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二孩家庭會越來越多見。但如何讓兩個孩子和平共處,是不少家庭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最近,溫州的潘女士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接到大女兒璐璐的語文老師的電話,電話里說璐璐日前寫了一篇作文,文中言辭很委屈,希望潘女士能夠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
作文如下:
女兒這篇700多字的作文里,滿滿都是責怪媽媽的話:
「媽媽,我想對你說,你愛我嗎?自從有了妹妹以後,我感受到你更愛妹妹了。」「我像一個被全世界拋棄的孩子,為了這一件小事我哭了一整個晚上。」「以前那個懂得給我打扮的媽媽不見了,愛變著法兒給我燒飯的媽媽不見了。」「唉,我真是疑惑,媽媽,你還愛我嗎?走在放學的路上,站在回家的街角,媽媽看不到我再一次淚流滿面……」
潘女士看了這篇作文以後,除了心酸外,「更覺得對於孩子的世界,該好好反省一下了。」
兩個孩子間一定會存在互相嫉妒,但如果父母們意識到孩子的嫉妒心理,積極地去應對,則能夠幫助兩個孩子的關係健康發展。
所謂平等,並不能減少孩子的嫉妒
有些父母意識到了孩子的嫉妒心,努力去保持兩個孩子間的公平,儘量不讓他們覺得父母偏心,但是這種平等,經常適得其反,結果是兩個孩子都不滿意父母所做的決定,對父母大嚷「不公平」。為什麼連平等也無法解決孩子的嫉妒呢?
1、不同年齡的孩子所擁有的權利與責任不一樣。大孩子需要更多的零花錢、獨立的時間,更寬鬆的家庭規矩。如果把大孩子與小孩子的對待方式統一,對任何一方的成長都是不公平的。
2、每個不同性格的孩子對愛的需求方式不同。如內向的姐姐可能羨慕媽媽能跟妹妹多相處,而外向的妹妹可能羨慕姐姐可以獲得更多外出的權利。父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時,那他們的行為顯然不能符合她們的心愿。
所以,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刻意去給孩子同等的對待、同樣的物質,其實是在孩子教育上犯了懶。想要安撫孩子的嫉妒,不應該把他們視為一個整體分割你的愛,不由分說地給同樣大小的東西。當你的行為無法滿足她們的需求,他們就會疑惑你的行為是出自偏心。其實他們需要你唯一的愛,你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們的需求,知道滿足兩個孩子的不同方式。
學會降低嫉妒感的正確方式
1、迎接二寶來臨時,請不要顯得太隆重。得知二寶即將來臨時,一些父母可能會顯得很激動,或是充滿喜悅的告訴大寶。父母的這種喜悅會讓大寶有危機感,「爸爸媽媽那麼喜歡他,不再愛我了怎麼辦?」父母們應平靜地把懷孕消息告訴大寶,跟他說小寶貝以後可能會有些小麻煩,拜託他以後幫忙。則能減輕大寶的危機感。
2、儘量單獨批評。人不是動物,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等孩子懂得事理和自尊心以後,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兄弟姐妹互相最知道對方的短處,誰哪天尿床了,誰撒謊了,誰被父母批評了,互相揭短嘲笑對方會深深地傷害彼此的心靈。因此在一方犯了錯誤又不涉及旁人的時候,要給他製造一個兄弟姐妹不在旁邊的機會進行單獨批評。
3、不要讓比較傷害孩子之間的感情。父母總是希望通過比較激勵孩子上進,或者希望兩個孩子互相作為榜樣彼此進步。但是往往本意是好的,卻起了相反的結果,傷害了兩個孩子的感情。
究其原因,就是父母不停的將兩個孩子拿來比較,這會讓兩個孩子之間有了隔閡,為了爭個優秀,獲得父母更多的喜愛,往往就會產生惡性競爭。所以養兩個孩子最忌諱的就是把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
4、懂得同情孩子的嫉妒。當我們看到大寶在欺負小寶時,阻止後第一個做法不是責罵孩子,這會傷害他的情感。他的嫉妒可能是緣於「我不再是爸媽最愛的孩子」的恐懼,違背父母意願嫉妒弟弟妹妹也讓他感到罪惡,父母們需要做的是向孩子的這種情緒表示同情與理解,可能幫助他釋放出嫉妒的情緒。
不管有幾個孩子,哪個孩子不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我相信,爸爸媽媽愛他們每一個孩子,而且一樣愛!
教子有方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