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款新車型的出爐,大家總是能看或聽到一些類似「全新XXX汽車採用XXX發動機技術XXX排量XXX變速箱」為賣點的廣告詞吧?事實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變速箱的檔位也是越來越多,七速、八速,搞得大家七葷八素,都覺得檔位多就是好的代名詞。
其實不然,就如同手機像素一般,為什麼某星1200萬像素手機的拍攝效果和某果800萬像素手機的拍攝效果差不多。因為照片的質量,不是光靠像素、還有當時的採光、各種感光軟體、軟體匹配、鏡頭潔凈等因素。自動擋變速箱也是如此,也不用一味追求檔位數,要看看是否適合。
首先,小編先介紹一下變速箱的基本原理。
手動變速箱:用手撥動變速杆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從而達到變速的目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手動變速箱的每一個檔位的傳動比是固定的,改變傳動比是指轉換檔位。
自動變速箱:常見的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是由液壓控制的齒輪變速系統構成,主要包含自動離合器和自動變速器兩大部分。它能夠根據油門的開度和車速的變化,自動地進行換擋。自動變速箱最大的特點是每個檔位的傳動比並不固定,而是由行車電腦和液力變矩器決定。
說完了基本原理,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自動檔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檔位越少越落後。
多檔位自動變速箱出現的一大原因並不是因為檔位少落後,而是各大汽車廠家面對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標準則對變速箱進行的一種技術處理。這種代價就是增加研發成本,且汽車馬力和扭矩的增加確實也對變數箱提高了要求,但這一些成本只會一分不少的交到消費者身上。其實很多四速變數箱在其匹配的車型上並不會落後,因為多年前的四速和現在的四速並不是一個換擋邏輯,四速變速器的檔位傳動比區間優化做得好也不會比六速的差!
誤區二:檔位越多越平順。
所謂的平順就是換擋時循序漸進,沒有換擋衝擊感或頓挫感。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檔位越多,換擋就越頻繁,跨度就會減小,衝擊也會減小,於是就平順了。邏輯看似沒錯,但是請注意影響平順性的並不是頻繁換擋,而是傳動比!自動變速箱的傳送比是不固定的,手動變速箱換擋邏輯不能套在自動變速箱上。平順性是靠廠家對傳動比區間的調校,對行車電腦、液力變矩器的處理,及駕駛人駕車時的油門深淺決定的。
市面上大多數的七八速自動變速箱是很平順沒錯,但那跟檔位多少沒關係,不信的話你掛S檔踩一腳油試試看;照樣感覺頓挫,因為在S檔下行車電腦的換擋邏輯和D擋不同。
事實上,四五速變速箱如果調校得好,平順性也非常不錯。
誤區三:檔位越多越省油。
首先肯定一點,檔位多每個檔位的轉速相對會較低,油耗也相對低。但是檔位多會產生一個問題,換擋頻繁。眾所周知現在換擋效率最高的變數箱結構是雙離合,但即使是雙離合變速箱它的換擋時間也有0.2秒左右,在這段時間內發動機是處於空做功的狀態,這就是動力浪費。如果一輛車一小時換擋次數幾百次,那算起來的空做功時間還是比較多的,節省下來的油耗數據也並不會很出色。另外,由於成本因素,目前的多速自動變速箱卻貴出了不少錢。所以,具體怎麼取捨,這筆帳大家要好好算一下。
總體而言,小編認為選擇車型時,並不能一定因為檔位數多,就認為會更好。實際上,選擇自動擋車型,除了考慮檔位數,還得看看實際的駕駛感受;同時,還的注意的是,由於多檔位變速箱製造難度大,所帶來的後期維修保養成本將會是一個較大的經濟負擔。當然,土豪請自行過濾這一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8842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