特別好客。只要我幫他們幹活,就不用發愁吃住問題。」
他跟隨當地老人學習種地、做味增、種菜、開拖拉機、幹各種農活。
第一次接過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食物,在外漂著的他,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對這些以前不以為然的手藝,他越發充滿了尊敬和熱愛。
在日本背包旅行
旅行的路上,六從未停止學業。
他每天堅持4個小時的學習,每到考試都會考的很好。
日本玩膩了,他就打工賺旅費,跑去其他國家繼續玩。
在印度和當地老人、小孩合影
在中國騎行
有一次在東南亞,為了觀賞難得的月食,六和朋友爬到山頂的大石頭上,結果半夜不小心踩空,從石頭上掉了下去。
「我很幸運,只是摔骨折了。」
他只好在山頂躺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才被人送下山。
那時的六,雖然一直在路上,但心裡依舊迷茫。
這樣的生活自由的太過分了,他有點害怕。
他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到底是什麼?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結束?
他本以為自己會一直流浪到死,沒想到,在泰國的旅途中遇到了妻子Ayako,大家都喊她「阿雅」。
正在收拾衣物的阿雅
窮遊的兩人相識相遇,一路結伴而行。
在內蒙大草原上,痛快地支起帳篷,和當地牧民一起放牧、生活。
令人驚喜的是,阿雅懷孕了。
當地老人說:「吃羊肉嘛,子宮暖和了就懷孕了。」
在內蒙的六和阿雅
有了孩子要怎麼辦呢?
「在中國找個環境好的地方,把孩子生下來,這是我們的福地。」
喜愛溫潤氣候的兩人決定南下,找尋合適的居住地。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大理?六說,一切都是緣分。
「我來了這裡就有了工作可以賺錢,有了朋友,有了地方可以睡,有了地,這些不是我自己找的,所有東西都是從外面進來,我感覺應該留在這裡。」
六和阿雅的小院
阿雅臨產前,醫生說羊水太少建議剖腹產,但他們堅決不同意。
思前想後,六乾脆託人從日本帶回自然分娩的書,決定自己在家替阿雅接生。
「一開始也特別緊張,但學習了以後覺得還好。沒什麼特別,都是以前的人做的事情,只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怎麼做了。」
在大理這幾年,六和阿雅也相繼接生了他們的第二個、第三個孩子,說到這個,六突然羞澀的笑了。
「其實主要是阿雅的功勞,我就在旁彈著吉他唱著歌,她感到輕鬆了孩子就很容易生出來了。」
大兒子叫和空,小兒子叫結麻
穿過一條長滿茂密雜草的長廊,七拐八拐,在村子的盡頭,便是六和阿雅的小院。
在他們搬進來前,這個老宅子早就荒廢了,屋頂立著仙人掌,牆頭豎著龍舌蘭,不通電的老屋裡漆黑一片,還到處漏風,家具也都缺胳膊斷腿。
六想辦法拉來電線,自己砌牆堵住漏風口,還在屋裡搭建取暖爐,給各個房間通了暖氣,前後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把小院徹底進行重修和改善。
自己動手修建老房子
院子裡的花,牆頭的仙人掌就讓它們自由生長。
建起一間淋浴間,裝上太陽能,洗澡就更方便了。
他還砌了一座麵包爐,阿雅最愛的烤麵包,孩子們喜歡吃的餅乾、蛋糕就都有了。
古城裡沒有花樣繁多的玩具,他就用輪胎和麻繩做成一張鞦韆,用廢棄的材料改成小籃球架,孩子們玩得可開心了。
在六的觀念裡,心和身體是一起的,如果吃好的東西,身體就會健康,心也會健康。
為了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在離家不遠處,六租下一片菜地,種下紫蘇、牛蒡、青菜、蘿蔔等30多種蔬菜,大多是從歐洲、日本託人帶回來的種子。
他從不翻地,也不挖坑(害怕傷害地裡小蟲子),不施任何化肥或有機肥。
菜地裡雜草總比蔬菜還要多。
這樣真會有收成嗎?我不禁疑惑了。
你相信這是他的菜地嗎?
六告訴小編,他實踐的是「自然農法」,就是不用任何方法,任由那塊土壤自然地生長,作物間間隙也要特別大,不能相互擠著,這樣作物才會過得開心。
「不開心的作物怎麼會長好呢?」
所以,六的地裡每年都能產出最豐厚最美味的果實,足夠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需求了。
每次收成後,六都會把一部分的食物曬乾,刨出種子,留給下一季播種。
在分隔出的土地上,他遵循「輪作」原則,絕不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種相同的作物。
很多人都說羨慕六的生活,但他說:「不喜歡的話,特別苦特別累。 」
其實,六並不富裕,所有的收入來源幾乎都依靠這幾畝租來的田地。
農忙時節,他總是天剛亮就泡在地裡,摸黑才能回來。
自己種的水稻、麥子和蔬菜,還有自家釀的醬油、味精、醋和米酒,阿雅做的火麻油、護膚品、蛋糕等等,都可以拿去集市賣。
偶爾他也會去古城酒吧演奏,給朋友做做樂器,賺點零花錢。
阿雅用院裡母雞下的蛋烤的麵包,特別香!
六賣的味增湯料,火麻油麵霜等等
他堅持每天早上五點半起來摘菜,然後騎三輪車送到集市。
「那會兒的菜最好,最新鮮。」就連火麻油也是剛榨兩三個星期以內的,他才肯賣給客人。
六經常說:「在中國,好的東西就是貴,我不喜歡。我喜歡很多人吃我的菜,因為它們新鮮、自然。我喜歡讓一般的人也能吃,不是只有有錢人才能吃。」
榨油的機器
自已種麻子、收割、冷榨,做的一系列麻子油護膚品
朋友們誇他「什麼都會」,他卻說沒什麼特別的,以前的老農都是這樣,自給自足,親力親為。
對孩子的教育,他說跟農法一樣:「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不能給太多東西,不然他長大之後就不結實,但是必須要有一些東西,夠了就可以。」
一有空閒,他和妻子會帶孩子們到農田裡、到山裡去郊遊。
向大自然學習最基本的知識,孩子們的童年雖然沒有高科技的玩具,但臉上卻是紅撲撲的健康色。
六總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樣子,唯有談到未來孩子的教育,他才會露出一點點猶豫不定。
「這裡三千塊(約台幣1.4萬)一個月的私立幼兒園我付不起,但日本沒有這麼貴。至於普通幼兒園,看孩子們的喜好吧,不強求。」
為了孩子,他們可能會回到日本,但他們依舊嚮往四處遊走的生活。
只要孩子們願意,他們會帶著孩子一起遊走世界。
阿雅做飯的時候,孩子們會在一旁認真的看
六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認真生活,我們需要的東西,他自然會來,你要相信他。」
眼下,有老婆、孩子、有家庭、有工作有房子,內心堅定,生活簡單而快樂,六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就算是望著天空發呆,也是舒服的。
「年輕的時候必須要多幹活,才有好的生活。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辛苦就是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18184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