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逝世兩周年!!!豪車安全性技術已進步!!!!

世界奇事| 2015-12-04| 檢舉

兩年前,還在拍攝檔期的保羅·沃克在乘坐好友駕駛的保時捷卡雷拉 GT 失控撞樹起火,兩人均在事故中喪生。而昨天正好是保羅逝世兩周年,這場事故警醒了不少駕駛者和車企。對於駕車安全而言,除了用戶自身的良好駕駛習慣以外,汽車的安全性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一起看看豪車品牌都為之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無論從安全氣囊、安全帶這些必備車內元素的安全升級,到紅外攝像夜視、遠程遙控以及耳朵保護等智能科技,這些更多元化的技術都將成為安全駕駛未來發展的趨勢。以下就舉例幾個豪車中比較創新的技術系統。

林肯自適應巡航控制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是一種智能化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在巡航控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安裝在車輛前方的車距雷達傳感器會連續掃描前方道路狀況,檢測在本車前進道路上是否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若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ACC系統會降低車速並控制與前方車輛的間隙或時間間隙,使車輛與前方車輛始終保持安全距離。這種系統能夠在看不到車頭視線的情況提供便利的服務。

凱迪拉克車道偏離預警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在駕駛員行車過度疲勞或解決長時間單調駕駛引發的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偏離原車道時,能在偏離車道0.5秒之前發出警報,為駕駛員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大大減少了因車道偏離引發的碰撞事故。這為平時日常長時間駕駛的司機提供安全保障。

ZF TRW 後排安全氣囊

美國此前有一項調查顯示,側撞車禍中死亡的近三成是非撞擊側乘員。而在德國,30% 的重傷乘員都在車被撞擊的對面一側。由於在正面撞擊中的保護後排乘客主要由安全帶來完成,考慮到目前量產車型安全氣囊的設置對於後排乘客的保護並不充分,ZF TRW 推出了專門針對後排乘客的安全氣囊。該氣囊安裝在座椅靠背里,當發生正面碰撞時,採用彎曲設計的安全氣囊可以更好地保護後排乘員,減輕安全帶對後排乘員胸腔的損傷。

ZF TRW 的充氣約束系統全球工程總監德克·舒爾茨表示,這種安全氣囊技術的需求還在持續增長,歐洲新車測評也正在評估 2018 年及之後將推出的側撞測試新標準。

路虎遠程遙控技術

該系統依賴於部分路虎車型中用於自動停車的傳感器,通過手機應用,駕駛者在車外就能夠控制車輛的油門、剎車、方向盤和檔位。就像操控遙控器汽車。該系統遠程控制最高時速為 4 英里,有效範圍在 10 米以內。在路虎未來的計劃里,該遙控系統還將加入語音控制功能,讓用戶能夠通過語音向手機應用發送命令,更為方便地操控汽車。該系統只要考慮了在崎嶇、複雜的路況上可能會出現的棘手問題,避免親自駕駛的危險。

奔馳的耳朵保護技術

當然除了做到身體的安全保護,車企們也越來越追求細節安全。奔馳在明年才會發布的新 E 級車上就加入了一項降低事故風險的新技術,他們想在車禍發生的時候保護好你的耳朵。

除了加入像半自動駕駛等和新寶馬 7 系「黑科技」類似的科技以外,奔馳還將在新 E 級上運用能夠最大幅度降低側面撞擊受傷程度以及保護乘客耳朵的全新技術。其打造的「Pre-Safe Sound」裝置能夠在車載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偵測到即將發生碰撞時,讓車內音響系統自動播放約 85 分貝的靜噪,以觸發人的聽覺反射,保護乘員的耳朵在接下來的撞擊聲中免受衝擊力強大的噪音損害。

福特紅外攝像大燈夜視技術

相信不少開車的人都知道,在夜間轉彎的時候,燈光照明的方向都是在正前方的,而看不到彎道方向。福特此次的夜視系統引入了「動態光點」功能就很好解決這個問題。車輛前方如有行人、動物等活體出現,位於霧燈附近的兩個 LED 燈就會通過光束聚焦提醒駕駛者注意小心行駛。而福特推出動態光束可以同時偵測最多達到 8 個目標,並將聚焦點對準它認為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兩個目標。在聚焦的同時,路面也會有清晰的照明,以便駕駛者更準確地判斷目標方位。

想看更多有趣的文章和新聞????

來瀏覽我的「老道有情」的頻道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7698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