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和BMW兩大名牌的恩怨史!!!太有趣啦!!!

Jacky W ...| 2017-01-15| 檢舉

之前先是看了十大創意廣告,後來又看了ST裡二代大副LN爺爺和Z.Q的AUDI廣告

心想:AUDI廣告裡怎麼一直刺BMW呀??不過刺的很好笑就是了XD

後來找到這篇文才知道前因後果

內容轉自>>>http://auto.163.com/13/0317/10/8Q5OD1R700084TV5.html%20

****************************************

奧迪寶馬鬥嘴 一場雙贏的遊戲

網易汽車3月17日報導

最近,長安福特推出的翼搏非常隱晦的吐槽昂柯拉,抓著對方售價大做文章,定位稍高的昂柯拉不屑回應,但這一事件還是給雙方都帶來了好處,長安福特的高性價比得到了廣泛傳播,昂柯拉的知名度同樣水漲船高。

品牌之間互相掐架在國內確實非常少見,加多寶和王老吉算得上頭一份,但王老吉那宣傳造勢水準實在跟加多寶不在同一水平線上,何況還站不住理,這樣的掐架沒啥看頭。

要說掐架,還得看國外品牌,互相吐槽都那麼有創意,讓人大呼過癮,比如三星幾年如一日的吐槽蘋果,再比如天生的冤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更少不了互相看不順眼的奧迪和寶馬,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下這倆品牌的掐架史。

怨起2006 四處挑釁的寶馬

雖然後來似乎是奧迪更愛挑起事端,但最初的好戰分子確是寶馬。

早在2003年,寶馬就開始了自己四處挑釁的生涯,最初的目標是賓士和捷豹,但這二位自恃高貴身份,沒有任何回應,讓寶馬唱了出獨角戲。

一輛豹紋寶馬正在追逐一輛斑馬紋賓士

小豹子被寶馬嚇得掉頭逃跑,這不科學啊

三年後,寶馬捲土重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選擇了當時與自己尚不在同一檔次的奧迪。

寶馬有沒有後悔?

總有人質疑奧迪的豪華車,但有句話這麼說,「看一個人什麼檔次,關鍵看他的對手是誰。」在車的世界,同樣如此。

2006年,奧迪的品牌地位離寶馬、賓士還有一大截,寶馬、賓士在宣傳過程中都盡力避免與奧迪聯繫上,而奧迪正努力提升自身品質,死皮賴臉也要跟前面兩位搭上關係。

寶馬居然在這時像奧迪挑事,與其說寶馬拋來的是燙手山芋,還不如說是一枝誘人的橄欖枝。

順藤而上的奧迪出色的回應了寶馬這次挑釁,這一場戰爭之後,這兩位就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奧迪開始時不時拿寶馬尋開心,而寶馬也不得不全力迎戰,畢竟群眾的呼聲那麼高,怎麼能讓粉絲失望?不知在此後的多年中,寶馬有沒有為曾經挑釁奧迪而後悔?

http://auto.163.com/photoview/58SE0008/155765.html%20

奧迪嘗到了甜頭,寶馬也不算太吃虧,兩者的聲威都水漲船高,於是,這兩位一發不可收拾。

奧迪嘲笑寶馬沒有Quattro全時四驅,轉彎穩定性不佳,容易飛出去,寶馬鄙視奧迪有Quattro也別太得瑟,免得撞車。

沒Quattro,掉溝裏就是你的宿命

有Quattro也別太得瑟,分分鐘你就撞樹

在視頻廣告中,寶馬嘲諷奧迪不懂駕駛的樂趣。

http://auto.163.com/13/0317/10/8Q5OD1R700084TV5.html

奧迪廣告-踩著寶馬 奔向奧迪

至於把自家巨幅看板掛到對方展廳頭上的事,那也不是不可以的。

http://auto.163.com/13/0317/10/8Q5OD1R700084TV5.html

St. Monica看板之爭

相互吐槽這麼多年,最著名的還是2009年,加州桑塔莫妮卡大道上的那場無聲戰爭,具體過程如下圖集。

http://auto.163.com/photoview/58SE0008/155764.html#p=8Q1EE33T58SE0008

4年過去了,這次掐架依然被譽為看板界最佳行銷案例。

曾經有國外媒體發起投票,在這場戰爭中,最終的勝者究竟是寶馬還是奧迪?結果雙方支持者勢均力敵。

這道題缺了「雙贏」這個選項。寶馬和奧迪顯然都從這場看板之爭中獲益匪淺,粉絲搖旗吶喊,媒體爭相報導。儘管奧迪被寶馬反將一軍,但表現同樣精彩,無礙形象,而雙方的知名度卻在這一來二去的爭鬥中節節攀升。

奧迪北美公司還藉助社交媒體進一步擴大了該事件的影響力,與社交媒體巧妙結合,傳統媒體也有春天。

一場雙贏的戰爭

當翼搏在廣告中攻擊昂柯拉時,國內廣告圈人士大多不屑一顧,並且對翼搏多有指責,嘲笑其山寨低端,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這是一場雙贏的戰爭。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往往更容易引發話題,而雙方的知名度也在這個過程中節節攀升。

但是,掐架的雙方一定要具有娛樂精神,這樣的掐架,目的並不是置對方於死地,而是為了擴大影響力。品牌不應該高高在上,與消費者打成一片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比如微博行銷中人人稱道的MINI中國(微博)和杜蕾斯。缺乏娛樂精神可不是件好事,比如一向「認真」的馮小剛某天忽然對「屌絲」這個詞發起攻擊,結果,真是非常慘澹。

被惡搞不是壞事,遠到新版還珠格格,近到新版笑傲江湖,在觀眾們的連番惡搞中,反而收視率節節攀升。

這就是一場消費者喜聞樂見的遊戲,放鬆心態,好好玩,但千萬不要觸碰道德底線。

翼搏開了個好頭,我們也期待,國內品牌能發出像寶馬奧迪一樣有創意、有想像力的進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9586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