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縱火 不該忘的遠不只4條鮮活生命 網友:保姆不死刑天理難容啊『』
保姆縱火案第156天,林生斌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在杭州殯儀館火化,林生斌提取每人一小塊骨灰,做成了手鍊。仿佛一切已經告一段落,只待人們漸漸忘卻,然而這曾轟動一時的杭州保姆縱火案卻還沒有遠遠結束。
縱火的保姆還沒有得到審判:原定11月21日前開庭審判莫煥晶,因案情複雜重大,經浙江省高院批准,杭州保姆放火、盜竊案被延期三個月。
物業的責任也尚未釐清:林生斌向杭州市公安消防局提請調取622火災事故調查報告,卻被告知未製作,若沒有這一報告,便無法判定綠城在火災中的責任。
林爸爸的傷痛還在繼續,網友還沒有忘記!
只剩爸爸的一家五口
2017年6月22日早上5點過,浙江杭州藍色錢江小區2幢1單元1802室發生火災,燒毀了一個家,還有女主人和三個孩子的生命,爸爸林生斌在廣州出差逃過一劫。
曾經幸福的一家人
2017年6月22日前,林生斌是丈夫,有一個溫柔善良的妻子。林生斌是父親,兒女雙全,有3個活潑可愛的孩子。6月22日後,他依然是丈夫,是父親,但妻子沒有了,孩子也沒有了。妻子朱小貞的生命停留在了34歲,三個孩子的生命分別停留在11歲,9歲和6歲,原本的一家五口只留下了爸爸。
時間過去近半年,林爸爸仍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 36歲的他不時就會嚎啕慟哭,哭得肝腸寸斷。短短半年時間,他兩進急診室,第一次是在靈堂守靈時突然昏厥過去,第二天就出院繼續守靈;第二次是在8月2日下午,從寺廟燒香後離開,林爸爸稱身體不適,提出在瀑布邊休息。大舅子朱慶豐當時坐他邊上,還沒緩過神,林爸爸已一頭栽下瀑布,這一次他在醫院躺了整整兩個月。
親人們至今也不知道,究竟他是怎麼從瀑布跌落,到底是失足滑落還是鬼使神差突現輕生念頭,家屬不敢想不敢問,林爸爸也始終不肯正面回答。
11月28日,是朱小貞和三個孩子出殯的日子,眼見著自己最愛的四個人慢慢化為灰燼,對林爸爸來說是何等的煎熬與絕望,雖然一直以來他都被這種心情所折磨,但是以前沒有面對火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覺得妻兒還在身邊,沒有離開過。如今他卻無法再欺騙自己,他們這次是真的離開他了。
如今林爸爸已經把公司交給了其他人打理,日常生活是等待開庭,計劃成立的基金會暫時也沒空籌備,林生斌還沒想好下一步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該做什麼。
「我的餘生就這樣開始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都是我不曾選擇的人生。」葬禮之後,林生斌說,你不明白,我的心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行業危機
在這場大火里還有一個「倖存者」——保姆莫煥晶。
死者朱小貞的哥哥朱慶豐在一樓見到了莫煥晶,手裡拿著一把榔頭,呆呆站著。莫的代理律師黨琳山說,莫曾試圖用這把榔頭砸開女兒房的衛生間窗玻璃救人。
然而當天杭州警方發布的通報稱,這起火災極可能是保姆故意縱火所致!
