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聖帝君心咒: 嗡 雲長 拉薩耶 吽呸!
關聖帝君聖號:南摩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大天尊
關聖帝君
關公又稱協天大帝、翔漢天神、武聖帝君、關聖帝君、關帝
爺、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爺、
關壯繆、文衡聖帝、崇富兵君等,民間又普遍稱為恩主公。
關帝即三國時蜀國的關公,姓關名羽,字雲長,蒲州解良人(今
屬陝西省解虞縣)。傳稱,關羽是青龍轉世,豎眼攢眉,超額長
面。及長,身高九尺五寸,鬚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抹
砂,丹鳳眼,臥蠶眉,力敵萬夫。東漢末年,關羽與劉備、張
飛在桃園三結義,情如手足,同謀起兵。初守下邳,為曹操所
敗被獲,待以殊禮,拜為偏將軍,後為曹操斬袁紹之勇將顏
良,以解曹操之危而報答之。曹操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賞賜甚厚。
關羽在得知劉備下落後,即掛印封金,盡留曹操之賜,歸奔
義兄劉備處。劉備建蜀國後,以關羽守襄陽,督荊州事。關羽
大破曹仁於樊城,斬龐德,擒于禁,覆七軍,威震華夏。後因
輕敵中計,敗走麥城,終至被害。
傳其頭葬於河南洛陽關林,其身葬於湖北當陽玉泉山。後世
感其忠義,遂歲時奉祀。道書稱,關羽自玉泉山顯聖之後,遇
鐵缽真人,立法為地衹上將。宋時,應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之
召,現形御前,降蛟斬怪。宋真宗嘉其護國祚民之功。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封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又封為義勇武
安王。元代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初祀為關壯繆公,與
岳飛同祀,各地武廟稱為關岳廟。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封為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元年敕封
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五年(1666年)又加封為「忠義
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勒碑於洛陽關林。自北宋以
後,道教即尊奉關帝為護法天神之一,有稱「蕩魔真君」或
「伏魔大帝」的。民間則俗稱關聖帝君或關帝。台灣省民眾也
有稱關帝為「玄靈高上帝」的。
{分享一則伏魔大帝救贖冤魂一事-}
關帝殿關聖帝君衝破枉死城,法師打枉死城救贖亡魂至法會會場
對民間的影響:宋元之間,關帝是忠義的象徵。明清間,多
有乩壇飛鸞、請關帝降筆著述傳世。《關帝覺世真經》、《關
帝明聖經》和《戒士子文》等在民間廣泛流傳。民眾崇拜關
帝,遠超出道教以關帝作為護法天神的範圍,而是將關帝視作
武神、財神和正義之神,凡是命祿科舉、祛災除疾、驅邪辟
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庇護商賈、通暢財源、決斷疑難等
等,無不祈求關帝。特別是明清的民間秘密會黨組織,更是以
關帝之忠義作為結黨的精神紐帶,入幫會、結弟兄、起盟誓,
均在關帝神像前,焚香頂禮,歃血為證。
明清至民國期間,各地都建有專門奉祀關帝的關帝廟,一些
有規模的道觀乃至於佛教寺廟也都塑有關帝神像或供奉關帝神
位,其香火之盛,類似於城隍廟和土地廟。關帝神誕之日,傳
為五月十三日,另一說為正月十三日。每逢神誕之日,關帝廟
總要啟建祝誕道場。清末有人感嘆其香火之盛,幾「與天地同
不朽」。
民間祭祀關公,經過一千七百年的演變,關公早已脫離《三
國志》裏的關羽,而成具有多元化的神明: 商界守護神:
據說,關公年輕的時候,在家鄉從商,以販賣布匹業。生
前精於理財之道,最擅長算數記帳,曾設簿記法,並發明日清
簿,這是一種清楚的記帳法,即現今一般商人所使用的流水
帳。關公所用的青龍偃月刀,十分鋒「利」,與生意上求
「利」同音,求之獲「利」。一般合夥做生意,最重義氣和信
用,關羽信義俱全,因此被後世商人尊商業守護神,及視他
為保佑人們發財的武財神。
醫藥神:
民間相信,人們所以生病或遭不幸,多起因於鬼怪魔神作祟
所致。關公尊嵩伏魔大帝,民間多前往祈求關公驅魔治病。因
此,在關帝廟常設有藥簽,關公又成醫藥之神。
戰神:
關公是曠世大將,其勇武世所稀有,習武者奉武聖。因
此,歷代尊武聖祭祀,民間亦尚武之人的保護神。關公亦
戰神,軍人的保護神。民間役男前往軍中服役時,亦多前往
關帝廟求香火或靈符以護身。
英雄死後成神,受到人們的敬拜,是中國民間宗教的特
色。但是,古今多少英雄,能像關公一樣流傳民同,世世代代
萬民所祭祀,曆久不衰且有不斷擴展的趨勢者,並不多見。
這是因關公在民的心目中是一位最受崇敬與信賴的英雄神。
讀書人視文昌,與文昌、朱衣、魁星、呂仙合稱「五文昌帝
君」。
佛教認關公的正氣足以護法,特奉護法神,列「伽藍護
法」。
在車水馬龍的中華東路(縱貫路)旁,有著相當歷史的廟宇,關帝殿!!! 正門卻不是開在馬路旁,卻是要繞著小巷走!!
