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HONDA Accord的光輝歷史

ACCORD是本田長青車系之一,

首代面世於1976年春,推出的意念是在四輪車的生產線中,

開發一款比CIVIC更大更具性能的中型車系。故此廠方便以CIVIC HATCHBACK作藍本,

推出首部ACCORD HATCHBACK型號。翌年秋,眼見四門房車市場急速發展,

以及車廠一向缺乏此層面的車型,因此車廠再將ACCORD車系作出修改,

以ACCORD SEDAN名稱正式面世。

直至六代以後,ACCORD車系更作出重大的革命性變化,

為符合歐美及部份亞洲地區的市場策略,本田為ACCORD設定了出口版及本土版兩類,

前者以更大的車廂及寧靜的V6引擎,營造出契合予行政人員使用的ACCORD房車,

後者則保留日本工程師傳統的汽車設計手法,以突顯ACCORD高性能房車的一面。

尤其是由六代開始追加的EURO-R性能版本(1998 ~ 2002),

紅頭VTEC引擎配以五速密齒比手排檔設定,深受喜好運動性房車的車迷喜愛。

在台灣市場中,從第三代Accord以進口身分引進後,立刻掀起了旋風,

佳評如潮的消費者反應讓第四代Accord開始於台灣當地組裝生產,隨著年式更新的第五代、第六代之後,

第七代Accord藉由著HONDA Taiwan成立後推出,自1986年共五代的努力耕耘,

讓Accord於台灣成為擁有紮實根基的中型房車車系。時至今日,經過八代目的變化,

ACCORD可說是歷代HOND中最多元代的車種,先後推出過HATCH BACK、COUPE

甚至WAGON型號,以全面顧及各階層的使用者需求。

CIVIC Type-R的試腳石

踏入i-VTEC年代,本田的B系、H系引擎已相繼被淘汰,

餘下的運動型四氣缸引擎就只有K20A及F22C兩款,

自DC5及EP3推出後每公升輸出達110匹的紅頭引擎一直肩負起本田前驅跑車的地位,

亦由於新世代K系引擎不論在性能及環保上均能符合運輸省的要求,

故02年推出ACCORD EURO-R時,起用K20A引擎作動力的配搭更是呼之欲出。

雖然K20A先天已有220匹的不俗輸出,但原來由01年DC5 R、EP3至07年出廠的FD2,

K20A引擎亦作出相當的進化,大家若仔細比較DC5、EP3與及FD2的K20A引擎,

DC5 R和EP3的Throttle body是位於四個生氣管道的下方位置,

空氣流程是必須由下至上才能吸入至引擎燃燒。

至於FD2的引擎,廠方為求縮短氣流流程,而將Throttle及生氣歧管並排而行,

讓空氣能順暢而直接地進入引擎門。但其實早在02年尾推出的EURO-R年代,

HONDA已有意將此吸氣系統作出修改,故此橫置式的吸氣歧管,

早已運用於EURO-R上進行測試,此件新編排的波牙比率,EURO-R與FD2亦大致相同,

因此EURO-R亦可說是四門版CIVIC Type-R的試腳石。

持續進化中的VTEC引擎

VTEC眾所周知是透過改變活閥的昇程從而優化引擎的運作效率,在以往的VTEC引擎裡,

當轉速達到所謂「VTEC POINT」時,盤頂的氣門搖臂便會因油壓而強制鎖定,

令凸輪軸切換至運作於高角度的凸輪山部份,作用角和昇程因此而獲得變化。

由於活閥的開合和伸延性都得到改變,引擎便會彷如突然更換上高性能凸輪軸一樣,

因此on cam時傳統的VTEC引擎便會具有突然的加速和衝刺能力,成為VTEC引擎引人入勝之處。

在i-VTEC引擎推出後,

不少鍾情於舊款VTEC的車迷都批評新引擎失去了on cam時那份衝刺感,

其實主要原因是新款i-VTEC除了具有以往的VTEC技術之外,更增設了VTC的技術,

這款因應引擎負苛而改變凸輪軸轉速的技術,能同時間地為活閥的開合時段作出修正,

從而令引擎的吸、燃、爆、排四個衝程的運作更準確,達到低燃耗及排放的效果。

因此引擎在on cam時馬力的跌蕩感便相對收窄,加速能力和扭力提昇自然相對地線性。

在CL7R的K20A引擎中,

引擎規格亦與DC5R及EP3的86.0mm x86.0mm口徑衝程完全相同,

在11.5的壓縮比設定下,引擎馬力在8,000rpm時能爆發出220ps馬力,

但相同的21.0kgm扭力卻相比於前兩者提早1,000rpm產生( DC5 R、EP3 21.0kgm /7,000rpm ),

這方面正是K20A引擎在修改後的明顯變化,亦是EURO R扭力充裕的主要原因。

在i-VTEC年代,K20A引擎已全線將點火系統更換為直接點火裝置,

其優點是將電腦傳送的電流訊號傳遞至引擎盤頂上的獨立電點器中(Coil),

Coil再將電流倍大傳導至火嘴上。改用獨立Coil的好處自然是傳導快而準確,

令K20A在燃爆衝程中有較理想的發揮。

而日本多間改裝廠亦不約而同地針對K20A引擎開發強化Coil產品或其他配合零件,

目標是進一步強化原裝以外的更高工作效率,以發揮K20A引擎最佳性能。

原廠的封印

以往ACCORD都有參予JTCC,BTCC甚至現今的WTCC賽事,

但可能由於車身偏重及沒有改裝電腦的配合下,

東南亞和日本房車錦標賽裡,都較少見到ACCORD的蹤影。

由於HONDA希望ACCORD的高級房車形象得以保留,故此手排版本只設定在EURO-R身上,

此外更以IMMOBILIZER系統封印著CL7R的原裝電腦,令一般改裝商無法解破此系統作ECU TUNING,

因此在繁複的ECU TUNING手法下,車隊只能選取改裝零件較充裕的DC5R及EP3。

