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甲媽祖9天8夜遶境進香即將展將,日來欲參與遶境信眾,手攜代表自已身份的「香旗」過印、過香爐,表示起馬(上路)與媽祖神靈一起遶境。
一年一度的瘋媽祖活動又即將到
三月瘋媽祖,農曆三月二十三號是媽祖聖誕,各地媽祖廟都有慶祝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天上聖母」遶境進香是鎮瀾宮一年中最大且最重要的活動。
今年2016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系列活動,時程已公布。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日子並不固定,都是在當年的元宵節由鎮瀾宮董事長擲筊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與時辰。在整個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動中,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分別有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八個主要的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大甲媽祖9天8夜遶境進香,參與神鑾步行遶境的信眾,自古老輩人士特別重視一些規定,囑咐後輩一定要遵從,駐駕每座廟裡都會持香旗過香爐,勿做出穢瀆媽祖的動作,否則會遭受媽祖處罰。
大甲媽祖神鑾遶境進香沿途,信都會手執香旗,於八日深夜起駕,展開340餘公里步行遶境旅程,活動沿襲百年來,有種不成文的規定,信眾都主動尊從。只要大甲五十三莊(大甲、大安、外埔及后里區)的子女年齡到了16歲,就被列為成年人,會陪同媽祖神輿遶境進香,走9天8夜或座遊覽車或、自行乘交通工具三天都可,不過首需穿上未穿過的內外衣服,吃4天或8天的齋食,這不成文的規定自古流傳至今盛而不衰,然而目前的讀書競爭風氣極盛。學生忙於課業,導致下一代參加遶境銳減。

鎮瀾宮董監事表示,參與媽祖進香盛事的信徒都需潔身自愛,家有辦喪事者不能參加遶境、起駕前需持旌旗到鎮瀾宮蓋廟印再過火,旗代表參與人身份,到每座媽祖駐駕廟裡,都需蓋廟印,表示平安到這裡,起駕後沿途不得有對媽祖不敬之行為,特別不可尋花問柳,向媽祖許願參加遶境就不得變卦,傳說違願就會受罰。
曾有些不信邪的年青人,要參與進香,臨行之際,單純的向妻子吻別,在途中竟然莫有其妙的撞上電線桿,連嘴唇都腫了起來。還有行到途中偷偷去消魂後,竟然昏倒不省人事。並且有偷偷賭博,竟然發生眼睛霧煞煞等,傳說問題一大堆,主要是信徒犯了穢瀆媽祖之舉,沒有潔身自愛所致。
鎮瀾宮希望信徒跟隨媽祖出門在外,抱著虔誠的心參與,即會受到媽祖的保佑,平平安安出門、走完340餘公里的進香路程返家。

另外民眾環保意識抬頭,要求改善宗教活動的放炮汙染,今年彰化縣消防局準備在大甲媽祖遶境彰化時,巡邏和取締違法放炮,環保局將沿路測量空氣品質,找尋明確需改善對象,落實縣府推動以掌聲代替炮聲的政策。
去年大甲媽祖遶境彰化,彰化消防局開出3張未遵守煙火施放法規的罰單,今年將派出2組、10人負責巡邏和取締全縣違規放炮,並行文請警察局配合蒐證取締違法施放爆竹煙火。
民眾過去協助檢舉太晚或太早放炮擾人清夢,消防人員趕到,往往找不到明確對象,「看得到,抓不到」。今年將從放煙火安全距離著手,一般高空煙火施放的安全距離是20公尺,在市區放煙火幾乎不合規定,消防局將優先取締。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鞭炮文化象徵信徒熱烈歡迎,希望攔駕久留神明保佑地方,大甲媽祖遶境時,地方角頭、商人及宮廟放炮最多,「越放越旺,有的人連罰金都準備好了」。
林茂賢說,民俗多是長久累積而成,與環保與保育觀念時有牴觸,強行取締效果不彰,「應以限時、限地以及限量管理炮竹施放」,先加強管制學校及住宅附近,再循序漸進改善。
彰化縣環保局最近在大甲媽祖行經路線擺放大型看板,提醒民眾「愛媽祖,免放炮」,也發送鞭炮音效光碟給彰化各宮廟,官網開放電子鞭炮音效下載。副局長林孟弘表示,已申請空汙監測車跟著大甲媽祖遶境隊伍,沿路監測鞭炮施放路段的空氣品質,「以明確數據勸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