彷彿告訴信眾,歡迎有緣人參拜!!
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寬廣的中庭,保留的不少老樹!! 樹蔭茂密,夏天不失為避暑的地方!!
從正殿門裡向外望,拍攝時間接近中午時分,可見樹蔭茂密,車子停在這裡不怕烈日曝曬!!
根據網路文獻記載 本殿創建年代已十分久遠,據史書的記載,有稱建於明永曆年間,有稱建於清康熙年間,迄今已三百餘年,被政府列為三級古蹟。
所以到底什麼時候興建就已經不可考!!
在中庭的另外一側供奉 "馬使爺" 專門司管赤兔馬的,通常大家都來求子、求財!!
不過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要使用交通工具兩地長距離來回,我都會跪求 讓我的行車平安,還有在車況有問題之前就可以提早發現車況不佳。至今靈驗不已,提供各位參考!! (那裡廟方沒有提供跪椅,老實說跪著有點痛,不過也可以表示我的誠心!!)
石獅子是廟宇少不了的建築美景之一!! 這是公獅子小朋友露出敬畏眼神!!
母獅攜幼子也不失威嚴跟母愛!!
通常廟宇的正前方會用厚厚的木板遮擋住,廟方很貼心的設計可以拿取的方式,避免大家行走時沒注意發生意外!!等到關廟門的時候再把厚重的木板裝回!!
好多赤兔馬!! 網路文獻 根據地方老被傳說本殿於明朝建廟,清朝封為官廟,文武百官幣前來祭拜,後因離府城路途遙遠,加上當時交通不便,因此官府在於府內建檨仔關帝廳供百官祭拜,本廳才交由保舍甲居民管理。
依照我的實驗,輕裝從這裡到台南火車站,走路需要花上45分鐘,如果依照當時的文武百官的穿著,到此祭拜確實有行走跟管理上的困擾!!
大關聖帝君,這也是特別的地方,有大關聖帝君 二關聖帝君 文昌帝君!!
根據網路文獻記載 七十九(1990)年,二月11日第一次信徒代表大會修改章程,關帝廳改為關帝殿。。。。
龍柱用不銹鋼圍起來深怕把百年的龍柱破壞了,這也算是台灣奇觀吧!!
有古色古香的燈籠配上雕龍畫棟,歷史的古蹟真的在這上面可以看出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石獅子
這裡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擁有國樂團,還有國樂團練習場地,據說那是很早以前夜市的場地。不管怎樣來到台南關帝殿一定要來這裡參拜,順便讓愛車在大樹下休息一下!!
從關帝殿的網站節錄一段神蹟
本殿奉祀的關聖帝君,曾多次顯赫神蹟,令地方父老所津津樂道。
據地方父老表示,老一輩的父執輩,每每在深夜時分,偶而可聽聞馬啼聲,據說,這就是關帝爺夜間騎寶馬巡莊的情形,因之關聖殿轄內,治安十分良好。
本殿轄內近幾年來的繁榮,是眾人有目共睹的,加上地方人士,紛紛選上市議員、省議員,地方子弟崢嶸出頭,一般咸認為是關聖帝君保佑的結果。
另值得一提的是,本殿主任委員陳慶飛,早年曾患腳疾,藥石無效,原已對人生失去希望,後經每天清晨、黃昏,前來本殿朝拜,恆心感動關聖帝君,最後其腳疾竟無藥而癒。
陳慶飛主委感激聖恩之餘,決心終生奉祀帝君,本殿改建,陳主委即出力甚殷,陳主委與帝君結緣的經過,地方人士皆知之甚詳。
本殿廟庭左右兩側的古榕,也引為奇蹟之一,右側的兩棵古榕長有鬚根,信徒稱之為龍榕,左側兩棵古榕則無鬚,信徒稱為鳳榕,左右兩側對稱,恰似男右女左隨侍帝君。
關聖帝君為尋回失蹤的下馬碑,多年前亦曾顯赫神蹟。
本殿在日據時代,因兵荒馬亂乏人管理,清皇朝所賜的下馬碑,據傳為台南縣佳里鎮菜寮人,到本地載運甘蔗時,順手運回當作栓牛用石頭。
關聖帝君曾起乩,明示下馬碑埋沒之處,眾信徒依照指示,兩度欲尋回寶物,因指示地點恰位於嘉南水利會輸水渠道的農路中,第一次挖掘時恐渠道崩塌,嘉南水 利會出面阻止而作罷。第二次前往時,當地人以地理師指示,若取回下馬碑,當地地理將敗壞而阻止,因此兩次皆無功而返,殊為可惜。
據佳里菜寮村的父老表示,早年當地每逢黃昏,在埋寶處,隱約可見五彩光環;莫非即所謂的下馬碑寶物?
其他關於廟中事宜可以參照
http://www.kdt.org.tw/p1.asp 關帝殿網路文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