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摩托偽騎士的「七宗罪」
「騎士」這兩個字,在大大眼裡總有一種光環式的榮譽感,一如「匠人」之於手工藝;「華佗」之於中醫;「羅西」之於MOTOGP。在騎車人的圈子裡,能稱之為「騎士」的人雖然不代表高貴的身份,但起碼應該是對愛車之人的高度褒獎。
但你要明白:林子大了,總是什麼樣的鳥人都會有的。
所以今天大大給各位總結了那些偽騎士的「七宗罪」,不管是你現實中的車友還是沒見過的網友,凡有一符合,皆不配稱為「騎士」。
日常裸騎黨
光著屁股騎車這種事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肯定不正常,但那些不穿帶任何護具就騎車的傢伙就正常麼?
和坐在鋼筋鐵骨的現代汽車裡不同,摩托的主被動安全設施都不能保證你在遇到危險時候的絕對安全,所以裝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死關頭能救命的東西再貴也得配齊了,這是愛車人的底線。
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你相信他會愛車麼?
街頭爆表黨
摩托生來就是給勇敢者的禮物,但這不意味著你要用危險的駕駛風格來證明自己的膽(lu)量(mang)。
小混混之間爭強鬥狠打個群架不叫勇敢,面對危機挺身而出保護弱者才是擔當,所以莽夫騎車在乎是否能夠衝破速度極限,而智者則明白自己的極限並把風險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那些朋友圈天天曬飆車爆表照的傢伙,摩托成了證明自己「勇敢」的工具,最終也會成為危險的開始。
玩車多年黨
從你認識它開始,你就要去了解它:它的來歷、它的結構、它的脾氣、它的好和壞都應該知道。這樣你才能在它耍脾氣的時候知道如何應對,而不是瞬間大腦空白只會電話求助,那些張口就是排量和加速的人啊,那些看到別人的車都得跨上去合影的人啊,連電瓶虧電都不知道怎麼解決的不占少數,連了解都做不到,「愛」從何來呢?
當然,每個騎士都是從小白開始,但真正的騎士總會摸索出一條正確的路成長為一個懂車人,那些標榜自己騎過多少台車,跨上別人車只會合影甚至大言不慚「玩車多年」的人,對車的認識可能不及一個騎車不久的新手。
拍幾張照片總是容易的,但這並不能證明他是一個懂車之人。
冷嘲熱諷黨
有句話流傳很廣「坐騎不分貴賤,騎士不分高低」我很認同。每個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適合自己的摩托就好,愛車的心是一樣的,車的好壞並不能判定人的優劣。
看到不如自己的就冷嘲熱諷翻白眼,看到優於自己的就殷勤不斷,這種外強中乾的傢伙還是遠離的好。
寵辱不驚平常心,心中境界見高低。
街頭易怒黨
街頭行車,超與被超都是常態,與車價無關,與面子無關,與心胸和度量有關。不為被別人超而惱怒,不為超越別人而激動,市區行駛安全第一,控制右手喊了這麼多年,多少起事故還是毀在右手的不安分上。
那些動不動就秒天秒地秒飛機的人你就由著它去嘛~總有一天把自己秒了~
軟磨借車黨
以前有句話叫「唯老婆與車不可外借」,有些騎士為了買車花掉多年小金庫,所以當然愛車如命一天擦三遍還嫌不幹凈你就能理解了。
對於這樣的愛車人,那些軟磨硬泡借車騎的人們真的應該再開口前換位思考一下別人的感受,朋友情面不好拒絕,但車主內心的糾結和為難總是不太好受。
真朋友不會強人所難,勉強是沒有幸福滴。
唯摩獨尊黨
我們愛摩托,但也明白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感性認識配合理性態度才是合格騎士的標誌,能處理好家庭、工作、愛好三者的關係,一定是玩車的前提,讓家人能支持甚至一起玩車的,應該是判斷一個騎士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現。
如果你每天騎車出門都伴隨著家人的擔心和責怪,我想也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騎士吧
寫在最後
其實今天總結的「七宗罪」遠不夠充分和完善,你要有更好的想法直接文章下面留言好了。
大大總會給大家說,見車如見人,你看到他的摩托,就能判斷這人的大概脾氣性格,最後忽悠寫個打油詩,純屬娛樂,請勿對號入座。
選復古的重品味,細節一定很在乎。
選跑車的重極速,血氣方剛很衝動。
選街車的重實用,當然也是為了酷。
選拉力的重長途,不修邊幅只趕路。
選巡航的重氣勢,出門經常牛哄哄。
選旅行的重舒服,眼光屁股都得顧。
2016年,《摩托家》你值得期待,我們也等待著你的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8681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