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的車真的適合你嗎?如何做到理性消費
這篇文章也是應一個朋友的要求寫的。從我個人手中推薦的,到最後朋友買到實車的,也不下十來輛了。個人對買車來說還是有一套相當成熟的理論的,今天我將寫一系列的文章,教大家如何做一個聰明的買車人。
市場上的車輛種類繁多,如何挑到最適合自己的車才是最關鍵的,我個人將結合我個人的購車經歷以及幫助朋友買車的經歷,將為大家推出一系列的文章,購車寶典,將為大家講述如何從選車,4S店談判,到售後維修等一系列的知識。
今天將進入第一章的內容:如何選擇自己合適的車。
在這篇文章開始前,相信大家已經看到有關不少的汽車導購文章了,朋友親戚推薦,泡論壇等方法,大家也有了一套自己的選車方法。當然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選車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車才行,不要總是人云亦云的選車。在選車前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是我買車,而不是我朋友買車。
朋友推薦固然可以參考,但是深入思考一下周邊的朋友都開過這些車麼?遇到的問題多麼?他的車經常去修理廠偷著修車,但是他還是像你推薦這款車怎麼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是像凌雲那樣等到選車失敗了,然後成為汽修專家,去為自己維權?……
這篇文章我將我個人的買車方法推薦給大家,有些觀點看似很奇葩,但是等到用的時候真的很實用。
買車第一步:嚴格控制預算。
想必大家都看過一個笑話,一個人,想去買自行車,然後不斷的比較,最後回去買了個勞斯萊斯。
這個笑話其實就是高速我們買車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控制預算,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車。沒有預算就談買車,純粹就是扯淡。
舉例:我買車的預算是15萬元,但是除去裸車的費用,保險,附加,商業險等,可能會花去兩萬左右。我實際的最終買車預算只有13萬,也就是說裸車最貴不能超過13萬,這個就是一條紅線,一定要把紅線定死,否者後悔的將是自己。然後下一步就開始準備選車了。
買車第二步:找對自己的需求。
了解自己的需求是買車最重要的一點,並不是越貴的車就越好,適合自己需求的車才是最好的。
我最近鍛鍊身體,經常去操場跑步,我有一雙九百多的耐克跑步鞋,帶氣墊的。平時走路的時候很輕鬆,可是跑步的時候雖然減震很好,但是跑步超過五圈的時候就開始磨腳,每次跑步腳上都起泡。後來我去一個賣回力的鞋店,花了四十元,買了一雙回力的跑步鞋。非常普通的一雙鞋,平時走路沒有任何減震,感覺腳就像是貼在路面上走道一樣,可是跑起步來就非常輕鬆,跑上十圈,腳都不會因為磨鞋起泡。
原諒我囉嗦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道理。選對屬於自己的車,其實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下面我將用我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選車:
首先列一個表格
按照此表格,加權打分。
好了,今天的主題暫時寫到這裡,下面我將談談對買車的幾個關鍵詞進行分析。
一,安全性,現在幾乎賣的好的幾乎都是四星級以上車了,所以不必擔心什麼安全性會怎麼樣,在重大碰撞中防撞鋼樑起到的作用可以使忽略不計,你所需要考慮是如果提高自己的駕駛技術以及如何文明守法的駕駛。這才是最關鍵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的減少事故的發生。
二,舒適性,我認為大多數家庭應該改首先考慮的是這個因素。畢竟車是用來開的,如果一輛車動力和油耗都非常優秀,但是坐著不舒服。那他能是款優秀的車麼?
三,動力性,我現在看幾乎所有的汽車網站都在測試什麼所謂的動力性,比百公里加速什麼等毫無意義的數據。我問下各位朋友,你們會用自己的車百公里加速麼?比如看網站上經常這麼寫,舉例子來說這款車百公里加速11秒,這款車加速10.5秒,就說10.5秒車比11秒的車動力要強。我感覺看著都可笑。相差0.5秒您能感覺出來麼?車買來時用來開的,而不是用來飆車的,所以買車動力夠用就可以了,不必在乎什麼百公里加速等毫無意義的數值,動力夠用,我的理解是如果遇到情況想超車的時候能超車,而且開車開的很輕鬆這樣的發動機就算動力夠用。
四,油耗,這個應該是所有買車的人都關注的,影響油耗的因素有很多,汽車上貼的油耗數值只能起到參考作用,並不具備指導意義,只要自己喜歡車油耗不要和同級別的車差的太離譜就可以了,相差一個油耗以內的我認為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你的駕駛水平太差的話,即使你開在省油的車,也是相當費油的,所以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是最重要的。
五,保養,這個應該是很重要的考慮。買車就一定要考慮後期維護與保養,比如某些型號的汽車,雖然不可否認的是十分省油,但是後期保養費用要相對於同級別的車要高很多,這些保養多出來的錢足夠那些省下了的油費了,所以無論買什麼樣的都是有利有弊的。(未完待續……)
買車用車不想被忽悠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