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汽車廠商都有大量賣不出去的新車,但並不會大減價出售,最後賣不出去的車大量堆積,停放在露天停車場,在全球形成一個又一個汽車「墓地」。這些新車經過風吹日曬老化,最後變成廢鐵被回收。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有這麼多汽車賣不出去白白浪費,生產商們為何不考慮減小生產規模呢?
泰勒說,可以做個假設,如果汽車製造商停止製造新汽車,就意味著工廠得暫時歇業或關門,上萬名員工面臨失業窘境,牽涉到的人員規模之大,每個汽車廠商都不得不慎重考慮。
因此,即使汽車廠商知道他們的汽車滯銷,每周仍會有上萬台新車被生產出來。這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車,還沒來得及見到買家,就被送到了停車場,淪為廢棄車輛。
以下這些堪稱奇觀的照片拍攝於英國、美國、俄羅斯、西班牙等地,而這些,僅僅是一小部分,世界各地還有無數類似這樣的新車「墓地」,看完這些照片,你會心疼嗎?
看完新聞網友就說了:
A:寧可扔了,也不便宜給屌絲!萬惡的資本主義!
B:對呀,對呀,以前書裡面不就說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進大海也不願意低價賣給平民麼。
C:樓主說的有一定道理,舉個例子,某一個型號的車,很熱銷,廠家不會因為賣斷了貨就停產該款,還會繼續生產,直到賣不完為止,但是新車又出來了,這款很熱銷的車,又被取代,反正總會有存貨,那存貨他不可能低價處理,在工廠打工過的人就知道了,每一款產品,倉庫裡面都會有剩餘,產品越多,最後庫存越多,但是不會半價出售。我指的是五金產品。
也有人說了:
A:100億?不管你笑沒笑,我反正笑了~
B:你造這些汽車出來,再廢棄,又要人工費,電費等各種製造成本,是否不把這些汽車造出來,而是把這些汽車材料費當工資發還合算點呢?樓主是在考驗地球人的智商嗎?
C:2013年全年汽車產量8738萬輛,按照這個產量,想要全球汽車保有量達到100億,必須連續生產114年,在這114年里必須沒有一輛車報廢。汽車是1886年誕生的,到現在才128年,必須每年都差不多是2013年的產量,而且一輛不報廢,到現在才剛超過100億。
所以這篇文章造謠造的多沒智商,你們信的多沒智商。
D:停工了,給工人發薪水,只賠一個薪水,工人也不失業。明知道賣不出去還造,不僅賠薪水,還賠水費、電費、原材料費。
E:就算是真的,也不覺得可惜。雖然俺連一個輪子都買不起,也不希望人人有車滿大街塞著。╮(╯_╰)╭
F:這明明就是車場的轉運停車場。說得太過誇張了~
G:這是儲車場。
普通工廠生產的產品包裝好堆在倉庫里。車沒法摞起來,車廠的場地也有限,不可能全部都停在廠里,所以整車從生產線上下來,會由專門的轉運司機開到周邊的儲車場。
儲車場的距離有遠有近,新車從4S提車時里程表不會是零,總有幾公里的讀數,就是儲車轉運的距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