林生斌對保姆砸窗救人一說也保持質疑,「因為窗戶沒有砸敲過的痕跡」。
7月1日,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藍色錢江放火案」犯罪嫌疑人莫煥晶,以涉嫌放火罪、盜竊罪依法批准逮捕。
據報道,保姆是他們在上海一家中介公司找來的,基本工資7500一個月。有自己獨立的臥室和衛生間,出門買菜有車接送。
平時保姆和他們相處的挺好。一個月前,林生斌一家還借給她十萬塊錢。
儘管東家對待保姆不薄,但依然沒有改變悲劇的發生。
沉迷賭博負債纍纍 保姆案發前賭博輸6萬
他們如此信任的保姆為何縱火?林生斌至今想不明白,甚至到保姆被抓他仍不知道保姆的真實面目。
黨琳山律師說,儘管網上對於莫煥晶放火的原因有諸多揣測,但根據他掌握的情況,莫煥晶放火僅僅是為了借錢。直到事發,朱小貞一家都不知道莫煥晶曾經偷過家裡的財物,也沒說過要辭退她。
放火前夜,莫煥晶在手機上線上賭博輸掉了她的全部家當6萬多元,這些錢大多是朱小貞借給她的。莫煥晶的借錢理由,是她杜撰的老家要修房子。天真的女主人朱小貞還是一廂情願地相信了莫煥晶,幾次借錢給她,數額總計有10多萬。
「她把錢全拿去賭了,輸光了。她想翻本,但又不好意思,也找不到藉口再向朱小貞借錢,陷入了一種很焦慮的狀態。」黨琳山說。
據查閱的信息顯示,該保姆捲入多次民間借貸糾紛,涉案金額超過12萬。其還曾遠赴澳門賭博,有這個賭博財力,可見其原本生活水平也不差。然而賭博的結果可想而知,在輸光積蓄並負債纍纍後,該保姆選擇來到杭州做家政服務。根據封面新聞的報道,知情人表示此舉是為了躲債。
另據查明,莫煥晶之前在浙江紹興、上海從事保姆工作期間,在三名僱主家有盜竊行為,均被僱主發現退還財物後被辭退。
保姆一把火 燒毀一個家燒掉全民安全感
在東莞老家流連賭場、身陷高利貸漩渦、被疑「手腳不幹凈」而除名……一個負債纍纍信用低劣的人,卻能夠光明正大地去做保姆。
在這起縱火案中,除了展示了一個喪盡天良的保姆,也折射出家政行業的諸多亂象!
近年來,「問題保姆」引發的惡性事件頻發,保姆縱火、保姆毒殺老人、保姆搶嬰兒等案件令社會震驚和譁然。一些家政行業從業人員虐待老人幼兒、偷盜拐騙、殺人投毒等時常見諸報端,給家政行業罩上了一層陰霾,刺激著老百姓「安全感」的神經。
在大多家政服務合同中,一般都規定從事家政服務的保姆,要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無傳染病,但面對「黑歷史」,各個家政公司是怎麼排查呢?
記者發現,保姆的門檻並不高。只要有身份證,能正常交流,會做基本家務。就連健康證,都不是必需的。
一些家政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碰上可疑的人,會將信息傳給公安,有案底的,會被打入黑名單。另外,市場裡還有簡單的心理測試。「儘管這樣,還是會有漏網之魚。我們只是做初步篩查,人心是看不穿的。」
還有中介坦言,只能靠相處,把保姆帶回家,多相處、多留意就知道了,然而,這種做法隱患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月嫂、養老、家務服務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剛性消費,社會需求巨大。面對專業服務人員缺乏、行業缺乏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等現狀,我們應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保姆縱火案後有公司推出保姆背景調查
保姆縱火案引發保姆市場的信任危機,也暴露了家政行業的隱憂。
對於保姆的來歷背景,有無「黑歷史」,僱主往往難以把握。對此有專家建議儘快建立從業人員的徵信系統。與此同時,有第三方機構順勢推出保姆背景調查服務,稱可核實保姆的身份信息、法院訴訟和失信記錄、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的借貸記錄等。
杭州有背景調查公司最近推出針對保姆背景調查的業務。家政公司提出申請後,可對保姆進行背景調查,除了訪談保姆的僱主和多名同事外,還包括核實身份信息、法院訴訟和失信記錄、有無犯罪記錄、在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有無不良借貸記錄等。
這項業務是在6月底推出的,通過與相關徵信公司合作,只要家政公司提供保姆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就可獲取上述數據。而進行調查的前提是,獲得保姆的授權,告知披露範圍、用途和有效期等。
不過,這項業務推出以來,效果並不如預期。工作人員稱,他們曾集中走訪多家家政公司,發現他們的意向並不高,「很失望,最大的難度在於保姆不願意配合做調查。」與家政公司不同的是,不少僱主對此表現出興趣。不過,目前這項業務只針對家政公司,並不接受普通僱主問詢。
目前政府也在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議將家政誠信體系也納入其中。通過徵信系統的建立,以及政府相關法規的完善,推進家政市場的規範化。
責任爭端
等待保姆的將是嚴厲的法律制裁。但該事件還有一些餘波:逝者親屬對項目的消防設施與物業人員第一時間的救援,頗有不滿,心存質疑。慘劇背後,物業方是否負有一定的責任?
