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顯赫-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Pei秀| 2016-04-06| 檢舉

八家將與官將首,兩種雖都列為家將,卻是不同陣頭。

「家將」指司法類神明專屬部將,負責保護主神執行驅逐邪煞、緝拿惡鬼任務,地位相當於人間警察。

官將首原名為八將首,即為家將的首領,相當於陰界中的刑警。

「官將首」掌管刑馬的神祇,如城隍爺、東獄大帝前的護衛,是陰兵陰將的領軍,具有護衛主神及驅逐鬼域的職責

官將首

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昔日流行於北部一帶的廟會,如今已發展至全台, 為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之一。

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為官將首。俗稱(關將頭、八將頭)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為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而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

奉旨庇蔭民間。因此官將首的原始造型為兩個人所扮演,後來由於礙於美觀之故,將其陣容增加為三人,而演變至今日的五人,九人不等。

而新莊的官將首更加上陰陽司公(陰陽判官),虎頭鍘與引路童子一同出巡,為其一大特色。

在廟會中正式扮演官將首者,必先齋戒數日,即不近女色,不食葷食,以表誠心。身、口、意要三清。

出巡時,面畫臉譜(底色分為青,紅,藍--------等色),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方可出巡。有別於八家將與八將。

以動作之分別與不同:

八家將的動作陰柔,而官將首的動作陽剛。

(八家將為文差、武差、謝將軍、范將軍、甘爺、柳爺、春、夏、秋、冬四季神所組成)。

(八將 則分為青山靈安尊王的部將,及霞海城隍爺的部將兩種)。

故民間鄉里一見開面的人,就直呼八家將,實為以訛傳訛之舉,應加以判別區分。

官將首出巡時,每逢廟壇,必定敬拜該廟主神,動作十分精采,頗具有可看性。

正統官將首不常見於一般的出陣,接駕的場面。

新莊每年五月初一的新莊大拜拜,除地藏庵官將首外亦聚集許多官將首的團隊。

而又以中港區的較為突出,而且有信徒(兩公里之遠)延途下跪求平安與祭解之盛況。

是不同於一般的官將首,是有保平安與押煞及保駕的性質。

故官將首所到之處皆有民眾熱烈夾道歡迎。

其實,官將首由增損二將軍化三尊已是特例,但有其特殊原因和具說明性的地方:

◎三人較二人較容易有陣形的變化。

◎二人長短兵器不同演起陣式來不易配合,不具協調性。

但以其特性:

◎損將軍和其分身多以對角方式變換陣形。

◎不僅動作上,在面譜及兵器上具相似和對映性。

◎面譜的顏色不同只為分辨左右,其線條則與八家將、八將,有不同之處,但不管面譜如何變化,服裝上仍保留為原色。

所以,只能說至今其他的團體,並沒有把握住原官將首的內涵。

另外,今天分為五人的團體以中尊為指揮者,為中央將首,另為東西南北四方,並不正確。

因為,官將首實為地藏王之護法,是地藏王所收之妖怪。

(魑魅有專指的妖物,只能說是為害的妖怪而已)

更非隨便的王爺、瘟王之部下,故更無東西南北中五方之說。

其以中尊為指揮者,但並不是以中為尊,而是陣形變化的考量,沒有尊卑的問題。

◎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的除了動作陽剛與陰柔的分別外,在步伐亦以傳統戲曲中的「鬼步」為基礎改良,故以踮著腳步方式來走,二虛一實,這是其與八將一貫的特色。

時下有些藝陣,如有些名為十三太保的藝陣亦用同樣的步伐,有些不貼切。

◎新莊地藏庵所保有的不只是官將首的傳統內涵和意義,並且在儀式上維持傳統。

在文武大眾爺出巡時,以傳統的「喊班」儀式,點校眾兵將,類似古代大軍出征之授印與點校,更是新莊地藏庵的特色。

今日許多團體甚至沒有傳統的開光儀式,更沒有請神護身的程序,更失去了其中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4/node10067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