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曲線更結實 2018小改款 MT-07發表 新增心得補充與Q&A時間

無限爆發| 2018-03-21| 檢舉

MT-07身為台灣山葉第一台引進的扭力大師成員,

對於想進階紅牌街車的使用者帶來了新的選擇。

2018年台灣山葉也隨即引進小改款的MT-07車款,

接下來就讓我們針對簡報與實車外型來做個介紹。

 

首先我們先讓大家看看,原有車款與新改版MT-07的外型差異。

 

接著是今天所進行的簡報內容。

 

台灣山葉將MT-07定位在,入門款紅牌街車等級。

以充沛的扭力、肌肉線條外觀,瞄準想要進階紅牌街車的使用者。

 

本次改款重點有:大燈造型、油箱造型、坐墊面積、車尾曲線、前後懸吊等部分。

 

整體設計感更加緊實,營造出靈活輕快的風格。

 

從實際車輛看來,油箱與進氣口線條融合再一起讓曲線更加霸氣不突兀。

 

接下來我們來仔細看一下改款重點。

 

街車沒有整流罩該怎辦,那就讓大燈來降低一下風阻好了。

從車側看過去大燈角度稍做傾斜,除了營造出流線的外觀也可提升騎乘感受。

 

大燈外觀造型上提,大燈罩下方做出空力簍空設計。

 

油箱外觀也做了大幅度改變,側邊的進氣口設計與前代相比外型稜角更加突出。

 

前土除以多角度線條,集合成圓曲面外觀表示。

 

舊款的MT-07土除則是多稜角造型。

 

舊款07油箱,使用色塊分布搭配油箱線條做出肌肉感表示。

 

新款07則是以三分色塊來做表示,油箱兩側與進氣口結合往前延伸。

 

為了提升騎乘感受,新版坐墊也做了不同的外觀設計。

讓臀部與腰部的包覆舒適感提升。

 

舊款坐墊比對。

 

新款MT-07融入新世代的車尾外觀設計,車尾做出與MT-10相似的簍空式外觀。

經過這些年不斷的做深蹲,臀部線條往上拉提延伸

 

後搖臂部分則是沒有做改變。

 

儀錶板部分也相同。

 

2018 MT-07共推出三種車色。

 

建議售價350000元(不含牌險)。

 

今天參加試乘會的是編輯KIMI,在試乘時間內會將新舊款的MT-07交互騎乘。

藉此來體驗騎乘感受上的差異,以下就讓KIMI來分享一下今天的心得。

 

本次騎乘的MT-07,雖然看起來僅在外觀上做了改變(大多數網友也是這麼認為),但實際上騎乘感受可說是大有不同。

一切就要從油箱開始說起,新款MT-07雖然將油箱後半部往內收窄。

不過凹面處設計卻能讓膝蓋與油箱更服貼,讓騎士更好夾持。

 

椅墊方面也經過重新設計,舊款MT-07前半部較為狹窄,使得騎士在挪動屁股會有一定的範圍限制。

支撐力也有限,新款MT-07則是大幅改善這兩個情況。

 

至於在動力方面新款MT-07並沒有太大改變,不過油門反應來說比舊款來得更為輕快。

引擎聲浪也變得更為高亢些。煞車反應則與舊款MT-07相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這次懸吊部分在「外部」數據上並沒有改變,但卻將內部彈簧回彈力增加。

阻尼重新調整過後,整體騎乘性相當靈活,可說是多了不少運動氣息。

 

舊款MT-07給我的感覺像是與騎士對抗,入彎時按壓煞車會感覺車頭持續往下沉。

回彈的速度也有些遲緩,加速時也能明顯感受到車屁股不安定的扭動感。

有種前半部跟後半部搭不上的感覺。

 

今天試乘下來的感受是,改款後的MT-07真的好騎多了,懸吊的匹配性可說是有明顯的改變。

以個人來說先不考慮售價的話,我一定會選擇新款的MT-07。

強烈建議還在以售價作為出發點的車友們,不妨找個機會實際體驗改款後的差異。

說不定你就立刻把新款的MT-07給牽回家啦!

 

試乘完畢後,進行會後的Q&A時間。

在這之中有提到,前避震的外觀與卡鉗座、三角台鎖點都與前代MT-07相同。

但內部阻尼構造與零件尺寸可能會有些變動,所以不建議舊款MT-07車主使用18年MT-07前避震零件做改裝強化。

這次原廠反而建議,如果你覺得新一代的前避震設定比較好。

建議購買18年MT-07前避震總成來更換。

試乘時同樣反應不錯的後避震,則是有鎖點設計變更疑慮。

雖然後搖臂樣式維持不變,但後避震器上下鎖點的尺寸原廠也不保證是否能改裝優化。

這點只能在深度測試時,在幫大家做個比較。

引擎的部分同樣使用CP2引擎,不過動力曲線經過重新設定。

起步至轉速8500rpm時,整體表現較前一代來的好。

不過最大馬力是否有提升,今天原廠沒有再多做說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3/node18740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