綜合《局面》所發布的視頻,梳理出了救援全過程,時間軸如下:
5點04分36秒,死者朱小貞撥打110報警,通話時間65秒。
5點05分55秒,朱小貞撥打119,通話時間29秒。
死者朱小貞通話單
5點11分,120打給朱小貞,通話時間56秒。
5點23分,消防隊員趕到1802入戶門口,未能進入房間;
5點40分,另一路消防隊在進入1802入戶門未果後,下到一層繞路到另一部保姆電梯,進入1802保姆門,正式進入火場滅火;5點53分,消防員明確對物業的保安隊長說「裡面沒人」。
5點53分,1802主入戶門被房間裡滅火的消防隊員從裡面打開,消防隊員對門口的保安說,裡面沒人;
6點48分,官方公布大火熄滅;
6點50左右,朱小貞的哥哥朱慶豐冒險闖到保姆房門口;
6點53分拍到火場畫面,火依然在燒,朱慶豐要求消防隊員破門;
7點左右,四名死者在女兒房間被發現,沒有被燒傷,是被熏倒。朱慶豐要求消防員立刻背到樓下救助,但消防員說需要擔架;
7點40分,最後一名死者被抬到樓下。
戶型及火災現場平面示意圖
消火栓銹死水壓不足 官方認定綠城物業責任
7月17日,杭州市公安消防局對外公布了當天的救援細節,確認了鄰居們在滅火現場的疑問:
一是物業消防安全管理落實不到位。物業管理單位未按規定嚴格落實巡查制度,事後有關人員補填部分消防器材檢查記錄表;消防車道被綠化覆蓋,影響消防車輛通行、停放;火災發生時,消控室值班人員中有一人未取得建構築物消防員職業資格證書,屬無證上崗;火災發生時,水泵房的消火栓泵控制開關未處於自動狀態。室內消火栓箱門用大理石裝飾包裹,部分開啟不便。
二是物業管理單位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火災發生後,消控室值班人員對消火栓泵控制開關處於手動狀態不掌握,5時07分確認火警後未及時啟動消火栓泵,泵房消火栓泵未處於自動狀態;5時40分現場消防員按下消火栓按鈕後,消火栓泵仍未啟動;5時44分,消控室值班人員接到物業負責人通知後啟動消火栓泵,啟動後,供水管網壓力沒有明顯上升,無法滿足滅火要求。使用的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銹死,消防車無法通過接合器向大樓管網供水,僅依靠屋頂水箱,無法滿足長時間持續供水滅火需要,水槍壓力不足。消防設施運行不正常給滅火行動帶來了影響。
林家360平方米的豪宅,幾乎被燒成了廢墟
綠城服務回應:責任「非常非常小」
事發一周後,綠城物業於6月28日深夜發布了一篇名為《致哀,回答》的聲明,對該案件經過詳細說明,似乎也缺乏誠意。對於被質疑的聽不到消防廣播,綠城表示,房屋隔音效果較好;對於被質疑的消防栓不出水,綠城表示消防拴正常情況下都是出水的,只是緊急情況下不出水;對於被質疑的篡改消防記錄,綠城表示為公司員工個人行為,管理層們並不知情。
在8月31日的業績會上,綠城服務管理層首次對此事件作出回應,聲稱不存在刑事責任,綠城服務常務副總裁吳志華又稱,在檢察院的公訴中,認定的房屋損失是257萬,這是個刑事案件,其實綠城服務占的責任比重是非常非常小的
救援時間超過2小時 悲劇或許本可避免
目前,對於火災發生時,物業是否實施了有效救援,樓內消防設施是否能正常使用,遇難者家庭、其他業主與物業各執一詞。
更有甚者,遇難者家屬反映,消防人員到場後遲遲沒有破門救人,甚至表示破門需要請示領導。
另根據杭州警方的消息,6月22日5時07分,杭州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藍色錢江小區的火警;5時54分,現場火勢得到控制;6時48分,現場火災被撲滅。整個過程耗時近兩個小時。
據公安部消防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54.4%的火災在30分鐘內被迅速撲滅,26.4%的火災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內被撲滅,12%的火災撲救時間在1至2個小時內,只有7.1%的火災撲救時間超過2個小時。但杭州這起過火面積只有50平方米的住宅火災,卻匪夷所思地用了近兩個小時才完全撲滅。
另外就制度層面來看,《消防法》第十六條第六款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的消防安全職責。針對住宅區,《消防法》在第十八條還特別規定:「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此外,《消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以及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根據需要,建立志願消防隊等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開展群眾性自防自救工作。」
