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日近年關,2015年來汽車圈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件,比如國際石油價格跌穿了,國內群眾喜迎油價上漲,比如新能源汽車持續高增長,環保補貼讓比如車企大降價,比如突擊半折購置稅等。這些都在提醒我們過去的一年並不太平。單就汽車技術領域,2015年有哪些我們值得回顧的亮點呢?一起來盤點下吧。
● 新能源部分
一、石墨烯電容或將取代鋰電池 充電只需4分鐘?
相信大家去年都或多或少的看到過相關的技術報道,之所以把這個放在第一位並不是因為這個技術有多吊炸天,而是這個新聞本身非常的吊炸天。我們打開度娘敲入「石墨烯」三個字,然後你就會看到以下場景:
實際上石墨烯並不是什麼新事物,也不是啥半吊子媒體所報道的那樣在去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所採用的動力電池要求是頗高的,大容量、長壽命和穩定安全是基本的,從汽車被發明的那一刻開始,純電動汽車就已經面世了。100多年來,電池技術在不斷進步,而純電動汽車依舊沒啥進展,現在你跟我說有了石墨烯就能顛覆電動車行業?
所以筆者敢負責任的說這個什麼石墨烯電容電池根本就是扯淡!
小結:
真正從石墨烯中受益的估計只有那些股票市場相關的概念股吧,畢竟動力電池這塊的應用技術永遠是掌握在國際頂尖電池生產廠家手裡,而不是大學教授的試驗報告中。
二、全球首輛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FCV)豐田Mirai完成交貨
說完不靠譜的石墨烯,再來看看靠譜的豐田新能源。在大家都在混動汽車發力追趕之時,豐田汽車已然早早的玩起了氫燃料汽車。
雖然氫燃料電池有著普通純電動汽車無法比擬的優勢:省去了漫長充電的時間,單車污染極低,續航里程長等。但是從市場反響以及前景來看還有幾個硬傷亟待豐田來解決。
小結:
豐田似乎在新能源這塊永遠領先其他汽車廠商一個身位,別人壓根沒想過新能源的時候他就開始鼓搗起混動,別人玩混動了他已經玩起了氫燃料,自己玩不過癮,還放開專利讓大家一起來玩。筆者比較期待豐田下一步目標是玩什麼?
三、大眾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golf GTE上市
作為和豐田撕*老對手,大眾自然不會放過這波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熱潮。而積累不足的天生劣勢之下,轉而專注插電式混動車型確實是條不錯的路子,這就有了大眾汽車GTE家族的誕生,作為GTE家族的首發先鋒——golf GTE又有何亮點呢?
小結:
我們暫且不論一窩蜂開發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為了環保還是套取政府補貼,但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日益走俏是可以確定的。連大眾這種不屑於隨大流的車企都開始推插電混動了(政策傾斜太明顯),單從它家已經產品來看的話,這種混動形式還是比較成熟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國產的想法了。
● 動力總成部分
四、豐田展示熱效率世界第一的柴油發動機
2015年的第44屆東京車展上,豐田展出了一款效率出色的2.8L排量直噴渦輪柴油發動機「1GD-FTV」。通過採用高隔熱的柴油燃燒等措施,這款發動機最高熱效率達到了驚人的44%!。這款柴油發動機目前已配備到4輪驅動的「陸地巡洋艦普拉多」及小型皮卡「Hilux」上。
以後內燃機的熱效率能夠提升到什麼程度現在真的不好說,但隨著技術工藝的進步和新材質的發現,這個效率肯定是越來越高的。這似乎為我們指明了另外一條道路,不必太過執著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做好最原始的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環保。
五、英菲尼迪首款自主研發3.0T發動機
在此之前,英菲尼迪已經與戴姆勒進行過合作,共同開發出2.0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並將其用於現款Q50轎車上。而改款Q50所採用的3.0升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則是由日產和英菲尼迪共同在日本研發,這也代表了英菲尼迪自主研發發動機的最高水平。
日產做發動機是把好手這個毋庸置疑,光是VQ系列就有一大批死忠粉,期待這台VR3.0L發動機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六、現代新款1.0升T-GDI發動機
這款小型三缸發動機基於1.0升Kappa MPI發動機打造,並進行了多項改進和技術升級,包括新增了汽油直噴和一個小型單渦輪增壓器。
現代的這款1.0升T-GDI發動機基於1.0升Kappa MPI發動機打造,進行了多項改進和技術升級,包括新增了汽油直噴和一個小型單渦輪增壓器,包括排氣岐管集成至氣缸蓋等。這些前沿主流技術的採用也使改款發動機的參數非常漂亮,實際駕駛感受我們有待驗證,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確實是個大趨勢。
七、豐田雙擎技術
要說今年國內最火的混動汽車,非豐田雙擎莫屬了。國產化之後價格不再是阻礙,各地針對雙擎的油耗政策也相繼出爐,最重要的是這玩意不用充電!
卡羅拉和雷凌雙擎所搭載的混動系統是中國特有的,因為整套系統中大部分零部件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但仍然還有小部分核心零部件為日本進口。
豐田的混動車型全球銷量已經超過800萬輛,且大部分銷量都是在國外,沒有國內這種強力補貼政策下尚能收穫如此成績,豐田的混動技術可見一斑。卡羅拉和雷凌的雙擎版本殺入大陸也是很多人期待已久的,然而不可充電的特點卻限制了其進入國家新能源補貼目錄,倒是令人哭笑不得。
八、Local Motors測試3D列印汽車產品 2016年開始預售
沒錯,你沒看錯,3D列印汽車要開賣了。美國Local Motors公司曾於2014你那在拉斯維加斯汽車零配件展上,利用3D列印技術現場加工了一輛汽車。現在該公司的3D列印汽車進入了測試與開發階段,計劃從明年開始接受產品訂單。
小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汽車製造說了很多年了,或許真正開上列印出來的汽車尚需時日,這則新聞倒是給了我們一些盼頭。
九、輕量化車身材質大面積運用
從凱迪拉克的全新旗艦車型CT6的64%鋁合金車身,再到捷豹的全鋁車身,我們越來越感覺汽車的重量正不斷減輕。
其實除了車身可以輕量化,其餘零部件也可以。諸如碳纖維引擎蓋、鋁合金油底殼、高壓鋁合金底盤件甚至是炭纖維車身等等,這些新材質運用在車身上,將大大降低現有車輛的重量,對整車的經濟性、安全性都會有不小的提升。
十、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新動態
去年穀歌在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公布了多項專利文件,從這些專利文件中也可以看出谷歌對於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思路。
谷歌早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很多年了,正式運用並量產依舊遙遙無期。技術層面其實已經沒有什麼難點,然而想要大面積實施起來面臨的其他阻礙卻是相當大,筆者保持謹慎觀望。
● 全文總結:
每到歲末我們都要看到太多的總結與展望,2015年的汽車行業關鍵詞以「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這三個最為突出。圍繞這些關鍵詞的技術新聞層出不窮,通過梳理今年的新聞脈絡,我們發現整個汽車行業是往「智能」和「環保」方面前進的。那明年又會是什麼趨勢呢?我們拭目以待。(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李威)
------------------------------------------------------------------------
延申閱讀:
16歲屁孩將女友肚子搞大,馬上交新女友!還嗆「想怎樣」
更扯的是他最後竟然還說…看了馬上氣到腦充血!
連結在此【】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