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前置減震中倒減一定比正減好?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新車發布會上或者是其他宣傳資料上看到,某某車採用前置倒減,以此來體現車子的不同之處,又或者是聽到誰誰買了車,把前減震的正減改成倒減。
那麼,倒減一定比正減好嗎?下面,從小編搜集到的資料中來簡單說說。
我們所說的正減和倒減是指摩托車的減震系統中的前減震。大部分摩托採用的是傳統的套筒式前減震,包含了正油簧前叉和倒油簧前叉。
首先,要說的是倒減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路面狀況反應靈敏。大家都知道質量越大的物體其慣性也越大,對外力作用的反應就越遲鈍,因此有效減輕避震器簧下質量是提高避震靈敏度的有效途徑,而倒立叉正好做到了這一點,相比之下,倒立叉能更快的把輕微跳躍的輪胎壓向地面。
二是剛性好。倒立叉把粗壯的外套筒和車架聯結,使減震器橫向受力狀況大大改善,其抗扭曲能力極強。曾有一幅杜卡迪999的車禍照片,車身嚴重損毀,車架因前部撞擊而嚴重變形甚至開裂,但其倒立叉竟然用肉眼看不出任何不妥!可見其剛性已經遠超過車架強度。不過我覺得這個也不算什麼好處,因為相比之下較弱的正叉雖然受撞擊後會彎曲,但它實際上可起到緩衝撞擊的作用,也就是犧牲自己以保護車身主體不受結構性損壞。但倒叉卻不是這樣,雖然它是剛直不阿了,但卻把撞擊力硬生生的傳遞到車架上 ,而前叉是屬於可更換的零件,而車架損壞就基本意味著整部車報廢,你更願意犧牲哪一樣?
然後就要說說倒減不盡人意之處,畢竟沒有東西是十全十美的。
第一就是造價較昂貴,相對於正叉來說,價格要略高一些,從我們平時看到的擁有倒減的新車發布資料上都發現倒減經常作為一個賣點。其次就是重量,因為倒立叉的套筒部分比正叉要長,所以相對較重是必然的,也因此倒立叉不能做得太長,所以除非是刻意強調運動性,休閒的太子車都不會選擇倒立叉。還有重心問題,倒立叉把較重的套筒部分放在上面,因此重心勢必要高很多,像GL1800這樣的超級豪華車是不會在乎區區一對前叉的成本的,卻為什麼選擇了正立叉?這類巨無霸其實最在乎的就是操控性,為了讓重達三四百公斤的鋼鐵巨獸不至於太過笨拙,並且要有穩定的高速巡航性能,降低重心就變成首要任務,因此工程師們把汽缸橫置、把座位放低,當然也選擇了正立叉。沉重的車身擁有巨大的慣性和下壓力,這樣就令增加的那點簧下質量變得微不足道了,何況車廠也明白,購買這類巨無霸的消費群其素質決定了他們是不會象「暴走族」們那樣「粗暴」駕駛的(我也不信哪個會用金翼來翹尾)。
所以我覺得正減和倒減都有著自己突出的特性,不能說誰就比誰好,而要看誰更適合用在什麼場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