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Honda經典性能之作,
只為賽道性能與操控而生的雙座敞篷跑車 S2000
S2000註定就是曲高和寡,
原廠設定目的也是這樣,只為了慶祝50週年生日,
在價格不能太高前提下、用本田所認為的方式進而打造出來滴雙座敞篷小跑車,
至於為何要選擇雙座敞篷小跑車?因為1963年的T360是本田的第一部汽車,
不過T360屬於小貨卡,同年誕生的S500才是HONDA進入四輪的代表作,
所以本田才以這樣的設定來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
這車天生就是不會有太多人欣賞,也不需要,
但本田很夠誠意推出了S2000,之所以說很夠誠意,因為放眼600萬日幣以下的車款,
你很難找到或者說根本找不到有車廠為了單一車款去設計專用車架、專用底盤、專用引擎,
所以如果只單純的以一部2000cc雙座小跑車來看,大部分人會覺得她太貴了,
但如同前面說的,S2000註定就是曲高和寡,
能不能體會本田技研灌注其中的理念,
那就是購車者的個人問題了。
如果只要外型取向、豪華內裝,
S2000擺明不適合這類人,甚至本田只給她唯一的6速手排設定!
S2000賣的好不好對本田一點都不重要,就如同NSX。
如果有看頭文字D,仔細想想拓海面對神之手的戰役,
其實這裡面隱含了作者本身對於S2000的尊敬,不曉得你看出來了沒?
AP1跟AP2的最大差別在於F20C與F22C,
F22C稱得上F20C的平易近人版,無須開啟VTEC就頗快了,
但他不再是9000轉斷油,因為這個原故,AP2是沒辦法2檔破百,
此外,F22C在VTEC作動後的動力小遜於F20C,S2000簡直就是專門跑場地用,
熱愛此道的人F20C會比F22C更棒,但熱血度低一點的人倒是比較合適F22C。
在底盤方面AP2也比AP1沉穩一些,AP1是很神經質的,
此外在底盤方面AP2也有更多的強化,
日規所謂的100~200,就是依年份而出現的小小差別,
比如AP1-130等同於美規2004年AP2,
AP1-130是日規不小的分野,
因為頭尾燈不同、前後保桿不同、內裝也不大一樣,
簡單說來就是看外型她是美規AP2但卻是2000cc引擎。
臺灣早些年引進的大概可以歸類為AP1-100,
最明顯分野的就是他的軟蓬後窗是塑膠的。
日規剛推出的S2000 TYPE-S不大等同於美規S2000 CR,
CR快要接近比賽車了,TYPE-S起碼還有音響跟電動軟頂,
本田真的很怪異,S2000如此先天體質竟然沒有衍生出TYPE-R,還只是TYPE-S呢,對照起FD2真是有趣極了。
不論S2000 TYPE-S或S2000 CR,這都會是S2000最後一款了,改款不大可能,直接停產吧!
S2000絕對是20世紀結束前,最後一部以20世紀科技打造出以操控做為唯一依歸的車種,
進入21世紀後,只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子配備,就連2006開始S2000都已經配備VSA了呢!
對於這樣的一台車,你能說甚麼呢?
沒有電動椅、沒有中控鎖、沒有恆溫、沒有電視、連方向盤高低都不可調整,
但卻能做到處處是樂趣,踩下油門的當下、換檔放離合器的當下、轉動方向盤過彎的當下‧‧等,
無一不是開車最原始的樂趣,用心體會她的底盤、懸掛、車架、引擎、變速箱,
也許你會發現這樣一部滿載本田技研的誠意、信念與賽車歷史的好車,實在太便宜了!!
