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空調和空氣內外循環你真的會用嗎?

寒流來襲,相信很多人開車都會打開暖氣空調取暖,但有時會突然覺得頭暈想睡,或者發現車內充滿燃燒汽油味,以為是空調設定出了問題。

其實,是你自己不懂汽車空調內外循環的原理造成的,讓我們來了解下:

1、外循環狀態:

基本上車內與車外的氣流管道是互通的,無論有沒有打開空調系統,空氣都會不斷流動進出,若此時開啟風扇,則會加快空氣交換流通速度。

何時用外循環?

當我們行駛于山區或海邊,使用外循環模式多半可讓車內充滿新鮮空氣,提升車內空氣品質,但如果在交通堵塞路段,使用外循環模式的話,則會將汽車廢氣、沙塵全部吸入車內,導致車內空氣品質大幅下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車內乘客身體不適,所以當我們行駛在通勤塞車路段,請盡量不要使用外循環模式,以免影響成員呼吸道健康。

2、內循環模式:

與外循環完全相反,汽車內外的氣流管道處於封閉狀態,所有流動空氣都是來自車內,不斷重復再利用,因此在夏天可以迅速降低車內溫度,冬天時也比較能夠發揮保暖恆溫功用。

不能一直開著內循環!

但內循環還是有缺點的,車內空氣不斷循環利用,時間一久空氣品質還是會下降,尤其在車內乘客較多的時候,這時建議可以在車少空曠路段,偶爾切換成外循環或開啟車窗,迅速更新車內空氣,讓內循環的空氣能維持較好品質。

汽車空調循環一點通:

1.無論在冷氣或暖氣模式,都建議交互運用內循環與外循環模式,藉此維持良好車內空氣品質。

2.遇到塞車或空氣品質較差路段,請將空調切換成內循環模式,以隔絕車外有害廢氣。

3.長時間行駛,務必交替使用內循環與外循環模式,常保車內空氣清新。

4.在車內休息或補眠時,請勿使用內循環模式,建議打開一點車窗,並搭配外循環模式,避免發生窒息意外。

停車熄火前關掉空調和風機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體驗:夏天每天早晨第一次啟動汽車,打開空調的時候,會聞到從出風口吹出來的難聞的異味,在溫暖潮濕的南方更為嚴重……告訴你,這些原因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現在的車一般會有「風扇風量調節旋鈕」和「空調製冷開關按鈕」。關風扇時「空調製冷」會自動關閉。所以,有些車主夏天時車內開了空調,在停車熄火前把風扇風關閉後就熄火下車。「你們這樣做是不對滴。」

然後汽車的蒸發箱發了霉,散發出了異味。你還沒拆蒸發箱,拆了你更……不適。

照片表示,蒸發箱滋生了一團真菌,這些就是產生惡臭的真相。

1、真菌的產生

1)汽車空調在製冷時,蒸發箱的溫度能低到近0℃,相當於一個冰箱。

2)當關掉空調,壓縮機停止工作時,蒸發箱溫度回升,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在蒸發箱表面形成水珠。這些水分就給真菌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其表面的環境就變得"溫暖"又"潮濕",很容易滋生真菌,真菌臭味就因此產生了。

3)最重要的是,蒸發箱在冷風風道的關鍵位置,蒸發箱發霉,整個風道被污染,明白了嗎?親。

2、怎樣避免?

只要每次熄火前幾分鐘,手動關閉空調製冷(一般是「A/C」按鈕),但保持空調鼓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即保持開風扇,持續吹1~2分鐘),這樣空調蒸發箱回升到環境溫度並使其表面的水分盡快蒸發,避免其潮濕的表面成為真菌滋生的溫床,異味也就消失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7670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