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怨念化成毒蛇,一百年後,報復全村人

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在明時的大壽山,前文書提到的那座白蝙蝠住著的小壽山,再往北一百里便是。大壽山腳下有幾個村落,男耕女織,土地肥沃,風水之勢極好。後山有條近道,可以通往縣城,村民們挑著山貨水產,都從這條道運到城裡集市換錢。
但不知從哪一天起,有勞力經過這條路時,便會頭昏腦脹,路都走不穩當,回家之後,非大病一場不可,人況且如此,那些雞鴨鵝狗就更慘了,只要從這條山道走過,必定活不了一日就一命呼嗚,血肉黑紫,分明是中毒跡象。大家談道色變,寧願繞遠路,也不敢從這條路經過,為了防止過路行人誤入此道,村民們就咬牙把這條道封了,立牌警示。
直到一日,一個過路的老道士,不顧木牌上那些令人膽戰心驚的話,執意從這條山路走到村子裡,被憨厚的村民發現,急忙端來姜水豆湯,讓他服下,道士奇怪,問他們為何這麼做,村民就一五一十,把近年來村子的慘事說了。
道士聽罷,思索良久。
村民又問他是否頭暈,道士搖搖頭,說自己這把老骨子並無異常,忽地想到了什麼,從包裹里掏出一面銅鏡,銅鏡上面蒙滿了黑乎乎的東西,道士微駭道:「我明白了,這條道路果然有毒物作怪,不過這東西並非常見的那種毒蛇,而是怨念化成的毒氣。」他解釋說,這銅鏡可以吸收穢氣,眼下銅鏡吸收了穢惡之氣,自己才不至於被侵蝕。
村民聞言,紛紛詢問道人可有良方救救村子。
道人將他們攙扶起來,拿出一副羅盤,讓他們領路到一座小山峰,放眼看了半晌,對跟隨的這些村民說道:「你們看這條被封的小道,像不像個漏斗的頸部。」
村民們看了看,點頭說像。
道人又說,這條道乃是方圓之地的陣眼,周圍若有什麼邪氣穢氣,便會流到這個陣眼裡,久而久之,這些邪氣便會成形,如料不假,這條山道必定藏匿了一隻毒物,說完,道人又用手指虛空划著,另一隻手掐著指節,良久又說道:「這怨氣所化的東西,不是他物,乃是一條大毒蛇,大家多準備一些艾葉,人少了不行,凡是村中勞力,都握一把干艾葉點燃,那大毒蛇便會被驅趕出來,到時我請元帥降壇,用無上道法鎮壓。」
眾村民依計行事,浩浩蕩蕩,幾百號男勞力手裡握著一大把艾葉,煙燻火燎,戰戰兢兢來到山道。道人調整著他們的站位,過了一會兒,大地顫抖,一條水缸粗的大蛇,竟然破土而出,腥臊之氣熏得眾人頭暈欲吐,道人大聲喝道:「大家且不可亂了陣腳,這毒物逃不出去的!」
且見他跣足被發,嘴裡念念有辭,這條足有五丈長的毒蛇蜷曲在眾人之中,似乎十分痛苦,道人手握三尺桃木劍,挑起一個符文,擲劍朝這毒蛇身上刺去,毒蛇狂叫一聲,從腹里迸出大量黑氣,掙扎多時才不動彈。
眾人又看到,這蛇腹上居然生了兩條爪子,道人心有餘悸道:「再過些日子,等它兩條後腿也長出來,便會大膽竄入村子作惡,整座大壽山的人,都要被它害死了!」
人老成精的村長問道人:「我們這裡民風樸實,都是厚道之輩,仙長說這地方有穢氣邪氣,不知這邪氣又從何而來?若仙長走後,這邪氣再次聚集起來,日久成形,我們豈不是又要被這毒物所害,還請仙長想個萬全之策。」
道人笑道:「村長果然有遠見,這整個大壽山看似風水不錯,但絕對有死人的怨念作怪,一點點怨念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若我推斷不假,這地下必定埋了無數的死人。」
一句話駭得眾人面無血色。
道人又領勞力們勘測一番,指著一片地方,讓大家挖,挖了數尺,但見骸骨累累,大小各異,成百上千,竟然是一個亂葬坑。
在場之人面面相覷,紛紛說道:「這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屍骨?」
道人嘆氣道:「這些人雖然沒有了血肉,但一看這些骨骸就知道他們皆是死於非命。」
眾人都搖頭不知,那個村長忽地說道:「村口的鄭老太爺或許知道!他都活了一百多歲了!」
眾人紛紛附和,一古腦全涌到村口鄭老太爺家裡,這老傢伙似乎知道大家要來,早早地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裡曬太陽,眾人問起這個萬人坑的事,鄭老太爺只回答說:「我也是在很小的時候聽說此事的,我們祖上並非居於壽山,而是戰亂逃難到這裡的一支義軍,當時這大壽山住著一群前朝的遺民。」
「他們現在呢?」有嘴快的年輕人插嘴道。
鄭老太爺咳嗽了兩聲,又嘆了口氣說:「你們今天不是看到了嗎?」
大家聽了,都低頭不語,原來祖上竟如此缺德。鄭老太爺又說,為了防止這些遺民走漏消息,祖先們血洗大壽山,將這些原居村民一個不留,全部殺死,然後雀占鳩巢,一晃一百多年過去,除了自己這個老不死,後代們全都不知道有此惡行。
「造孽!」道人聽後,連連搖頭,「這些死靈的怨氣聚集起來,用了整整一百年時間,化成毒蛇,找仇人的後代報復,豈非正應了那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那村長拱手求他再次施恩驅散這些怨氣,道人故意哂道:「方才貧道不是說了,這怨氣須一百多年才能化成毒物,到時候我們都成了一抔黃土了,理它做甚?」
眾人聞言,又跪求道人,道人咂嘴道:「也罷,我去找幾個師兄師弟,大家聚在此處,做一場焰口,讓這些亡靈化怨輪迴,事不宜遲,貧道現在去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