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和奔馳緊追不捨,奧迪的冠軍寶座還能坐得穩嗎?

彥寧| 2017-03-02| 檢舉

國內豪華車市場,從未像現在這樣精彩過。在過去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奧迪一枝獨大,寶馬和奔馳被遠遠甩在後面,更沒二線豪華品牌什麼事兒。這樣的市場,由於缺乏競爭而顯得太過寡淡。

近幾年來,隨著3系、5系和X1等車型的國產,寶馬開始發力,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並縮小與奧迪之間的差距,彼時,作為市場排名第三的奔馳,還遠遠不是二者的對手,望塵莫及;從去年開始,隨著包括新C級、新S級和全新GLA等全新一代產品投放市場,奔馳也開始發力,今年更是快馬加鞭,追趕兩個德國同伴的腳步。

統計顯示,今年9月,奧迪銷售5.3萬輛,同比增長3.4%,環比上漲17%;1~9月,奧迪累計交付量為41.2萬輛,繼續領跑中國豪華車陣營;寶馬前9個月共銷售34.3萬輛,同比增長2%;奔馳9月銷售3.87萬輛,同比勁增53%,前9個月售出26.6萬輛,同比大漲30.9%,銷量完成度高達88.8%。

也就是說,雖然奧迪繼續以較大幅度領跑豪華車市場,但競爭對手的步伐也跟上來了,三者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奧迪冠軍寶座還能坐得穩嗎?

豪車市場是否已經飽和?

在過去幾年市場高速增長的時候,豪華車品牌風頭無二,幾乎都以年均超過30%的增幅快速發展。然而,從去年開始,人們才意識到,原來賣豪華車也會不掙錢,原來豪華車經銷商也會出現經營困難的局面,原來ABB(奧迪、寶馬、奔馳)也陷入價格戰中難以自拔。

特別是今年來,包括奧迪、寶馬和捷豹路虎等豪華車品牌紛紛給予經銷商補貼,同時根據市場情況調節年度銷量目標等,這樣的局面,讓人似乎有了「過冬」的感覺。然而,從8月份開始,整個汽車市場特別是豪華車市場開始出現觸底反彈,9月ABB都持續了反彈的勢頭。

儘管兩個月的銷量反彈還不能因此確認,豪華車市場已經走出低谷,然而,國內豪華車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卻是大家的共識。根據投行瑞信13日發布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全球最富裕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及日本,中國取代日本占據第二位。此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為全球之冠,高達1.09億人,今年新添富豪人數15.2萬人。

這個數據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其可信度有多高我們姑且放在一邊,但可以確認的是,隨著家庭財富的累積,以及過去十多年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已經面臨換車和購買家庭第二輛車的問題,而這部分消費者,都將是豪華車市場的潛在客戶。

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豪華車銷量在我國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還不足8%,而在已開發國家,這一占比普遍在20%左右,德國甚至超過30%。從這個層面上說,我國的豪車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奧迪的優勢能否持續?

如果說5年前仍有很多人認為,奧迪成功最大的原因是深入人心的「官車」形象;那麼,5年後的今天,在「反腐倡廉」和「八項規定」已經婦孺皆知的大環境下,公車採購被嚴格限制在「雙18」之內,奧迪的優勢還能否持續、如何持續,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今年5月21日,一場遍及國內六大城市的300萬輛活動低調舉行,在這次活動上,奧迪宣布了四款「300萬紀念版」車型上市。從2013年200萬輛到現在的300萬輛,奧迪僅僅用了22個月的時間,這其中,公車採購的數量幾乎為零。

也就是說,即便不再是「官車」,奧迪依然在快速發展著。這一方面,得益於深耕中國市場27年來所累積的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深入了解,以及全價值鏈的本土化。從奧迪100「技術轉讓」起步,到如今擁有奧迪A6L、A4L、Q5、Q3、A3等五大國產車型,以及長春和佛山兩大生產基地,可以說,本土化是奧迪一直保持銷量領先的基石和保障。

另一方面,得益於這麼多年來奧迪持續強調的年輕化和小型化戰略。從黑色A6L銷量占比高達90%,到如今Q3、Q5和A4L成為銷售主力,年輕化和小型化戰略功不可沒。今年前9個月,奧迪A3累積增長574%,9月同比增長139.8%,成為拉動整體銷量的重要車型。

當然,包括寶馬、奔馳在內的其他豪華車品牌,也同樣在推進本土化、年輕化和小型化戰略,甚至,由於車型周期的原因,奔馳新C級、GLA等車型的銷量增幅,遠遠超過競爭對手。隨著已經處於產品線末期的A6L、Q7等車型的全新換代,奧迪或將再次迸發出快速發展的動力。

品牌文化成為最後的「利器」

事實上,ABB三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僅僅是其在全球市場表現的一個縮影罷了。在全球市場,三強爭霸的局面同樣激烈,前9個月,奔馳已經超過奧迪位居第二,與寶馬的差距也縮小至兩萬輛。三者之間差距的縮小,使業界至今不敢妄下斷言,誰將奪得全年的銷量冠軍。

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要想在全球市場奪冠,必須緊緊抓住中國市場——只有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才有可能在全球市場表現出眾。本月24日,對於寶馬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新7系即將在中國上市,而在此之前,奧迪新A8L和奔馳新S級都已上市,3款分別代表各自品牌最高水平的車型,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中,奔馳新S級繼續主打「豪華感」,而新7系和新A8L則主推「科技感」,這也代表了3個品牌未來的主攻方向。

可以說,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不同品牌在技術和科技配置上會越來越雷同,唯一的差別在於品牌價值和品牌文化。對於奧迪來說,最大的優勢在於,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是其全球最大的市場,因此無論是車型研發、設計還是營銷方面,都將中國消費者的喜好作為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近日,負責奧迪在中國地區業務長達9年之久的馮德睿,將接任奧迪公司管理董事會市場和銷售董事一職,這在ABB中尚屬首次,由此也不難看出中國在奧迪全球市場中的地位。

經歷了過去十年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經歷了整體經濟的潮起潮落和股市的風雲變幻,中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傻白甜」,而是越來越理性、挑剔和懂車,因此,只有以更加誠心誠意的價格、技術和配置等產品來面對中國消費者,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決戰中贏得中國和甚至全球消費者的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6721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