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馬自達在東京車展上展示了搭載轉子發動機的概念車RX-VISION,這也預示著馬自達堅持多年的轉子發動機將回到世人身邊。
轉子發動機由德國工程師菲利斯·汪克爾(Felix Wankel)發明,經馬自達改良後發揚光大。轉子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轉速高功率大的優點在幫助馬自達在賽場上屢獲佳績。最為世人熟知的便是當年787B勇奪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以及RX-7在美國IMSA賽事中的連勝紀錄。
獨特的馬自達三角轉子發動機,爽快的高轉表現征服了無數車迷
著名的轉子發動機賽車787B,勇奪1991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
在民間,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跑車則憑藉獨特的轉子發動機和精準的操控俘獲大批車迷的心。賽車動漫《頭文字D》中,活好又多金的高富帥高橋兄弟都是駕駛馬自達RX-7,加深了RX-7在車迷心中高貴冷艷的形象。然而,轉子RX-7並非在哪裡都是自帶主角光環的明星。在WRC Group B賽場上,馬自達RX-7就曾有不算成功的征戰史。假如當初得到幫助,轉子戰車的戰鬥本可以不那麼艱辛……
從1982年起,FIA(國際汽聯)推出了Group B組別。Group B對賽車的改裝程度限制極少,放任製造商使用各種手段減輕車重和壓榨馬力。由於「無限制改裝」這種設定,B組賽車演變得越來越兇殘,後期甚至催生出了像奧迪Sport Quattro S1這種馬力超過600匹,僅用2.3秒就完成靜止到時速100公里加速的怪獸。
馬自達此前一直沒介入WRC賽事。紐西蘭人Rod Millen和芬蘭車手、一位馬自達經銷商之子Timo Salonen在早期都曾駕駛馬自達RX-3賽車參加過WRC,但並沒有引起馬自達的注意。順便一提,這位Timo Salonen後來成為WRC B組賽事中最快最成功的車手之一,駕駛標緻205 T16賽車多次奪冠。他還以對待比賽的輕鬆態度和單手控車而聞名(汗……單手虐對手)。
馬自達RX-3也是馬自達旗下搭載轉子發動機的車型
為了引起馬自達的注意並得到廠商支持,德國人AchimWarmbold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了馬自達拉力車隊( Mazda Rally Team Europe,簡稱MRT)。Warmbold是拉力車手出身,他曾在70年代獲得過WRC分站勝利。他對富裕的地方有種特殊的喜好,MRT曾短暫以瑞士日內瓦為基地,後來才搬去布魯塞爾。
馬自達拉力車隊採用藍白色塗裝
1984年,馬自達RX-7 Group B賽車出現在WRC賽場上。這輛賽車基於第一代馬自達RX-7(SA22C)打造,搭載排量為1308cc的13B雙轉子發動機,能在8500轉爆發出300匹的峰值馬力。為了減重,這輛RX-7 Group B賽車大量使用碳纖維材料,最終得到960公斤的整備質量。由於缺少馬自達的支持,RX-7 Group B賽車只能沿用民用RX-7後輪驅動的布局,這和當時那些有廠商背景、採用四輪驅動的奧迪Sport Quattro S1,標緻205 T16等對手比起來實在相形見絀。
RX-7經典的翻蓋燈在Group B賽車上變成了這種固定的形式,應該是考慮到減重和維修便利性後作的改動
留意轉速表底,轉子發動機的高轉可不是開玩笑的
獨一無二的轉子發動機拉力賽車
RX-7 Group B賽車的出現仍然未能獲得馬自達的幫助。精明的Warmbold又心生一計。他以馬自達323打造了一輛拉力賽車,這輛賽車雖然是前輪驅動但擁有渦輪增壓發動機,希望能引起馬自達的注意。323計劃非常短暫,它只是大計劃前的熱身,Warmbold的目標是要打造一輛四驅的RX-7 Group B賽車。與此同時,賽場上也傳來好消息,RX-7 Group B以無廠商背景的身份和後輪驅動的布局,在高手如林的賽場上獲得了1985年希臘站的季軍,證明了自己也有登上領獎台的潛力。
車隊的努力終於引起了喚醒了馬自達,馬自達最終決定插手WRC賽事。然而馬自達的做法卻再次辜負RX-7車迷的期待——馬自達並不打算支持RX-7 Group B賽車,而是以全新323轎車為基礎,打造一輛四輪驅動、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323拉力賽車。馬自達聲稱323 4WD賽車在某些賽事的表現將會和Group B一樣出色,儘管這只是一輛比Group B低一個級別的Group A賽車。
1986年,由於過於兇猛的賽車造成多起車手和觀眾傷亡的事故,瘋狂的Group B賽事被取消,人類賽車歷史上罕見的一場汽車軍備競賽終止。馬自達RX-7 Group B賽車再也不可能得到製造商的支持而進化,只好帶著遺憾離開WRC。RX-7賽車在WRC Group B賽事的表現並不起眼,沒有獲得過一次勝利,成績最好的一次是上文提及的希臘站登台。假如當初RX-7賽車能得到馬自達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四驅系統支持,轉子賽車會不會在拉力賽場也成為傳奇呢?
選擇了323的馬自達車隊也並沒有在WRC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儘管323 4WD擁有幾乎完美的外形和尺寸,但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始終不夠強勁,而且賽車飽受可靠性問題困擾,車隊的成績非常平庸。在碌碌無為幾年後,馬自達拉力車隊推出WRC賽場,空留下車迷對當年RX-7 Group B賽車的幻想……
在現在看來,馬自達當年選擇323打造Group A賽車是無比正確的——323 4WD賽車在1986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賽亮相,剛好是1986年Group B導致組別取消的慘烈事故發生之前。這時的馬自達是唯一擁有渦輪增壓四驅Group A賽車的製造商!假如馬自達當初打造的是RX-7 Group B賽車,那麼這輛賽車剛出生便面對比賽取消的命運,馬自達的努力將付諸東流,世上又多一輛空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鋼鐵怪獸。另一方面,轉子發動機高功率低扭矩、高磨損可靠性低的特性或許真的不適合注重大扭矩輸出、狂暴又高強度的拉力賽事。
然而,無論馬自達出於何種現實因素最終沒有扶持RX-7 Group B賽車,作為一位車迷,心裡還是希望當年能夠出現有製造商背景的RX-7。這樣,我們就能聽到被壓榨到極限的轉子發動機聲浪,就可以看到一輛完全放開限制的RX-7在山間疾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70588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