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孤旅,金三角所剩無幾的華人血脈

FunnyFr ...| 2017-01-13| 檢舉

在金三角地區,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民黨軍餘部打開毒品的潘多拉魔盒,大半個世紀以來烽火不斷。

民族歸屬強烈的一代毒梟坤沙,一生不賣毒品給中國,只賣給歐美日,二十年前在無奈與不甘中投降緬政府。早在這之前,致力於華人文化保護的鴉片將軍羅星漢懷也歸降緬政府。現在,還是有這麼一群華人血脈,異域孤旅他們端午節也吃著粽子。在光與血的困境中,演繹著華人最後的血性與榮光。

他們生於果敢,這片位於金三角的土地,在清朝之前一直就是中國領土。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果敢地區一個土司自衛隊的四川籍小兵因為驍勇善戰,一步一個腳印,當上了果敢縣的縣長,開始崢嶸初顯,這個小兵就是彭家聲。任職果敢初期,彭家聲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少稅收,愛護部下和百姓,果敢社會進入安定發展時期。

一九八九年,彭家聲與緬政府停火和解,成立民族民主同盟軍,建立了高度自治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擁有自己的武裝和自治政府,相當於在金三角裂地封國,此舉得到其他民族武裝的效仿與擁護,彭家聲隨即成為顯赫一時的「果敢王」。與此同時,彭家聲也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張的第一人。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

在與緬政府停火二十年後,政府軍突然奔襲果敢與彭家聲領導的同盟軍武裝對峙,不久雙方開戰,經過一個月的激戰,果敢陷落, 彭家聲流亡,下落不明。

五年後,已經八十二歲的彭家聲突然出現在克欽特區總部,宣布重新出山,五年的「臥薪嘗膽」,彭家聲在緬政府軍的追捕下多次命懸一線,最落魄的時候和兩名警衛員跑到薩爾溫江邊,整支部隊僅剩幾十人,沒有武器裝備,而後面的政府軍緊追不捨,同時逼迫恐嚇其他民族特區不允許收留彭家聲部。

「可能是老天爺看我還沒有做完事,所以就讓我緩過來了。」戎馬一生的「果敢王」這樣感慨自己的九死一生。

兩個甲子之前的清政府簽約英國,果敢劃歸英屬緬甸。就在一年前,彭家聲說果敢願做克里米亞,但誰會是普京。果敢地區的烽煙再起,彭家聲麾下數千同盟軍與政府軍大打出手,意欲一舉收復果敢,大量戰爭難民湧入中國,而中國的國口也一直開放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13853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