S2000的設計與工程理念是要傳達出真正的賽車性能與操控精神
S2000是於1999年正式問世,
而專屬於賽車手偏好的S2000 CR則是在2007年推出,
擁有拉風十足的外型,但道路性能堪稱當今HONDA車系之冠,
且其純粹瞄準性能的產品取向,被不少性能車迷奉為瑰寶,
當初發表時HONDA北美公司的執行副主席John Mendel形容S2000這輛車,是比性能迷更狂熱的性能迷所設計。
S2000登場以來曾經創下不少話題,
因為本車除了是Honnda第一款採用FR設定的雙座敞篷跑車,
其超高出力效率的高轉型直四引擎和50:50的車體前後配重,
更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強悍性能和駕駛樂趣。
早在1995年以SSM概念車型態出現,並在HONDA創廠50週年推出先行量產車的S2000,
可是承襲名車S500/S600/S800的優良血統、同時導入更多新技術的雙座敞篷FR跑車,
根據日本Honda原廠表示,S2000從1999年4月正式發表問世以來至2008年12月底為止,
在這9年當中在日本國內就創下了2萬部的銷售成績,在全世界更售出了超過11萬部的成績,
且具原廠統計2008年三月底時當地尚有17736輛S2000仍在道路上奔馳,
可見得S2000在日本消費者心目中依然是值得收藏的跑車。
而2008年縱使歷經景氣低迷,但S2000在日本銷售卻比2007年成長23.2﹪,達1228輛,
因此當HONDA決定停產S2000時,最後一批的車主都覺得賺到了。
S2000的最初
S2000的祖先可以追溯到60年代的S500,S600,S800這三部車,
其實這三部車都是前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Roadster,而它們都是本田汽車草創期的量產車,
因為改款的關係所以有換不同的引擎(分別搭載500C.C.,600C.C.,800C.C.的引擎)。
這三台車的引擎排量雖然都不滿一公升不過分別有50,60,75匹馬力的輸出,
也就是其引擎都幾乎達到每公升100匹馬力的輸出,
以60年代一家剛投入汽車製造的廠商算是相當不簡單,
當然每公升100匹馬力的輸出不只在60年代驚人,
就算今日的量產車也罕有達成的,
而S系列的Roadster在70年代初停產。
S系列的Roadster代表了本田草創初期的高超造車技術,本田一直有意復刻此車,
本田曾在94東京車展展出一款SS2000的概念車,就預告S2000的誕生,
SS2000後來又展出兩次修改版本,最後在99年S2000終於誕生 05年引擎擴大2.2升,
07年推出TYPE-S版本。
對S2000的激賞
美國版「人車誌」編輯部有一個共識,他們認為世界上最棒的手排變速箱來自S2000。
這裡所說的世界最棒,自然是擊敗了PORSCHE、FERRARI等對手。
試想,這部售價不貴的日本車何德何能?(在美國,新車售價約台幣一百萬)
重點在於,操作S2000的變速箱是一項挑戰,
它的檔位極為接近,六個檔位的柵位間距近如薄片,
每次移動一次檔位,全身上下都不得鬆懈,
你必須要小心監督全身的肌肉,繃緊神經專注在換檔這件事情。
操作S2000是一項精密過程,即使不是開賽車,自己也好像變成了專業車手,一絲不茍。
面對Honda S2000的停產
自1999年上市至今,
Honda S2000不僅獲獎無數,更在全球64個國家賣出超過110,000輛,
可惜的是,再漂亮的成績也不敵這波金融巨浪,本田宣布現行款S2000為Final Model,
這部風光多年的Roadster,也難逃走入歷史的命運。
繼宣布中止新一代NSX開發案之後,關於S2000也在2009年退出產品線,
相信是令所有Honda車迷在得知不玩F1之後,最讓人震驚的消息。
當然,全球景氣亮紅燈是至關緊要,不然Honda亦不會輕言退出F1、終止NSX研發計劃,
在無法開源的情況,唯有節省小眾性能市場的支出,企求渡過此一難關。
面對S2000戲劇性的退幕,
其實S2000的登場也相當戲劇化,當初是為了慶祝Honda創廠50週年紀念,
在1999年以限量的方式推出這款雙座敞蓬作品(AP1),
搭載代號F20C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
最大出力達250hp/8300rpm、22.2kgm/7500rpm,
每公升排氣量輸出達125hp已是廠車水準,
不論在當時或現在都是令人傻眼的強悍數據。
光有夠力心臟當然不足以構成經典,
採FR配置的S2000擁有完美的前後50:50車身配重,
從頭到尾無一不為性能而生,獲得媒體及全球車迷的一致好評。
要形容S2000在台灣車市的狀況,「物以稀為貴」將是最貼切不過的形容詞。
早在由南陽代理Honda的年代,曾經引進一批「總代理車」的AP1 S2000,
這些'01年左右的車至今仍有百萬等級的行情,
不過在總代理量不大的情況下,S2000的抗跌行情原就不俗,
如今停產消息傳出,這批總代理車的行情恐將不跌反漲,
只不過決定S2000車價的因素除了年分外,
車況如何更是重要,車況好的價錢將上看110/120萬左右。
除了中古市場的S2000外,貿易商也是車迷滿足擁有S2000的最佳管道。
透過貿易商的最大好處是年份較新,大多為改款後的美規AP2車型,最大出力為237hp/22.4kgm,
線性的出力更為實用,但就開車的爽度而言仍不及能拉轉至9000轉的AP1!
AP2的年份從'04~'08年,
行情約從120~160萬不等,這個價格是指已在國內市場流通的價格。
倘若是要進口最新的S2000,離岸價格為34,995美元,
S2000 CR則為36,995及37,995美元(有無空調的價差),
換算台幣後(1美元:34.565台幣)分別約為121、128及132萬,
再加上關稅、貨物稅還有天威難測的驗車費用,
一台S2000弄到合法掛牌上路200萬的預算肯定跑不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