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裝備中最和我們貼合,最私密的應該就是騎行手套了。十指連心,傷到有多痛你我都懂。
研究表明,在大部分的摩托車事故中,我們的手部是第一個接觸地面的身體部位,無論是停車場上低速摔車,還是在賽道上以160公里以上的時速發生的事故。
是否選擇正確的手套決定了你可以在摔車的第二天正常開始工作,或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需要一個「保姆」來照顧你的衣食起居。
摩托車手套與一般手套不同在於,摩托車手套在手掌內側會有防滑設計,手背處有擋風和保護模塊設計。從材質上劃分,有織布、真皮的區別。從用途上分,有公路、越野、長途的區別。從適應溫度上分,又可分為冬季、夏季、春秋。從型製上分,有長款、短款的區別。
我們來談幾個決定手套選擇的關鍵點:
1 、合手
一雙好的摩托車手套應該像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貼身,他們必須緊貼皮膚,同時又不能緊到阻止血液的流動。手套必須完全包裹住手指,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的空隙。如果手套裁剪不夠貼合,很能會在脫手套和長時間穿戴的過程中造成不適,甚至會磨破皮膚。
長手套(手套下半部分延伸到手腕之上)是最好的手套樣式。因為這種樣式不僅能夠保護手部,也能給脆弱的手腕提供額外的保護。
2、耐磨性
耐磨性是另一個關鍵點。摔車時,手和地面的摩擦強度幾乎和直接把手放在砂輪打磨機上打磨是一樣的。母牛皮是標準的,也是長久以來一直被使用的增加耐磨性和保護性的手套材料。有些高性能的手套會使用羊皮來提供額外的支撐性和舒適性,或者使用袋鼠皮(袋鼠皮的撕裂抗性達到普通牛皮的10倍以上,重量也相對較輕)。
3、護墊
護墊有多種作用:摔車時可以吸收衝擊力,尤其是手背部分,手指和手掌受到的衝擊力;提供一部分騎乘的舒適性;減震作用,防止在長途騎行的時手被車震到麻木。
4、柔軟性
你需要一雙具有良好支撐性的手套,但你同時也需要手套夠柔軟和輕薄。這樣在不斷的進行擰油門,捏剎車和捏離合的動作的時候,不至於需要費太多的力氣來移動過重的手套。同時,過於僵硬的手套會在長時間騎行之後另手部疲勞,增加誤操作發生的可能性。
5、一雙好手套伴終生
和其他的皮質品一樣,手套也是一雙需要長時間穿戴來取得最佳舒適性的裝備。當剛剛買來一雙新手套的時候,你會覺得手套很僵硬,帶上的感覺很奇怪,好像手都不會正常動作了一樣。但隨著你穿著手套時間的增加,手套的皮質就會慢慢的變得柔軟,並且慢慢拓展到符合你的手型。
當你完全適應之後,手套就像是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方便舒適。小編的建議是,買一副優質的手套,然後長時間的穿戴,只要手套在摔車過程中不受到嚴重的損害,帶上個幾年,是完全不成問題的。而且你會發現,帶一雙手套的時間越長,你越離不開這雙手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