此外即使是HONDA的御用改裝商MUGEN,縱使CL7R是使用K20A及六速密比波箱,

但大部份能共通使用的機械零件在CATALOGUE中亦只列明供DC5R及EP3使用,

只是開發一些基本的STREET TUNE零件,由此可見HONDA車廠對封印CL7R的決心。

而與本田息息相關的另一家改裝商SPOON,

由於與HONDA沒有直屬的關係,故此對於本田車系的改裝沒有太大的限制,

加上SPOON了解到ACCORD的雙搖臂及多連桿的懸掛系統設計,

較DC5R及EP3穩定和容易降低車身,故此特別開發競賽版的CL7R參予賽事。

在2006年,SPOON更帶同自家改裝的ACCORD EURO R

與混能版的LEGEND參予日本及國外舉辦的24小時耐力賽,

以實踐及累積有關開發EURO-R各款零件的數據。

Accord 性能版本 Euro R

Honda Accord 車系可分為三大類,美規,歐規以及日規。

名稱雖然相同,但是外型跟引擎卻都有所不同。

然而,搭載 HONDA 特有的 DOHC VTEC 引擎的版本,才是重點。

歐規 Accord 中,1998 年推出第一代 Accord Euro-R 代號CL1,

這是第一次將 H22A DOHC VTEC 放在 Accord CL1內(之前 這顆引擎僅放置於 Prelude 車系內)。

在歐洲排氣的規制下,最大馬力為212/7200rpm,最大扭力為21.9kgm/6700rpm,五速手排設定,

0~100km/h 6.9秒,極速227km/h,這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強悍的 Accord,又被稱為「歐洲Type-R」。

加上運動化空力套件、Recaro座椅、Momo方向盤、鈦合金排檔頭的粧點,

使得歐規Accord Type R頗受好評,甚至以逆輸入方式回銷日本。

第二代Accord Euro-R 代號CL7(為第七代歐規雅閣),其火熱性能與Type-R如DC5、EP3不分高下,

相比上一代Euro-R CL1,CL7在成熟程度和機器結構都有長足進步,

包括由過往與F20B引擎關係密切的H22A轉變成K20A,配置六前速手動變速箱,

加入的i-VTEC系統可作3段氣門行程轉換、吸排氣側配活瓣正時等,同時修改吸氣行程,

比DC5及EP3的生氣歧管設計得更筆直,減低吸氣風阻,

即使在引擎容積改變為1,998c.c. 情況下仍有220ps及21.0kgm的輸出。

從2006年至2008年均被評為是最快的前驅行政轎車。

在日規 Accord 車系中,原本最強的是SiR-T車款,搭載的引擎是 2.0升DOHC VTEC(F20B)引擎,

最大馬力為200ps/7200rpm,最大扭力為20.0kgm/6600rpm,雖然已經很強了,

但是跟歐規的 Accord Type R 還是有差距。因此Honda在 2000 年,Honda 推出了 Euro-R 取代 SiR-T。

大家都知道,Honda 的性能款一定都是掛上 Type R 的,但為何Accord Euro R不採用「Type R」的名號?

因為要掛上 Type R,那麼車子的定位一定絕對是道路競技版。以日本推出之NSX Type R、Integra Type R、Civic Type R來說,堪稱道路競技版,而 Accord Euro R 動力性能版本雖然性能強悍,

但競技風格仍不及前三者,因此僅採用 Euro R 的名稱。

日規 Accord Euro R 引擎採用的是2.0升直列四缸DOHC i-VTEC可變汽門引擎 K20A,

搭配六速手排變速箱,最大馬力220ps/7200rpm,最大扭力為22.5kgm/6700rpm,

而且還符合了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超低排廢ULEV」標準。

本車配備有:

運動化全車空力套件、Recaro製兩張前座桶型賽車椅、Momo跑車方向盤、

鈦合金排檔頭,車室內的黑色內裝,並且搭配金屬飾板與門檻及油門/煞車踏板,

還配置了215/45ZR17的大尺碼低扁平比跑胎及新款鋁圈................,

這代表未來本田將在歐陸追加的歐規Type R行頭水準也將隨著日規Euro R一併升級。

而日規Accord車室配置則維持美/歐規車系大同小異的格局,

2.4升車型提供了DVD視聽娛樂系統與GPS衛星導航裝置(加入全新的語音辨識介面),

而且可以選配左右獨立控制的雙區恆溫空調﹐此外首度引進的側邊防護氣簾,

也讓七代歐規Accord擁有共六具防護氣囊,而日規獨走車系更配置了長條型油門踏板,

更利於性能迷的跟趾動作;全車系售價介於199萬-271萬日元之間!

屬於HONDA Accord的光輝歷史

史上唯一20次入選全球最激烈汽車市場—美國之年度十大名車,

更是第一輛進入底特律博物館陳列之日本車款(四代Accord),

也是第一輛在美國當地生產的日本車、

從1982年至1996年連續15年,蟬連了北美銷售冠軍、

同時也是第一輛成功開拓中國市場的日本車................等,

這些正是HONDA Accord於全球市場多年來用心經營創造的豐功偉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9780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