同時高層建築的火災預防,需要的是建築物本身具備從設計、附屬設施開始的主動防火能力。所以,追責杭州這起保姆縱火案,不應放過房屋的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只不過從目前物業公司的態度來看,它們並不準備承擔責任。
我們來看相關法律條文,消防設備屬於特種設備,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第三十八條規定:「特種設備屬於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託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託人履行本法規定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據2016年修訂的《物業管理條例》第二條的精神,物業服務企業應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該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從以上所引法律條文可以清楚得知,負責藍色錢江小區物業管理的綠城服務自身的責任實難推卸。假如這家物業公司在消防安全方面盡職盡責,再假如消防部門本身訓練更有素、經驗更豐富一點,四人死亡的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輿論場
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什麼話都可以說,但不要什麼話都亂說。
報道初期,輿論焦點集中在千萬豪宅、保姆專用電梯、保姆獨自逃生上,「仇富論」甚囂塵上,之後甚至出現了保姆為小三,保姆被歧視等無妄猜測。隨著事件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保姆盜竊東家財產、故意縱火、保姆賭博、戶主夫妻感情良好,戶主通過自身打拚致富等事實爆出,謠言澄清,輿論才出現反轉。然而很多人為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寧願相信那些駭人聽聞的謠言是事實,即使得以澄清,仍堅信保姆是小三,這對受害者來說無疑是更深的傷害。
在很多大V眼裡,受害者家屬必須是勢利小人,甚至「拿完錢就換老婆」,才算是實現「正義」、揭開「真相」。
1個孩子1個億?吃人血饅頭的到底是誰
7月7日晚9點左右,@燒傷超人阿寶 疑似在微博中暗示受害人提出「一個孩子一個億」的賠償要求,但並沒有指出信息來源,相關信息迅速蔓延。7月9日近17時,@老婆孩子在天堂 回應其律師「提出過理性解決問題的框架性思路,但從未向綠城提出過具體數據」,並表示「不知道綠城為什麼要把不實說辭散布出去」。
之後,作家@曾鵬宇 公布與@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的「保密」聊天記錄,截圖顯示理想記稱「家屬就是要錢,而且數額大到你難以想像」。
聊天截圖
7月10日,@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回應,相關說法來自綠城物業常務副總裁吳志華,沒有錄音和雙方律師談判紀要。並呼籲綠城物業回應「關於撫慰事宜的差距過大」,林先生公開所說的「理性解決問題的框架性思路」。
面對指責和懷疑,遇難者家屬林生斌不得不忍著悲痛出面接受媒體採訪,通過《局面》做出回應:賠償要求會遵循法律規定的基本框架,即使拿到賠償,自己也一分錢都不會花。並於7月12號通過律師事務所發表公開信,提出了籌建公益基金會計劃,名字還叫「潼臻一生」,將致力於提升中國高層住宅防火減災水平,倡導房產開發商、物業服務企業和社會各界充分重視消防安全,促進家政服務業完善保姆的甄選管理機制。
中國的輿論場中,有一種極其陰暗的思維,談賠償就是吃人血饅頭,就是在拿死人當「賺錢工具」。似乎肇事者只要痛哭流涕,走個過場,一分錢不出,就算正義實現。
林爸爸一直要的只是一個公道,一個真相,真相不是誰的「工具」。正像網友所說,查清真相,提升消防救援水平,讓全國房產商和物業更重視消防,讓保姆准入更嚴厲,得益的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為什麼就要對探求真相的死者家屬,各種惡意揣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17528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